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品数:27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袁丽华张蓓燕程敏郑慧虞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病患
  • 4篇信度
  • 4篇效度评价
  • 4篇慢性病
  • 4篇慢性病患者
  • 4篇老年
  • 3篇心理
  • 3篇心理需求
  • 3篇幸福感
  • 3篇老年人
  • 2篇心病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糖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团队模式
  • 2篇卫生服务
  • 2篇疗效
  • 2篇康复

机构

  • 22篇上海市长宁区...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3篇程敏
  • 3篇袁丽华
  • 3篇张蓓燕
  • 2篇周鹏
  • 2篇庄建林
  • 2篇姜玉
  • 1篇郑慧
  • 1篇夏庆华
  • 1篇蒋旭雷
  • 1篇张磊
  • 1篇赵雪岩
  • 1篇李洋
  • 1篇傅华
  • 1篇周晓伟
  • 1篇赵莉
  • 1篇汤泓
  • 1篇虞岚
  • 1篇孙建平
  • 1篇顾萍
  • 1篇夏仪

传媒

  • 4篇上海预防医学
  • 3篇河北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2008年长...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的关联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究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完善针对生命早期的营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6—2020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和宝山区开展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子项目,招募29 535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生命早期饥荒暴露的判定依据出生日期,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暴露组(1962—1984年出生)、宫内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儿童期暴露组(1948—1958年出生)和青少年期暴露组(1941—1947年出生)。采用R 4.1.2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之间的关联。结果 29 535名研究对象中,无暴露组9 348人,宫内暴露组2 319人,儿童期暴露组14 565人,青少年期暴露组3 303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无暴露组,3个暴露组人群糖尿病、卒中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均显著升高,宫内暴露组、儿童期暴露组冠心病患病风险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无暴露组为参照,宫内暴露组(OR=2.30,95%CI:1.27~4.18)、儿童期暴露组(OR=3.39,95%CI:1.88~6.26)、青少年期暴露组(OR=4.95,95%CI:2.28~10.95)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患病风险更高(P<0.05)。结论 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的患病风险。因此,改善生命早期的营养健康状况,可以降低个体成年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慧万金豹朱旭婷姜玉庄建林王英全葛峥马亦旸娄蓓群张磊
关键词:生命早期
雷氏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子急剧增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冠心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
赵雪岩
关键词:雷氏丹参片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中成药
文献传递
某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
2003年
张蓓燕仇晔袁丽华
关键词:患病率行为危险因素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脑卒中康复护理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虞岚韩卓英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
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
近代科技发展史表明,每次重大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飞跃。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现在,只有短短的50多年,电子计算机技术以空前的速度急剧发展。由于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特别...
江凌
文献传递
GAD-7在社区在册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目的:评价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在社区在册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为拓展GAD-7 量表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社区慢病管理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完成GAD-7 量表评估,同时了解患者的病程...
曾庆枝何燕玲缪菊明石振宇李黎李晓萍刘萍刘威青
全科团队模式下的社区眼防工作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程敏郑慧
关键词:团队模式
上海市某社区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行为及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血糖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3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对门诊20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出生日期、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与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方法等。【结果】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控制良好标准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的标准知晓率分别为37.0%、91.0%及83.5%。61.5%的患者表示能做到按医嘱用药,32.5%的患者每周至少测一次血糖,37.5%的患者能做到每季度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饮食控制方面做到少吃油腻、甜食、定时定量用餐的比例分别为91.0%、77.0%和40.0%。47.0%的患者表示能做到经常锻炼。与家庭医生签约对患者在按医嘱用药、测量血糖和身体锻炼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配偶健在对患者在控制饮食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患并发症、病程长、伴发高血脂等疾病因素对患者形成良好的血糖管理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结论】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我血糖管理行为方面不理想,建议通过进一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规范并加强家庭医生对患者的有效管理,提高患者知识水平以促进行为改变进而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刘红联赵玉章周鹏夏庆华姜玉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控制知识影响因素
社区中风偏瘫综合康复疗效分析
2003年
叶德森魏怀真袁丽华
关键词:中风偏瘫综合康复疗效分析针刺疗法推拿疗法运动疗法
不同健康传播方式对居民营养知信行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载体的人群合理营养干预方式。方法对两组居民采取不同健康传播方式进行营养干预,Ⅰ组是通过人际交流方式,Ⅱ组是通过大众传媒方式。结果干预前,两组调查对象之间营养知识知晓率、营养态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营养知识知晓率Ⅰ组高于Ⅱ组,知晓率的改善程度Ⅰ组好于Ⅱ组,对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早餐重要性认识方面,Ⅰ组有了明显改善,Ⅱ组则没有改善;日常饮食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符合情况以及每天吃早餐情况两组均无明显改善。结论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能提高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不同传播方式对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有一定影响。
周鹏孙建平顾萍张蓓燕沈广琼
关键词:营养干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