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作品数:113 被引量:2,122H指数:18
相关作者:赵倩徐丽萍赵佳赵美艳刘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经济管理
  • 14篇政治法律
  • 11篇社会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7篇贫困
  • 37篇扶贫
  • 18篇减贫
  • 17篇脱贫
  • 17篇攻坚
  • 13篇脱贫攻坚
  • 12篇扶贫开发
  • 11篇农村
  • 10篇精准
  • 9篇人口
  • 8篇贫困人口
  • 6篇多维贫困
  • 6篇反贫困
  • 5篇农村贫困
  • 5篇企业
  • 5篇金融
  • 5篇城乡
  • 4篇生态
  • 4篇农民
  • 4篇农业

机构

  • 111篇中国国际扶贫...
  • 1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澳大利亚新南...
  • 2篇牛津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9篇黄承伟
  • 15篇王小林
  • 9篇赵倩
  • 8篇赵佳
  • 8篇徐丽萍
  • 7篇李伟毅
  • 6篇覃志敏
  • 5篇程恩江
  • 5篇赵美艳
  • 4篇陆汉文
  • 4篇刘欣
  • 4篇尚晓援
  • 3篇徐志勇
  • 2篇张琦
  • 2篇胡士华
  • 2篇于敏
  • 2篇王素霞
  • 2篇汪力斌
  • 2篇周晶
  • 2篇刘倩倩

传媒

  • 11篇今日中国
  • 4篇世界农业
  • 4篇金融发展评论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开发研究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3篇老区建设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农村经济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党课参考
  • 2篇中国扶贫
  • 2篇中国农村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新视野
  • 1篇水利经济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7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14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形势下我国贫困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
2013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扶贫开发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加强新形势下贫困问题研究,需要深化认识其面临的宏观环境,需要准确判断其内在发展规律,需要系统分析其未来变化趋势,需要科学把握其重点领域。
黄承伟
关键词:贫困问题
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QSL)调查研究——以北京市2248名学生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学校生活质量是衡量学校效能的重要因素,可以分为物质条件、校园安全、健康、学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参与和全纳八个维度。通过对北京市2248名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第一,北京市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总体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校园安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三个维度的学校生活质量最高,健康维度最低;第二,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在性别、学业成绩、学校位置、学校优劣、择校与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人口学变量在多个维度上存在着主效应和交互影响效应。该研究为分析评估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建议将学生身体健康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对学业成就的追求要建立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性别差异和成绩的差异,给予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要给择校生更多的关怀,提高其学校生活质量。
徐志勇赵美艳
关键词:学校生活质量小学生问卷调查管理策略
减贫与生态耦合目标下的产业扶贫模式探索——贵州省石漠化片区草场畜牧业案例研究被引量:47
2016年
贵州省石漠化片区草场畜牧业产业化扶贫是兼顾减贫与生态双重目标下的创新模式,这种绿色减贫发展模式破解了石漠化地区的"贫困陷阱",通过促进本土资源、市场资源、扶贫资源的有效衔接,贫困地区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本、生态资本等核心要素的带动运转,实现了贫困地区减贫目标和生态文明的双赢目标,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黄承伟周晶
关键词:产业化扶贫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述评被引量:10
2013年
社会企业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西方社会福利国家向新自由主义发展的转型,其在全球范围扩展得益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企业兴起于新世纪,近几年来学界对社会企业发展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从社会企业的概念内涵、特征、研究视角、研究框架、类型划分、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我国社会企业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我国内地研究文献)做了系统梳理。本文发现,我国学界在社会企业概念内涵、特征、类型划分等方面已做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社会企业实践机制与模式、法律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黄承伟覃志敏
关键词:社会企业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被引量:25
2019年
从供给侧视角来说,民族地区依然面临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约束因素。本文从资本、技术、劳动力、制度、土地、民族特色资源等六大经济增长要素和贫困户、农村经济组织、企业、政府等四大参与主体出发,分析了构建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的理论,探索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即贫困户、农村经济组织、企业和政府四位一体的有机组合,四个主体承担了六大要素的高质量供给。
张琦张涛贺胜年
关键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近代慈善组织发展特点及其当代启示
2019年
纵观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慈善组织在近代的发展具有文化性、组织化、国际化等特点.中国慈善组织在那个特殊时代所形成的历史特点,对于今天我们推动慈善产业化、建设慈善文化自信仍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很多重大突破,双重管理体制打破、首部慈善法颁布实施、三大组织非营利法人地位确立,未来慈善组织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新时代中国慈善组织应承担好其"第三部门"的功能与特质,探索开发其在发展经济、解决就业等方面的潜力,积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赵倩吴云青
关键词:慈善组织
巴基斯坦减贫政策回顾及中巴减贫合作展望被引量:2
2020年
减贫是中巴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巴基斯坦的贫困状况、原因以及减贫政策的内容、成效和问题,提出了中巴减贫合作的建议。巴基斯坦的贫困主要为农村贫困,并且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原因,巴基斯坦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巴基斯坦历届政府实施了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土地改革、国民发展计划和社会保障4种类型的减贫政策,但由于投入不足、可持续差等问题,最终取得的减贫成效有限。基于此,未来中巴减贫合作,一是,要加强减贫经验交流,巴基斯坦应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推动农业的益贫式增长,重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施科学可持续的减贫政策;二是,中国应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实施更多具有减贫效应的发展援助项目。
郭燕董瑞昶汪力斌KHAN NASIR ABBAS
关键词:贫困
中国老年人主观福利及贫困状态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探讨了老年人口的福利和贫困问题:第一,主观福利问题;第二,从主观福利的角度,观察老年贫困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笔者认为贫困的概念不仅仅指收入或消费的客观福利指标方面,而且表现在个人感受的主观福利指标方面。本文测算表明,2006年中国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9.7%。但是,从主观福利贫困的角度观察,贫困发生率要高得多,16.2%的农村老年人,11.5%的城市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评价为差或很差。按照本文的定义,这属于主观福利贫困。其中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群中,贫困发生率最高。本文建议,中国新阶段减贫战略既要关注绝对贫困,也要关注相对贫困,还要关注多维度贫困和主观福利贫困。为了在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战略目标,需要建立多维度瞄准贫困、统筹减贫的战略体系,完善减贫、养老保障、老年照料政策体系。
王小林尚晓援徐丽萍
关键词:贫困老年人
山西省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11年
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对于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山西省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减贫效果较为显著的判断。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关键词:减贫绩效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制度演进与优化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王小林徐丽萍
关键词:制度演进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