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作品数:1,619 被引量:5,626H指数:26
相关作者:钟国辉刘翠花陈芝兰张涪平熊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59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 48篇专利
  • 20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661篇农业科学
  • 233篇文化科学
  • 152篇经济管理
  • 109篇生物学
  • 6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4篇建筑科学
  • 46篇水利工程
  • 41篇医药卫生
  • 28篇理学
  • 16篇政治法律
  • 15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电气工程
  • 10篇语言文字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学
  • 7篇社会学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3篇教学
  • 116篇高校
  • 75篇植物
  • 75篇西藏高校
  • 68篇土壤
  • 54篇生态
  • 52篇教育
  • 46篇大学生
  • 44篇课程
  • 40篇牦牛
  • 39篇色季拉山
  • 37篇栽培
  • 34篇东南
  • 33篇藏东南
  • 31篇草地
  • 30篇群落
  • 29篇油菜
  • 28篇性状
  • 27篇青稞
  • 25篇藏猪

机构

  • 1,496篇西藏大学
  • 56篇华中农业大学
  • 54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4篇西南大学
  • 2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9篇东北林业大学
  • 16篇武汉大学
  • 1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西藏自治区农...
  • 12篇河海大学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西藏农牧科学...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6篇西藏民族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西藏农牧学院
  • 5篇西北大学

作者

  • 63篇兰小中
  • 56篇方江平
  • 47篇强巴央宗
  • 36篇郑维列
  • 36篇卢杰
  • 31篇索朗斯珠
  • 31篇王建林
  • 28篇刘天平
  • 28篇关法春
  • 26篇旦巴
  • 25篇杨小林
  • 24篇邢震
  • 24篇王超
  • 23篇刘振东
  • 22篇廖志华
  • 21篇王培清
  • 20篇李瑜鑫
  • 20篇师学萍
  • 19篇彭岳林
  • 19篇潘刚

传媒

  • 145篇西藏科技
  • 79篇西藏教育
  • 30篇北方园艺
  • 24篇安徽农业科学
  • 22篇内江科技
  • 19篇江苏农业科学
  • 18篇种子
  • 18篇西藏大学学报...
  • 17篇中国西部科技
  • 15篇黑龙江畜牧兽...
  • 15篇贵州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奶牛
  • 13篇生态学报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林业调查规划
  • 12篇西部林业科学
  • 11篇山西建筑
  • 10篇湖北农业科学
  • 10篇草地学报
  • 10篇才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54篇2017
  • 272篇2016
  • 283篇2015
  • 227篇2014
  • 120篇2013
  • 14篇2012
  • 21篇2011
  • 59篇2010
  • 119篇2009
  • 93篇2008
  • 59篇2007
  • 62篇2006
  • 47篇2005
  • 25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1,6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含量及提取工艺优化
2013年
采用HPLC法测定野生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75mLi25mL),检测波长为263nm。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在2.2~22.0μg/mL范围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93.16x+53.338,r=0.9906;隐丹参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2%,RSD为1.22%;野生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含量:样品1为0.066%,样品2为0.085%,样品3为0.072%,平均值为0.074%。试验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隐丹参酮含量相对而言较少,而且受采收季节的影响,相对其他种类丹参,野生绒毛鼠尾草中的脂溶性成分较多;试验还发现,根部粗壮的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的含量相对较高。
邱刚芮亚培
关键词:隐丹参酮高效液相色谱
基因工程与现代农业被引量:1
2005年
基因工程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型的现代生物技术,它自身包含的内容广博,其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农业科学家和生物科学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便有了今天的现代农业生产。由于基因工程的应用,给现代农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热点,这将给我国和全球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从基因工程的角度出发,以现代农业的具体例子探讨基因工程给现代农业带来的发展。
兰小中常恩龙
关键词:基因工程现代农业抗除草剂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7年
在猪场采取典型临床症状为仔猪黄痢、白痢、仔猪发生水肿病的病料,进行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都为大肠杆菌;采集的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庆大霉素敏感。此次试验结果对大肠杆菌病的控制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马洪梅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群落结构健康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选择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海拔梯度上以群丛作为评价的基本单位,进行冷杉群落结构健康评价。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健康排序。结果表明,对冷杉林群落结构健康影响最大的因子依次为:年龄结构、灌木层盖度、乔木株数、更新数量、草本种类、郁闭度、草本层盖度、灌木种类、乔木种类和亚层数共10个因子。健康排序次序为急尖长苞冷杉-林芝云杉群丛、急尖长苞冷杉+忍冬群丛、急尖长苞冷杉+杜鹃群丛、急尖长苞冷杉+苔藓群丛。
丁云春杨小林辛福梅马和平
关键词:急尖长苞冷杉群丛评价指标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课程建设与思考被引量:2
2015年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建设好本课程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需要。通过3年的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课程建设,组建了课程教学团队,完善了课程教学资源,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使课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并改革了考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孙磊魏学红赵玉红
关键词:教学质量
两种丛枝菌根菌剂对温室番茄穴盘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在温室穴盘栽培条件下,对番茄幼苗接种2种商品用丛枝菌根菌剂BF(mycorrhizaforplants)和VT(mycorrhizaforvegetables),测定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结果表明:VT和BF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番茄根系,接种35d后侵染率分别为78.3%、66.4%。接种AMF后幼苗的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大于未接菌对照,且接种VT菌剂的幼苗与未接菌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表明,VT对番茄穴盘幼苗的促生效果较好。
陈双臣汪蒙蒙郑彩霞杨瑞娟王忠红晋文娟贺超兴
关键词:番茄苗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
基于背景多重嵌套实验方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应用性研究
2014年
本文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两个方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课程之间的背景及课程本身的关系,同时结合当前的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整合电气专业内部结构、布置嵌套背景关系、厘清课程之间的联系等相关方法。
张卫江胡石峰龚雪娇
关键词:课程背景
一种松茸菌丝体发酵型醋饮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松茸菌丝体发酵型醋饮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松茸菌丝体发酵型醋饮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均以松茸子实体为材料,利用形式单一、成本高以及生长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以松茸菌丝体为原料,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获...
刘振东李梁薛蓓蒲继锋钟政昌
文献传递
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设计初探被引量:1
2007年
我国古人早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划思想。生态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直接对象,不仅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和生态旅游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景区的开发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藏东南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类型多样,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使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得到保护,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在藏东南生态旅游区功能的分区基础上,着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参与式设计引入景区规划设计中,探讨民族地区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景区的思路。
杨文凤孙自保赵梁军张永青
关键词: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生态设计
番茄早疫病菌拮抗放线菌10-4的鉴定被引量:17
2010年
为明确放线菌10-4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琼脂块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其抑菌作用,并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菌株10-4对2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根腐病菌、稻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立枯丝核病菌、小麦全蚀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生长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菌株10-4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有致畸作用;其发酵原液和5倍稀释液在活体植株上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7.2%和70.9%。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10-4初步鉴定为腐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aprophyticus。
何建清张格杰岳海梅吴云锋
关键词:拮抗活性生防作用番茄早疫病
共1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