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 作品数:21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军胡文静赵婷杨思思向艳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区域公共品供给失效的外部性研究及对策被引量:5
- 2009年
- 区域公共品,存在着既不足又过剩的失效供给。从区间外部性角度研究其失效状况认为,直接的正外溢往往造成区域公共品供给不足,而间接溢出则引发地方政府关于区域公共品的竞争,供给过剩。外部性阻碍了资源最优配置并约束了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各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品供给中展开博弈,由于搭便车或机会主义风险,难以走向合作,并陷入囚徒困境。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内化区间外部性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实施区域合作的奖惩机制,化解囚徒困境,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多元化供给内化区间外部性;另一方面,通过区域合作,对公共品供给进行利益协调。最后从根源上把握供给失效的难题,提出改革政绩考核标准这一关键。
- 潘曦罗刚平
- 关键词:区域公共品政绩考核
- 楚王族起源与《天问》中所见夏王朝初期事迹的关系
- 2014年
- 楚王族源自颛顼一脉吴回祝融部族。这一部族和夏启是同宗同盟部族,并且长期和夏王朝保持同盟关系。吴回祝融部族的芈姓季连部落后来发展成为楚王族。因而,夏王朝早期的历史传说也通过吴回祝融部族的芈姓季连部落传承至楚王族成员之中。楚王族成员屈原将其继承发展,大量应用于《天问》的创作。因此,《天问》中所见的夏王朝早期历史传说可能是最原始的,而且与上古传说的原貌更为接近的。
- 杨邓旗
- 关键词:夏王朝
-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2011年
- 利用Eviews3.1软件,对中国1985—2007年的人均GDP与城镇化率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建立了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并对两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对数系列和城镇化率的对数系列均为二阶单整系列;人均GDP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发展不是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对数人均GDP与对数城镇化率是(2,2)阶协整的,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城市化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城市化还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
- 谭江蓉
-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
- 重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视角
- 2011年
-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加速了深入转移中国步伐,我国中西部地区出现了竞相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态势,这给重庆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使重庆更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重庆目前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了重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建议。
- 滕学英
-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SWOT分析
- 论自我图式、自我提升与人格管理
- 2012年
- 认知心理学认为自我图式是影响人类认知的结构性因素,自我概念是一种主动、有力且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可能的自我既是非常人格化和个性化的,也是社会化的,受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境界、精神气度、人生态度与品格密不可分,而更为本源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就是环境与文化因素。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范式提出的IVIS模型(Insight—Vision—Interact—Stakeholders)本质是一种关系论,是强调知行一致与兼容并蓄的自我建构和提升的方法或途径,是人格管理的重要内容。
- 任广见
- 关键词:自我图式人格管理文化
-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被引量:13
- 2016年
- 由于受城乡天然禀赋差异的影响,伴随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ELES模型,对城乡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并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整体水平高于农村居民;从八大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角度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居民居住类边际消费倾向一直高于城镇居民,食品类边际消费倾向与城镇居民相比,有时高有时低,而其他6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低于城镇居民。
- 王利娟
-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ELES
- 以最小投入能够获得最大产出吗
- 2013年
- “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这种思想在现今社会中广为流传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根据当代西方经济学对生产效率的评判标准,“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在假定要素边际产量大于零的情况下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是不可能存在的现象。如果允许要素的边际产量小于零,那么这种现象就只存在于人员过多,机构臃肿的企业。此时裁减人员确实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不仅不是有效率的生产,而且代表着要素边际产量小于零时的严重低效率生产。它也就不是生产效率的正确的评判标准。
- 罗军
- 关键词:生产效率西方经济学机构臃肿有效率
- 重庆市楼宇经济发展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重庆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但与东南沿海地区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汽、摩产业为基础的制造业不足以支撑整个城市的需要。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楼宇经济的出现为重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重庆在充分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下,一批批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进驻城区,以楼宇为载体,拉涨了重庆区域价值引力,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重庆楼宇经济的问题出发。
- 向艳
- 关键词:楼宇经济
- 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基于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对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农村居民除居住类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高,其它类消费及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均比城镇居民低;基本需求方面,除居住类、交通通讯类、其他类消费外,农村居民对其它五类基本需求均低于城镇居民;需求收入弹性方面,城镇居民均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它类消费方面均富于弹性。
- 王利娟
- 关键词:消费结构ELES模型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
- 投资、外贸和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014年
- 本文将1978-2012年分成1978-1991、1992-2006和2007-2012年三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投资抑制经济增长,第二阶段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第三阶段投资抑制经济增长,三个阶段外贸和消费均促进经济增长。研究认为,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应促进经济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转变。
- 赵婷
- 关键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