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作品数:890 被引量:392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庆国赵霞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3篇期刊文章
  • 30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8篇医药卫生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文化科学
  • 7篇机械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1篇关节
  • 105篇骨折
  • 98篇手术
  • 58篇术后
  • 50篇老年
  • 37篇护理
  • 36篇静脉
  • 36篇骨科
  • 35篇康复
  • 31篇肿瘤
  • 30篇关节置换
  • 27篇外科
  • 27篇膝关节
  • 25篇组件
  • 24篇疗效
  • 24篇股骨
  • 23篇细胞
  • 22篇肉瘤
  • 21篇髋关节
  • 20篇置换术

机构

  • 87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北京积水潭医...
  • 17篇北京大学
  • 17篇中国医院协会
  • 17篇北京市创伤骨...
  • 1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清华大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日友好医院
  • 9篇复旦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北京医院
  • 7篇中国科学院自...
  • 6篇苏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北京市春立正...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7篇陆进
  • 6篇梅丹
  • 6篇卢晓阳
  • 5篇缪丽燕
  • 4篇张志清
  • 4篇陈英
  • 4篇姜玲
  • 4篇张宇晴
  • 3篇赵荣生
  • 3篇黄品芳
  • 3篇张艳华
  • 3篇徐延昭
  • 2篇周君琳
  • 2篇郑颖
  • 2篇刘丽华
  • 2篇刘东
  • 2篇沈素
  • 2篇龚志成
  • 2篇刘亚军
  • 2篇唐强

传媒

  • 29篇中华骨与关节...
  • 22篇骨科临床与研...
  • 20篇血管与腔内血...
  • 18篇中华损伤与修...
  • 17篇中华骨科杂志
  • 15篇中国医刊
  • 15篇中华创伤骨科...
  • 14篇中国骨与关节...
  • 13篇医药导报
  • 11篇河北医药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院
  • 9篇实用骨科杂志
  • 9篇中国病案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健康
  • 7篇创伤外科杂志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6篇中国药房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685篇2024
  • 179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8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治疗转归调查
2023年
目的总结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转归,分析不同策略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200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有28例患者35个腕部入组。以2013年12月31日为界,前一阶段(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9例11个腕部,接受常规治疗;后一阶段(显微技术治疗组,简称显微组)19例24个腕部,接受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单侧/双侧、伤后至首次皮瓣移植时间、患肢血管重建、皮瓣选择、游离皮瓣面积、皮瓣转移术后感染率、手术次数、创面修复时间、治疗结局、总截肢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43±12.4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桥接或通血皮瓣手术进行血运重建。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为4(3,6)d。常规组共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8例,游离皮瓣3例;显微组共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6例,游离皮瓣/肌皮瓣1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常规组接受手术3(2,3)次,显微组接受手术1(1,2.75)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0)。皮瓣修复术后皮瓣下方继发感染7例,常规组4例,显微组3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25)。总截肢率22.86%(8/35),常规组27.27%(3/11),显微组20.83%(5/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62)。腕部创面愈合时间(入院至腕部创面愈合拆线)22(18~38)d,常规组38(25,40)d,显微组20.5(17.25,27)d,有显著性差异(P=0.010)。结论Ⅲ型腕部电烧伤的治疗需在尽早重建血运、彻底清创的同时,优先选择以游离皮瓣/肌皮瓣对腕部创面进行修复,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手术次数。
赵筱卓沈余明
关键词:电烧伤腕损伤创面修复游离皮瓣游离肌皮瓣
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为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包括新街口院区、回龙观院区、新龙泽院区)、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5024例,年龄18~85岁,男女性别比为1.11∶1,糖尿病病程≥5年者占46.47%,规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335例,规范管理率为46.48%,规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均高于未规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高(OR=3.099)、病程≥5年(OR=1.795)、高中及以上(OR=2.130)、自我管理水平较高(OR=1.887)及家庭功能障碍较低(OR=2.092)是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规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较低,而规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较高,应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影响因素给予对应干预,提高规范管理率进而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史玛诺秦蕊李旭斌于源魏素红冯珊珊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与经典截骨方式的临床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 比较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与经典AO技术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结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的98例患者,其中90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通过PASS软件提供的随机号码表进行随机分组。最终45例患者(70膝)入选实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9~69岁,平均(40.48±14.95)岁;实验组患者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另45例患者(59膝)入选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1~71岁,平均(48.16±16.65)岁;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典AO技术行胫骨高位截骨术。两组患者术前均规划好目标力线并记录,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力线与规划目标力线的差异,术后胫骨后倾角的差异,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指标,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结果 术中透视次数:实验组(13.79±8.12)次,对照组(23.36±11.80)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目标负重力线比值(weight bearing line ratio,WBLR)的差值比较:实验组(4.29±4.57)%,对照组(4.75±4.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患者术后负重力线与胫骨平台交叉点在计划点±10%内的患者比例:实验组75.81%,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患者术后与目标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差值:实验组(3.16±4.62)°,对照组(1.86±2.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术后较术前OKS评分改善差值:实验组(4.27±10.14)分,对照组(-1.83±12.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与经典AO技术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可显著降低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术后OKS评分。
刘源柳剑黄野王兴山刘庆崔亚南刘刚万叶彪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一种血栓清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具有抽吸腔的抽吸导;灌注导管,灌注导管至少部分插设在抽吸腔内并与抽吸导管滑动连接;毛刷,毛刷设置在灌注导管上,毛刷由中空的纤毛组成,纤毛上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灌注导管连通;导丝,灌注导...
蒋鹏 刘建龙
钙化型脊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
2023年
目的:探讨钙化型脊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9例钙化型脊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髓病评分(EMS)及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本组49例患者,病变累及颈椎段7例,胸椎段39例,腰椎段3例;平均累及(1.6±0.7)个椎体。首发症状多为相应节段疼痛、麻木等不适感,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术前VAS评分为2(1,3)分,EMS评分为(12.5±2.6)分,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6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1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SimpsonⅠ级切除29例、Ⅱ级17例、Ⅲ级3例。所有患者随访6~147个月,平均随访(42.2±34.9)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0(0,0)分,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P<0.01);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38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1例;EMS评分为(14.5±2.5),神经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钙化型脊膜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显著,早期诊治至关重要。显微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但应注意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合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史良王汉斌阎涛王科大刘龙奇乔京元苏亦兵
关键词:脊膜瘤钙化显微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骨性融合的中期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合并髋关节骨性融合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0年9月因AS合并单侧或双侧髋关节受累而行THA的431例(627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骨盆正位X线片判定是否存在髋关节骨性融合,并将患者分成骨性融合组137例(218髋)和非骨性融合组294例(409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手术相关数据。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03(61,146)个月随访。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骨性融合组包括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0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脱位2例及术后关节弹响2例,非骨性融合组包括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2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假体周围感染2例、术后关节弹响3例,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临床随访结果显示,骨性融合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HHS)从术前33.0(17.5,44.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6.0(78.0,94.0)分(P<0.001),但显著低于非骨性融合组(P<0.001)。骨性融合组的巴氏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和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均显著高于非骨性融合组(P均<0.001);术后穿鞋袜困难程度显著高于非骨性融合组(P=0.035)。结论:AS合并髋关节骨性融合患者进行THA重建股骨近端存在多种并发症风险,总体临床疗效逊于非骨性融合患者,但整体疗效值得肯定。
于志永张亮边涛满斯亮李宏超张浩天周一新李为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性融合
基于云平台的医疗研究患者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属于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医疗研究患者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医疗研究患者筛选方法,对初步符合条件的患者所对应的个人资料数据和临床表现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提取关键特征;将关键特征输入...
吴静晔孙国锋楼轶维葛腾辉李观清敖进涛李青耘
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获取就诊用户骨折侧股骨颈部位对应的定量三维影像数据;对定量三维影像数据中的各单位体积数据块,基于骨密度数据确定弹性模量;对第一断裂骨块和第二断裂骨块进行空间...
张腾蒋协远韩巍王军强贾曌马可欣李金奇
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MIP-2、CD40L水平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CD40配体(CD40L)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3例(研究组)与未合并肺部感染的冠心病患者93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检测研究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Pearson分析血清MIP-2、CD40L与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P-2、CD40L水平对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经病原菌培养分离得到革兰阴性菌61株(59.80%),革兰阳性菌33株(32.35%),真菌8株(7.85%);研究组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MIP-2、CD40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P-2、CD40L与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呈正相关(r=0.362、P=0.000);MIP-2、CD40L升高是冠心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P-2、CD40L、两者联合诊断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95%CI:0.750~0.874)、0.793(95%CI:0.729~0.856)、0.869(95%CI:0.817~0.921),两者联合对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ggd两者联合-MIP-2=2.191、P=0.028,Z两者联合-CD40L=2.838、P=0.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患者血清MIP-2、CD40L水平升高,血清MIP-2、CD40L升高增加冠心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风险,两者联合对冠心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翟金金张保振汪薇田巍
关键词:冠心病病原菌分布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CD40配体
辅助翻身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翻身床,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首先将患者抬到固定床板上,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滑块沿着螺纹杆移动,即可调节限位床板与固定床板之间的距离,将限位床板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当为了降低褥疮发生的可能性,需...
刘肖
共8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