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学报编辑部
- 作品数:38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民赵民刘德胜蒋华江剑峰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济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专栏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策略被引量:5
- 2022年
- 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下,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报特色专栏建设的有力推手,而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专栏建设也能有效促进重点学科建设方案落地实施,两者互为补充、协同发展。文章以《济宁学院学报》为切入点,从学术共同体角度出发,就"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专栏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提出科学建议,以期厘清学报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为地方高校全面、纵深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 张莹莹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特色专栏学术共同体
- 《桃花扇》悲剧精神探源被引量:1
- 2008年
- 孔尚任出生在明末清初这种"血与火"的时代。《桃花扇》的悲剧精神不仅与作家生活的时代有关,还与作家的坎坷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尚任在淮扬治河期间曾对明朝遗老进行了广泛走访,并实地考察了明朝的遗迹,这加深了他对南明覆亡的悲剧性认识。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的过程中参阅了侯方域的《壮悔堂集》,可以说侯方域的悲剧人生也是《桃花扇》悲剧精神的重要源泉。
- 颜健蒋华
- 关键词:桃花扇悲剧精神
- 士大夫群体意识的深层次解读——《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简评被引量:1
- 2018年
- 在中国历史上,受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影响,宋代士大夫阶层的群体意识凸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通过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及其与唐宋之际社会变迁之间互动的研究,考察、揭示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基本面貌、整体形象特征及其所凸显出来的主体意识,这是士大夫专题研究中有待加强的一个重要领域。值得欣慰的是,郭学信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已于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著通过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的阐释,考察、揭示了士大夫群体意识与时代变迁的内在发展脉络。
- 杜华
- 关键词:宋代社会变迁中国历史
- 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与颜子的师生情谊新论
- 2024年
- 孔子对于颜子来说是循循善诱的先生、率先垂范的师长、至高无上的圣人和情同父子的同道。没有孔子诲人不倦的殷殷教诲、以身示范的言传身教和关爱有加的情感支持,颜子不可能成为七十二贤之首,更不可能成为复圣。颜子之于孔子,既是孔子不违如愚的学生,又是孔子谈学论道的益友和矢志不渝的同道,孔子把自己学说的传承希望寄托于颜子。孔子最赏识颜子,颜子最敬仰夫子。孔颜虽然不是父子,却情同父子,更胜父子。
- 颜健
- 关键词:孔子情谊典范
- 孔尚任《桃花扇》人物、本事四考
- 2023年
- 孔尚任的“舅翁”秦孟岷和秦光仪、“舅”秦生镜与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等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可惜他们的资料极罕见,而《秦氏家谱》与《百城烟水》中却有较丰富的关于他们的资料。同时,《桃花扇》在立意、人物塑造及情节上受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影响较大。
- 刘洪强颜健
- 关键词:孔尚任《桃花扇》《续金瓶梅》
- 负“气”适变——鲁迅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审美取向被引量:2
- 2018年
- 鲁迅在他的杂文、书信、序跋中,论及中国古典小说的时候习惯以"气"来标榜,其"三国气"、"水浒气"、"侠气"就是著名的论断。这种审美取向更关注对中国古典小说思想形态的探究,与鲁迅的性格与思辨方式密切相关。他的这些论断涵盖丰富、凝练,是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一大贡献。
- 王振星
- 关键词:审美取向
- 孔尚任宫词版本考略被引量:1
- 2012年
- 孔尚任宫词主要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选本系统,包括南京图书馆所藏康熙怀远堂刻本《振雅堂汇编詩最》选录的孔尚任宫词,另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也藏有抄本;二是全本系统,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康熙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介安堂本是现存唯一的孔尚任宫词全本,亦是海内孤本,不仅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而且对研究孔尚任的文学成就、文学思想及相关生平事迹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 颜健
- 关键词:孔尚任宫词
- 中国法治进程路向选择问题的前提性分析
- 2007年
- 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视角出发对中国法制进程路向选择问题的时空背景进行考查,就会发现对这一"历时性问题的共时性存在"的理论研究必须建构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而对"主体性中国"的理论建构则有可能成为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
- 崔金路江剑峰
- 论颜子的政治思想
- 2022年
- 颜子志于大舜、心向大同,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借鉴历史经验,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颜子具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主张施政要“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以劳苦之事强加于人民。他主张铸剑戟以为农器,使天下咸获永宁。虽然颜子一生中做过诸多政治尝试,但是由于身处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乱世,他的政治抱负只能化为泡影,政治尝试最终归于失败。颜子以其仁政德治思想、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不折不挠的政治追求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政治大贤的历史形象,并为世人描绘了美好的政治愿景。
- 颜健
- 关键词:仁政德治
- 非主流文化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2012年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转型期,非主流文化不断吸收不同文化体系的营养,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其发展方法和模式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参照,启发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新思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加快理论研究,加强理论宣传和传播形式的创新,以快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 崔金路
-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