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品数:129 被引量:243H指数:8
相关作者:沈祥军李莹莹张海勃刘春艳张东旭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农业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3篇玉米
  • 23篇栽培
  • 14篇栽培技术
  • 9篇滴灌
  • 9篇农业
  • 8篇高产
  • 7篇土壤
  • 7篇马铃薯
  • 7篇春玉
  • 7篇春玉米
  • 6篇蔬菜
  • 5篇有机肥
  • 5篇作物
  • 5篇黄瓜
  • 5篇病虫
  • 5篇病虫害
  • 4篇日光温室
  • 4篇施肥
  • 4篇紫花
  • 4篇紫花苜蓿

机构

  • 128篇通辽市科尔沁...
  • 20篇内蒙古民族大...
  • 12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通辽市农业技...
  • 6篇内蒙古中加农...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通辽市农业科...
  • 4篇通辽市土壤肥...
  • 3篇包头师范学院
  • 2篇内蒙古农牧业...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天津农学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32篇沈祥军
  • 18篇李莹莹
  • 16篇刘春艳
  • 15篇张东旭
  • 14篇张海勃
  • 10篇包美丽
  • 9篇麻海龙
  • 9篇韩彦
  • 6篇孙丽
  • 5篇杨亚文
  • 5篇杨恒山
  • 4篇于华荣
  • 4篇张玉霞
  • 4篇王显国
  • 4篇郭园
  • 4篇李振玉
  • 3篇李志刚
  • 3篇李洪峰
  • 3篇庞金友
  • 3篇杨宏

传媒

  • 15篇现代农村科技
  • 14篇内蒙古民族大...
  • 11篇现代农业
  • 6篇中国农技推广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中国马铃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果树
  • 2篇内蒙古农业科...
  • 2篇种子科技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长江蔬菜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天津农学院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乡村科技
  • 2篇中国农机化学...
  • 2篇农业工程技术

年份

  • 17篇2024
  • 23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辽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思考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通辽市农作物监测预警体系在区域站建设、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全面总结本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具体做法,分析了在当前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对性地提出了争取各级项目支持、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测报队伍管理、加强测报人员技术培训等应对措施。
刘杰李健民谢友荣麻海龙陈亚楠薛青青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
科尔沁区玉米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从深松深翻、精细整地、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中耕除草、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籽粒直收等方面,介绍了科尔沁区以“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标准”为基础,以“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重点的玉米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
姚振兴于静辉邢洋洋沈祥军张海勃刘春艳许娜梁万琪
关键词:玉米标准化栽培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技术——以内蒙古为例被引量:19
2023年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基本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是粮食生产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在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概念、含义及原理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的核心技术,以及合理选地、选择种植带型和田间管理的必要技术要点,并基于2021年内蒙古实际试点情况,指出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存在农户对种植技术认知不足、技术应用具有挑战性,节水灌溉、专业机械设备和金融支持政策还未跟上,并提出下一步应加强农技指导和宣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高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陈小龙赵元凤张海勃
关键词:粮食安全增产增收
内蒙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政策与主要经验做法被引量:3
2023年
在保障粮食安全、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减少玉米、大豆争地,提高大豆的供给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按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目标—政策支持”的结构,梳理、分析作为粮食生产动力的国家层面和以内蒙古为代表的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总结内蒙古连续几年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经验做法。提出在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逐步推广、因地制宜,多方位引导、消除农户顾虑,同时加强全过程监管。
陈小龙赵元凤张海勃
关键词:粮食安全
马铃薯新品种“中加N3”的选育
“中加N3”是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于2014年以“ZJ-LLN3”为母本、“BQ-106”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实生种子,2015年播种于智能温室,经系统选育而成中早熟特用型新品种.2019—2020年完成...
李燕刘广晶吕文霞包美丽孙翠翠高晓娟王斌田艳花
关键词:马铃薯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2016年
滴管技术是现阶段世界上广泛使用且十分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将覆膜与节水技术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农作物种植效率的提升。玉米种植膜下滴灌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实现玉米种植的信息化和系统化管理,实现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基于此,从玉米种植的播种准备阶段和技术实施阶段,对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分析探讨。
韩雪莲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
关于蓖麻栽培措施优化的探讨被引量:3
2002年
李云娟
关键词:蓖麻栽培技术
内蒙古科尔沁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被引量:1
2016年
结合内蒙古科尔沁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针对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合作能力差、布局分散、土地流转难、投入资金高的问题,提出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合理流转土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改进措施,以期有效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张海勃石晓华刘春艳沈祥军包敖民
关键词:设施农业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中吉602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024年
以大豆品种中吉6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该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氮肥施用量。试验设置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5万、40万、45万和50万株/hm^(2)。在4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设置4个不同施氮量,分别为0、30、60和120 g/m^(2)。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中吉602的株高随之上升,其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质量均随之降低;随着密度的升高,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40万株/hm^(2)时达到最高值,为5143.8 kg/hm^(2);在40万/hm^(2)种植密度下,株高和单株有效荚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其单株粒质量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施氮量对主茎节数和百粒质量无明显影响。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为120 g/m^(2)时达到最高,为35.1%;产量在施氮量为60 g/m^(2)时达到最高,为5301.2 kg/hm^(2)。中吉602在通辽地区最佳的种植密度为40万株/hm^(2),且配套施用60 g/m^(2)的氮肥可以增产并获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大豆。
孙浩楠曹霞申晴邱红梅孟凌晓李志刚
关键词:大豆种植密度施氮量
乡村振兴战略下包头市“农畜食品产业基地”的金融支持研究
2024年
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金融则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文章立足包头市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发展目标,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得出当前包头市在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金融联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保险保障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等,并提出应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发挥金融联动的助力作用、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金融对包头市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的服务能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陈小龙张海勃
关键词:金融支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