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作品数:189 被引量:441H指数:10
- 相关作者:陈明宪臧文彬张恒刘明海饶宁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对构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兴起并逐渐壮大的新的社会阶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政治影响力在不断提高。针对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表现出的功利型的经济性参与多,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意识较淡薄的现状,应注重构建新的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长效机制,即着手培育和建立参与型的文化保障机制、参与主体的学习提高机制、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参与渠道的畅通机制和制度吸纳机制。
- 张晓刚
- 关键词:有序政治参与
- 论“政文分开”——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原则
- 2013年
-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日益紧迫而重要。像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一样,文化体制改革应实行"政文分开"。政文分开就是政府不直接干预文化单位正常的社会活动,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与文化单位的社会职能适当分开,使文化单位能够独立履行自己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社会职能,拥有文化活动的自主权。
- 王汝坤
-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单位
- 高校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机制探索被引量:3
- 2012年
- 高校教师党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骨干和中坚作用,所以对高校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就整体而言,由于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各高校比较重视党的建设,
- 张晓刚
-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师队伍党员教育教育管理
- 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80、90后相继成为高校教育对象的主流,一些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应该更加引起我们对当代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当前,高校在满足社会和教育者部分需要的同时,在一定程序上忽视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应使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成为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资源。
- 柳建芝宋彩彩
-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毛泽东的学习观对建设当代学习型社会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之源,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途径,是从容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一生勤于学习并善于学习,他的学习观精辟实用、特色鲜明,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学习观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是毛泽东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毛泽东的学习观,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 李青嵩刁静洋胡琴雷晓竹
-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
-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启示
- 2012年
-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因素。文章分析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其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胡剑
-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人文关怀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探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人文关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的根本前提。探究如何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潜质,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当务之急。文章以人文关怀为视角,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现状,试图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路径,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 王兴国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 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科学发展观,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高校统一战线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努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力度,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指标,用科学的理念、鲜明的导向、健全的机制、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服务地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 赖雪梅
- 关键词: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
- 马尔科姆难题:心理因果性与还原性关系之争
- 2010年
- 马尔科姆难题是当代心灵哲学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如何看待心理因果性与还原论的关系。随附物理主义企图超越还原论重新定位心理因果性,遭到了还原物理主义的反驳。而主张非还原论与还原论并存的两种解释策略,认为既可以存在心心自主性的理由解释也可以存在心物还原论解释。
- 林丹力刘明海
- 关键词:心理因果性还原论随附性物理主义
- 论韩愈排佛的二层维度
- 2010年
- 宋明理学的兴起是伴随着排佛声浪而同步进行的,这其中韩愈的排佛言论可谓是振聋发聩,影响深远。然对韩愈排佛所具有的理论深度,学术界普遍认为没有"创见"、"不能推陈出新";就此,文章意欲将韩愈排佛思想分为两个维度给予考察,并从其不被学界所普遍重视的"定名与虚位"论出发,着重分析韩愈在哲学思维层面反佛的思想及其与宋儒反佛的内在关联。
- 郑建钟袁利
- 关键词: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