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雪引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建设 促进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被引量:1
- 2015年
-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处在改革与发展关键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进一步加强专业发展,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下的必然诉求和应当高举的主题旗帜。教师的专业建设及发展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速度,为此,本文笔者借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的契机,以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背景,对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以及专业发展进行深入的审视和探索,提出了自己对此路径的思考。
- 高丽萍
-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质量
- 试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 2016年
- 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管理,大力强化实习环节、加大实习任务、规范实习模式,保障实习时间和实习经费。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为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 王雪引安宏范若冰杨柳
- 基于专业分类的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探索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使教学评价更加适应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发展、教学思想,按照学校的文理基础、服务城市、工程教育三大专业群,分类编制学科与活动课程、实验与实训课程、实习与实践课程的督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公共课程分为五大类,编制督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相应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内部再分为教学思想与态度、教学方案与目标、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活动与方法、教学效果与评价,简称为33535教学评价体系。经过几年实验证明,这种分类分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更科学、更实用、更客观的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指导活动质量与效果。
- 张海钟
- 关键词:课程分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高校教学评估评价应是教学质量保证标准和学生发展质量标准的融合被引量:6
- 2020年
- 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观,其质量标准就是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素质提升标准。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就是制定学生发展质量标准,而不是质量保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就应该将条件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专业发展、生涯规划、社会能力、思想修养、政治品格等指标制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分专业、分班级、分学号随机抽样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评价。
- 张海钟郑新张靖
- 关键词:教学质量
- 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被引量:6
- 2018年
-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高校教学高质量运行的保障。笔者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实施程序以及教学督导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几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与思考。
- 张玉堂
- 关键词:高校教学督导
- 基于城市化进程的城市型大学与城市大学发展路径——兼论兰州城市大学的建设思路被引量:3
- 2017年
- 我国的大学基本都设立在京都城、省市城、地市城,截止当前不完全网络统计,以城市大学(学院)冠名,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的城市大学(学院)已经达到25所以上,大学中冠名城市的二级学院30余个。最近10年,部分隶属于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主管的大学以城市型大学作为学校发展定位,自称城市大学,于是就出现了两种城市大学概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化已不可逆转,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国家的系列经济政策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无论是隶属城市政府主办的城市型大学还是冠名城市的城市大学(学院),都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产物。因此发展与城市建设和服务有关的学科专业,是城市大学(学院)的外在要求和内在动力。兰州城市学院建设城市大学,首先需要学科专业分类转型,学科建设向上,发展研究生教育,专业建设向下,发展应用型、职业型、服务型专业。
- 张海钟
- 关键词:城市化
- 论高校教学督导活动的理念与方式转变——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高校教学督导应由监督为主向监督指导并重转变;督教为主向督教和督学并重转变;课堂教学督导为主向课堂课外相结合转变;教师教学活动督导为主向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相结合转变;个别督导、个别反馈向集中督导、集中反馈的结合转变;学科课程督导向学科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并重转变;教师害怕督导向教师欢迎督导转变;按届聘任固定督导专家向建设专家库随时遴选督导专家转变;课堂教学的听课检查由表演性向原生态转变。
- 张海钟
- 关键词:高校教学督导教学原理
- 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评奖标准的教育学理论反思被引量:5
- 2017年
-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成果最终要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素质提高水平作为衡量和评价的标准。高校应以学生的学科考试优秀率、课外活动获奖率、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专业成就和职业发展等作为教学成果的最终评价标准。然而,我国高校教学成果的评奖,往往以科研成果、教材发表、基地建设、校地合作、教学模式等作为衡量标准。很多的获奖教学成果网站和申报书中没有学生培养结果的案例描述和统计分析,没有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教学成果成了教学过程的描述,成了科研成果的展示。教学成果的评奖应该恢复人才培养成果的本义,防止偏离教学成果的定义域。
- 张海钟张靖郑新
- 关键词:高校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