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作品数:2,222 被引量:8,750H指数:28
相关作者:徐天蜀朱霞周彤燊张薇苏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88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68篇农业科学
  • 361篇生物学
  • 8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4篇经济管理
  • 63篇天文地球
  • 61篇文化科学
  • 47篇医药卫生
  • 28篇化学工程
  • 21篇建筑科学
  • 11篇理学
  • 6篇社会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矿业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81篇植物
  • 108篇云南松
  • 100篇遥感
  • 89篇物量
  • 89篇基因
  • 84篇生物量
  • 83篇土壤
  • 67篇物种
  • 63篇群落
  • 63篇种子
  • 60篇幼苗
  • 58篇活性
  • 56篇山松
  • 51篇炭疽
  • 50篇生物信息
  • 49篇胁迫
  • 48篇生物信息学
  • 45篇区系
  • 45篇林业
  • 45篇苗木

机构

  • 2,192篇西南林业大学
  • 80篇中国科学院
  • 61篇云南省林业科...
  • 57篇国家林业局
  • 42篇中国林业科学...
  • 42篇中国林业科学...
  • 37篇中国林业科学...
  • 35篇云南省森林灾...
  • 34篇云南省林业和...
  • 32篇北京林业大学
  • 31篇教育部
  • 28篇云南农业大学
  • 25篇云南大学
  • 24篇云南省林业调...
  • 21篇红河学院
  • 18篇西南大学
  • 17篇云南省农业科...
  • 1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73篇韩长志
  • 67篇伍建榕
  • 40篇杜凡
  • 40篇岳彩荣
  • 35篇曹子林
  • 33篇李莲芳
  • 31篇董文渊
  • 29篇王连春
  • 29篇闫晓慧
  • 28篇舒清态
  • 28篇王娟
  • 27篇杨宇明
  • 25篇辛培尧
  • 24篇段安安
  • 24篇邓佳
  • 22篇刘丽
  • 21篇何承忠
  • 21篇胡世俊
  • 19篇李根前
  • 17篇赵洋毅

传媒

  • 228篇西南林业大学...
  • 72篇西部林业科学
  • 57篇林业调查规划
  • 4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5篇西北林学院学...
  • 43篇绿色科技
  • 36篇北方园艺
  • 35篇林业科技通讯
  • 30篇现代农业科技
  • 29篇西南农业学报
  • 28篇林业资源管理
  • 27篇安徽农学通报
  • 25篇江苏农业科学
  • 25篇中南林业科技...
  • 2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9篇种子
  • 19篇广西植物
  • 19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51篇2025
  • 228篇2024
  • 226篇2023
  • 187篇2022
  • 127篇2021
  • 123篇2020
  • 79篇2019
  • 109篇2018
  • 164篇2017
  • 174篇2016
  • 150篇2015
  • 157篇2014
  • 188篇2013
  • 167篇2012
  • 61篇2011
  • 1篇2010
2,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碳酸酐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以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对苗木进行干旱胁迫,探讨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形态指标、生物量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针叶长来说,地径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程度较小的干旱胁迫即可引起地径生长的显著降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大,主根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中度干旱胁迫(T4)是主根长生长的转折点。(2)高强度干旱胁迫对苗木生物量的抑制效应在器官间表现不均衡,苗木根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度干旱胁迫(T4)处理时苗木根生物量比最大,同时叶生物量比最小,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有利于苗木对根和叶生物量比的调整。(3)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苗木根、茎、叶的碳酸酐酶活性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可根据根中的碳酸酐酶活性来初步筛选耐旱性更强的优良单株。总之,该年龄段苗木的地径越大、主根长越长、根生物量比越大、根部的碳酸酐酶活性越高,苗木的耐旱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苗木在石漠化生境中的成活和生长。
王晓丽徐志鸿韦文长和润喜陈诗曹子林
关键词:云南松生物量碳酸酐酶干旱胁迫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树种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基于遥感手段的森林类型/树种(组)的精准识别是森林参数提取和计算的前提,是林业遥感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为宏观尺度快速获取森林资源信息提供重要途径。对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树种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基于遥感数据的树种识别已成为林业遥感的研究热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近地低空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方法进行树种识别已相对成熟。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以其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林业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发展成熟背景下,低空遥感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森林树种的精确识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李华玉陈永富陈巧王娟张超
关键词: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
思茅松毛虫2龄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
2022年
以云南安宁地区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2龄幼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肠道细菌多样性,以期为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等植物保护奠定基础,并为思茅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数据。试验采用纯培养法对思茅松毛虫2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进行初步鉴定,然后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技术判定细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从2龄幼虫肠道中分离得到115株细菌,隶属于4个属,8个类群,分别为Enterobacter sp.、Staphylococcus sp.、Bacillus sp.、Corynebacterium sp.,其中23株肠杆菌属分为2个类群,55株葡萄球菌属分为3个类群,27株芽孢杆菌属分为2个类群,10株棒状杆菌属有1个类群。优势菌群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相对分离率最高(48.00%),2龄幼虫肠道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0526、0.8682、1.4753,说明思茅松毛虫2龄幼虫肠道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包书军熊智李雕益李选文熊忠平罗曼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多样性
密度和施肥调控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索择伐留竹密度和施肥量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影响,为巨龙竹高效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滇西南巨龙竹为研究对象,设计择伐留竹密度(7、15、25、35株/丛)和有机肥施用量(0、40、80、120 kg/丛)的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每木检尺和破坏性收获调查23种新竹生长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指标,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加权-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16种试验处理组合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差异。【结果】(1)不同试验处理巨龙竹平均每丛新竹数量1.0~7.8株、胸径17.2~19.9 cm、竹高29.0~29.9 m、枝下高14.8~16.3 m;单株新竹各构件生物量:总69.63~98.13 kg、地上58.22~80.42 kg、地下11.41~17.71 kg、秆48.94~60.37 kg、枝3.71~12.04 kg、叶1.55~9.10 kg;竹丛新竹各组分生物量:总69.63~678.20 kg、地上58.22~543.62 kg、地下11.41~134.58 kg、秆48.94~467.89 kg、枝5.69~48.04 kg、叶3.60~28.69 kg;新竹构件(组分)生物量分配比重:地上79.47%~83.62%、地下16.38%~20.53%、秆60.41%~74.87%、枝5.12%~12.27%、叶2.11%~9.26%、根冠比0.20~0.26、出叶强度0.40~0.75。(2)择伐留竹密度和施肥量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影响显著。相同密度,新竹生长形态及生物量积累特征指标总体上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地下、枝、叶的生物量比重提高,而地上、秆的生物量比重降低;相同施肥量,新竹生长形态及生物量积累特征指标总体上随密度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峰值转折点:25、15株/丛),地下、秆的生物量比重提高、而地上、枝、叶的生物量比重降低。(3)不同试验处理组合巨龙竹新竹生长和生物量特征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单株(前3):T^((7+120))(0.457)、T^((15+120))(0.390)、T_(3)^((7+80))(0.389);竹丛(前3):T_(12)^((25+120))(0.456)、T_(g)^((15+120))(0.447)、T_(4)^((7+120))(0.424)。【结论】综合比
郭强官凤英辉朝茂刘蔚漪邹学明
关键词:巨龙竹生物量分配
云南省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森林资源是宝贵的生态资源,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提升云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水平,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力,以云南省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为分析对象,概述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内容与意义,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森林火灾防治、森林虫灾防治、森林人为破坏防治等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杨培萱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源保护
水稻OCPI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24年
为探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水稻抵御植食性昆虫为害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水稻品种‘中花11’为材料,克隆了水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PI2编码区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了该基因在植食性昆虫取食和植物激素诱导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水稻OCPI2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219 bp,编码7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7.72 kDa,理论等电点为5.21,不含信号肽,无跨膜结构。(2)OCPI2蛋白与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EMS61613.1)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3)OCPI2基因具有1个potato_inhibit保守结构域,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4)二化螟和褐飞虱取食、机械损伤以及水杨酸甲酯处理均能诱导OCPI2基因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处理则持续抑制OCPI2基因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OCPI2基因可能参与了水稻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防御反应,为深入研究OCPI2基因在水稻抗虫防御反应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许金港任欣欣王海冰王白雪荆胜利刘清松
关键词: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
截干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024年
为探讨截干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留桩高度,即截干高度进行截干处理,测定不同截干高度下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处理2(截干高度5cm)对根、茎、叶、萌条生物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处理5(截干高度15cm)对根、茎、叶、萌条生物量增长促进作用最大;而对于萌条和云南松苗木单株生物量来说,处理2的生物量增长最小,处理5生物量增长最大。
廖建珍魏美娟许玉兰
关键词:云南松截干生物量
羧甲基壳聚糖诱导增强生防菌抗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效力
2024年
羧甲基壳聚糖是天然多糖物质壳聚糖的衍生物,可作为激发子诱导提高生防酵母拮抗效力,应用于采后果实抗病和保鲜。近年来,羧甲基壳聚糖等多糖物质诱导生防酵母的多集中于诱导果实抗病防御反应,本文阐述了羧甲基壳聚糖诱导培养对生防酵母在生长繁殖、抵抗逆境能力、生物膜形成、对病菌菌丝的黏附以及分泌胞外水解酶等方面的生防机制,为提高生防酵母拮抗效力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吴化雨唐勇夏思齐王芳邓佳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果实生防机制
滇西南柚木中龄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用量对柚木Tectona grandis中龄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3 a生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U*_(12)(12^(10))均匀试验设计,以有机肥、复合肥、硼砂、硫酸锌、硫酸镁和石灰开展混施试验,根据施肥2 a后的试验结果,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硫酸镁和缓释肥对其中第1次施肥试验6个重复中的3个重复进行第2次施肥,连续观测4 a。【结果】(1)施肥4年后,处理组合的林木胸径和材积总增长率分别为3.4%~6.7%和6.9%~16.0%,对照则分别为3.8%和7.7%,胸径和材积增长率最高的处理组合分别较对照提高89.6%和88.0%,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施肥1次后的第1年,硫酸镁和复合肥对柚木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了林木胸径生长,不同硼砂和硫酸锌施用量对林木胸径生长影响较小,施石灰抑制了林木生长;施肥第2年,仅施硫酸镁可显著促进林木胸径生长(P<0.05)。施肥2次,不同肥料均对胸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P>0.05)。(3)施1次和2次肥后当年的胸径生长量均高于次年,肥效随时间降低,施肥2次略优于施1次,但不明显。(4)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处理组合投入产出比达1∶3.5,施肥2次降低效益。【结论】柚木中龄林施肥可促进林木生长,最优处理组合为每10 cm胸径施有机肥2 kg,复合肥0.25 kg,硼砂5 g,硫酸锌10 g和硫酸镁5 g。
吴俊多谌红辉庞靖云薛光宇劳庆祥杨保国周炳江谢先金赵宏鹏付志高李运兴李莲芳
关键词:柚木中龄林施肥大径材
12个核桃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以云南省12个核桃品种1年生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从而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半致死温度在-6.89^-16.37℃。12个核桃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强特勒>丽53号>哈特利>云新高原>云新306>云新云林>云新301>铁核桃>维2号>三台>漾濞泡核桃>自元。这一结果与多年田间观测结果一致,说明半致死温度(LT50)可作为评价核桃抗寒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李静宁德鲁马婷耿树香肖良俊张艳丽潘莉
关键词:核桃相对电导率抗寒性
共2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