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社
- 作品数:45 被引量:58H指数:4
- 相关作者:曹峰胡雪李晓亮李贵平刘祥玖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新媒体环境下浅谈都市报副刊的“四化”建设——以《华西都市报》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副刊能否撑起都市报的“半边天”?不少都市报都在尝试和突破。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提出了应从主题矩阵化、选题系统化、类型兼容化、生产社会化4个方面重构都市报副刊“四化”建设的建议。
- 黄勇
- 关键词:都市报副刊《华西都市报》
- 中国首位完成“7+2”的新闻记者——刘建
- 2007年
- 在珠穆朗玛峰攀登,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探寻.在南北极风暴中搏击,在世界“九极”(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用笔、用镜头、用心灵俯瞰地球。每当回顾这些采访经历,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刘建总有一种感动,因为他不仅是这些新闻事件的采访者,更是亲历者。
- 刘祥玖
- 关键词:新闻记者华西都市报
- 拥抱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市场化三十多年,国内报业既在顺应变化、追求变化,更被变化所裹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则、传播路径、传播方式,都在发生颠覆性改变。曾经的熟悉变成了一种陌生,曾经的轻车熟路变得茫然无措。
- 李鹏
-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市场化颠覆性
- 都市报全媒体转型的策略研究
- 2014年
- 报纸全媒体运营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主要体现在:促进机制转变,整合传媒资源,拓宽产品外沿,创新品牌战略等方面。本文从产品、营销、产业、发展及资本运作等策略论述了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路径。
- 曹峰
- 关键词:全媒体运营营销策略
- 封面新闻3.0:“AI+媒体”的探索者被引量:1
- 2017年
- 今年5月4日,封面新闻3.0迭代上线,自主开发的“小封机器人”1.0版与用户见面,成为国内报业集团中首家拥有聊天机器人的APP。与此同时,封面新闻的算法推荐更加成熟和优化,机器人写作技术不断完善,朝着“AI+媒体”的前沿领域进军。封面新闻上线一年来,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不断提升,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朝着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和新型主流媒体阔步前进。
- 李鹏
-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闻封面探索者《华西都市报》舆论引导力
- 打造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封面传媒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 2016年
- 去年年底,在扬子晚报创刊30周年论坛上,我曾经作了题为《拥抱变化》的演讲,认为纸媒要时刻拥抱变化,才能拥有未来。在过去的9个月时间里,变化更加迅猛。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向人工智能(AI)时代迁徙,传统的传播格局面临更深刻的冲击,媒体融合也必然进入新的探索和变革期。
- 李鹏
- 关键词:扬子晚报奥运会报道传播业人民网传播力
- “走转改”与媒体价值回归被引量:1
- 2011年
- “走转改”正在继续。这是继去年“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活动之后,新闻界又一大型专题活动。“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其成为一场从上到下、遍及全国的浩大教育活动的主题,本身就值得每个从业者深思。新闻能脱离民众吗?能摒弃人本关怀和民生视角吗?可以沦为上对下的空洞说教吗?想来职业新闻人都不会给出肯定回答。
- 李晓亮
-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虚假报道社会责任立身之本教育活动
- 报纸发行的实践与探索(七)——发行的四目标
- 2004年
- 发行究竟做什么,为了什么,目标是什么?
- 胡雪
- 关键词:报纸发行发行网络资本运营
- 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以《华西都市报》副刊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近年来,各地报纸副刊相继复苏,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抓手。文史文章作为报纸副刊文章的品种之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端。但文史文章的文本如何表达,却没有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提出了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应去新闻化、去学术化、去文学化的观点。
- 黄勇
- 关键词:报纸副刊文本表达《华西都市报》
- 纸媒拓展移动互联网三问被引量:4
- 2014年
- 传媒生态的大变局,让纸媒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纸媒拓展移动互联网,需要梳理清楚纸媒"办网"的历史,从而可以让纸媒找到并认清"办网"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拓展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至于再次迷失方向。未来纸媒不能再走"搬报纸上手机"的老路,而应当在拓展移动互联网上,认真把握规律和命脉,用新的思路与新的方法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 李鹏
- 关键词:纸媒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