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业大学

作品数:5,957 被引量:43,037H指数:80
相关作者:荆家海路兴中汪世泽高俊凤周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08篇期刊文章
  • 113篇会议论文
  • 51篇科技成果
  • 29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3,999篇农业科学
  • 633篇经济管理
  • 442篇生物学
  • 3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3篇文化科学
  • 99篇水利工程
  • 84篇医药卫生
  • 60篇理学
  • 5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7篇建筑科学
  • 32篇化学工程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天文地球
  • 21篇历史地理
  • 18篇机械工程
  • 18篇社会学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政治法律
  • 7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51篇小麦
  • 366篇农业
  • 332篇土壤
  • 190篇山羊
  • 153篇植物
  • 133篇细胞
  • 130篇育种
  • 130篇葡萄
  • 128篇水分
  • 115篇种子
  • 107篇饲料
  • 98篇苹果
  • 97篇玉米
  • 96篇蛋白
  • 94篇农村
  • 93篇动物
  • 88篇栽培
  • 87篇作物
  • 87篇基因
  • 84篇抗病

机构

  • 5,903篇西北农业大学
  • 55篇中国科学院
  • 4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4篇西北林学院
  • 30篇山东农业大学
  • 30篇中国农业大学
  • 21篇陕西省农科院
  • 1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7篇陕西省农业科...
  • 16篇青海大学
  • 16篇热带作物生物...
  • 15篇河南省农业科...
  • 1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3篇天津市农业科...
  • 1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1篇兰州大学
  • 10篇扬州大学
  • 10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46篇商鸿生
  • 117篇李生秀
  • 88篇李振岐
  • 87篇王鸣
  • 81篇邱怀
  • 80篇李嘉瑞
  • 75篇王建辰
  • 74篇张一平
  • 68篇张兴
  • 68篇李华
  • 65篇康绍忠
  • 61篇贺普超
  • 57篇袁锋
  • 56篇张涌
  • 55篇康振生
  • 52篇常洪
  • 50篇程智慧
  • 47篇汪沛洪
  • 47篇陆帼一
  • 46篇崔鸿文

传媒

  • 898篇西北农业大学...
  • 29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36篇陕西农业科学
  • 226篇西北农业学报
  • 17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44篇黄牛杂志
  • 139篇畜牧兽医杂志
  • 109篇西北植物学报
  • 82篇动物医学进展
  • 79篇Entomo...
  • 65篇中国牛业科学
  • 42篇园艺学报
  • 42篇葡萄栽培与酿...
  • 41篇中国兽医科技
  • 41篇畜牧兽医学报
  • 40篇植物病理学报
  • 40篇国外兽医学(...
  • 36篇农业技术经济
  • 36篇农业图书情报...
  • 32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2篇2004
  • 9篇2003
  • 21篇2002
  • 53篇2001
  • 270篇2000
  • 704篇1999
  • 656篇1998
  • 603篇1997
  • 583篇1996
  • 568篇1995
  • 477篇1994
5,9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新品种——爱格丽被引量:10
2000年
以 3个欧亚葡萄栽培品种及其 2个中间杂交种为亲本 ,经过 15年培育出酿酒葡萄新品种‘爱格丽’ (Ecolly)。该品种除保持亲本的优质、丰产、抗寒性状以外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抗病性强 ,霜霉病病情指数为 16.5 ,是对照的 46.6%。适合酿造优质干白葡萄酒。
李华张振文王华刘延琳
关键词:葡萄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之重镇——西北农大图书馆六十五年回顾录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立足世纪之交时代大背景 ,全面回顾西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六十五年的辉煌历程 ,客观地反映出这座中国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重镇创立、壮大和全面发展历史过程 ,论述了长期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总结多年积累的办馆经验和优良传统 。
张纶颜玉怀
西藏茎直黄芪对山绵羊的毒性研究
2000年
鲁西科赵宝玉
关键词:茎直黄芪山羊绵羊毒性毒草
茭白的主要病害防治被引量:1
1994年
张和义
关键词:茭白病害
弧门主框架合理装配误差设计
1994年
主横梁式弧门主框架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当制造或安装产生误差时,则必然导致装配内力,长期以来,人们对装配误差控制很严格,目的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利的内力及变形。然而,不同的装配误差产生不同的装配内力。若能利用这种装配内力调整结构在工作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使其分布更加合理,使整体结构更加经济安全,那将是很有意义的。
王正中孙丹霞
关键词:闸门
主要瓜类作物的抗病毒病育种(上)被引量:12
1997年
The main problems of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virus in cucurbit crop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e present review.The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presentstatus of research on virus diseases; The mainkinds of virus in cucurbit and their harm anddistribution;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cucurbit virus disease; The research onepidemiology of cucurbit virus disease; Themode and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virusdisease; Strains of cucurbit virus; Theinheritance of resistance to cucurbit virus; Theachievement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virus in maincucurbit crops.
王鸣文生仓阎友晖
关键词:瓜类作物病毒病抗病育种
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育性恢复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1992年
常胁恒一郎等报道,用核置换回交法,将小麦5个种的12个不同核型导入小麦属和山羊草属35个种(43个系统)的细胞质中,由于不同核质间的专一互作,产生的核质杂种在育性反应及部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依此将参试的35个种(43个系统)的细胞质分为11个类型。其中3个类型的4种细胞质型,即G、M^u。
张改生
关键词:山羊草雄性不育恢复性小麦育性
玉米杂交种选育趋势初探
1995年
对1983~1994年陕西省夏玉米中热组区域试验参试杂交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种的产量水平逐年提高;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穗行数明显增多,行粒数逐渐减少,千粒重变化不大;植株较矮的紧凑型杂交种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预计近期内玉米杂交种将向多穗行的大穗紧凑型发展。
员海燕刘引理袁照年
关键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陕西渭北地区烟草环斑病毒(TRSV)的研究 Ⅱ、病毒的传播、种苗带毒检测及防治
1990年
试验表明桃蚜具有传播 TRSV 的能力,但是传毒率仅为4.2%,蚜虫最短获毒时间在2分钟以内,最短接毒时间也是2分钟,最长持毒时间则为125分钟,因而属于非持久性传毒。烟草种子带毒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植株感染 TRSV 的早晚是决定种子带毒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但其子代幼苗常表现为无症感染。提纯 TRSV 制备的抗血清具有高度的专化性,只与同源的 TRSV 抗原起沉淀反应,而与 CMV、TMV、TNV、TEV 以及 TBRV 之间不存在血清学关系。抗血清的效价为1:516。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对 TRSV 检测获得成功。在受侵染后已恢复的植株中,以 ELISA 作为带毒检测手段比琼脂双扩散法更加灵敏和准确,但对单粒、10、25、50及75粒烟种的带毒检测没有获得肯定的结果,可用 ELISA 检测种苗的带毒情况来确定单粒种子的带毒率。经测定生产上种植的3个烟草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带毒。在混合感染的条件下,CMV 和 TMV 对 TRSV 有抑制作用,而 TEV 却对 TRSV 表现出协生现象。
魏宁生安调过
关键词:TRSV烟草环斑病毒烟草品种传毒带毒率桃蚜
七星瓢虫幼虫对两种麦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1990年
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龄期的七星瓢虫幼虫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功能反应及数值反应,结果表明:(1)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对两种麦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曲线,各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4头,2.5头;16.6头,10.6头;36.1头,25.3头;89.9头,82.8头;(2)七星瓢虫幼虫对两种麦蚜的喜食性、增长率和发育速率均无显著差异;(3)七星瓢虫幼虫对两种麦蚜的取食在一阈值之下时,虫体不能完成发育,在阈值点或阈值之上时,取食量与发育速率及增长率皆呈线性关系,符合Beddington模型。
董应才汪世泽张怡
关键词:七星瓢虫幼虫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
共5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