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测中心 作品数:14 被引量:35 H指数:3 相关作者: 单若明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肝炎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铁蛋白与红细胞系统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998年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肝炎病毒感染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及红细胞系统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我们对来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肝炎患者进行了部分检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各型肝炎149例,其中男108例,女41例,年龄22~68岁,平均386±9... 廖胜东 杨昭徐 善若明关键词:肝炎 血表 叶酸 铁蛋白 红细胞系统 氯化锰染毒对大鼠肝脏亚细胞器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氯化锰(MnCl2)染毒对大鼠肝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膜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30 d染毒组,90 d染毒组,90 d+30 d染毒组,30 d对照组,90 d对照组,90 d+30 d对照组),30 d染毒组和90 d染毒组分别经腹腔连续注射MnCl26 mg/(kg·d)(以Mn计)30 d、90 d(周日除外);90 d+30 d染毒连续注射MnCl290 d后停止染毒,继续正常喂养30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测量大鼠肝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膜中Mn、Ca、Cu、Mg、Fe、Zn的含量。结果细胞核和细胞膜中的微量元素在染毒90 d后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线粒体中的微量元素除Mn和Ca元素含量显著升高外,均显著降低。结论肝细胞线粒体是Mn蓄积的主要场所,Mn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线粒体的损伤作用,染Mn后线粒体Cu、Fe、Zn、Mg含量降低,可能是Mn中毒引起肝线粒体损害的机制之一。 甄亚平 陈春霞 敬海明 黄沛力 李国君关键词:肝脏 亚细胞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不同温度下应用荧光染色法进行抗酸杆菌的研究 1997年 田蜜关键词:抗酸杆菌 荧光染色法 温度 结核病 6项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伴有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1999年 为探讨肝病患者合并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受损程度及其临床意义,对来我院就诊的肝病患者进行6项肾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各型肝病147例,男106例,女41例,年龄22~66岁,平均38.1±11.2岁。按1995年第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急性肝炎43例,慢性肝炎轻度22例,中、重度24例,肝硬变22例(按Child-Pugh分级:A级10例,B级7例,C级5例),脂肪肝19例(均经B超和/或CT检查诊断),酒精性肝炎17例(均有10~20年长期饮酒史)。147例肝炎病毒检测:甲型11例,乙型113例,丙型10例。 廖胜东 杨昭徐 杨绍华 善若明关键词:肝病 肾损害 肾功能指标 制备组织石蜡切片琼脂预包埋法的应用性探讨 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块组织和易碎裂组织在制备石蜡切片标本中的困难,探索了用于预包埋小块组织和易碎裂组织的琼脂浓度和方法,并用琼脂预包埋法制备的组织石蜡切片做了各种染色。结果表明,使用5%浓度的琼脂预包埋的琼脂块保持完整,且组织未丢失或碎裂。用琼脂预包埋法制备的石蜡切片应用于各种组织学染色的结果与常规的石蜡切片相同,只是组织周围的琼脂略微可见。 曾晓蓓 张立新 甄亚平 尚宏伟 孙海梅关键词:琼脂 石蜡切片 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钠素、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99年 为探讨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钠素、胰岛素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1996年对来我院就诊的肝病患者140例进行检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各型肝病140例,男96例,女44例,年龄(386±9.4)岁。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 廖胜东 杨昭徐 善若明关键词:肾素 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 胰岛素 肝病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98年 探讨肝病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36例各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50、β_2-微球蛋白、降钙素、铁蛋白的联合检测。结果:各型肝炎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各型肝病检测值的变化与肝病病情呈平行关系,不同程度反应了肝脏的受损程度,对各型肝病的鉴别诊断能有所帮助,对原发性肝癌联合检测总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检测。 廖胜东 杨昭徐 朱玉群 善若明关键词:肝病 肿瘤标志物 慢性肾炎患者水钠潴留与PET相关性研究 2000年 为研究慢性肾炎患者水钠潴留与血浆内皮素 (PET)的相关性 ,检测了伴或不伴水钠潴留慢性肾炎患者PET和 2 4h尿蛋白排泄量。发现伴水钠潴留组P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无水钠潴留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 .0 5)。还发现水钠潴留组尿蛋白排泄量亦显著高于无水钠潴留组 (P <0 .0 1 ) ,但PET和尿蛋白排泄量无直接相关性 (r=0 .35,t=1 .2 3) ,推测PET可能在慢性肾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与尿蛋白排泄量无直接关系。 石蕾 赵轶文 张小平 单若明关键词:慢性肾炎 血浆内皮素 尿蛋白排泄量 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和激光心肌打孔治疗冠心病时围手术期炎症因子变化的特点 ,为冠心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测定 37例冠心病患者及 10例瓣膜病患者术前 ,搭桥或打孔前 ,主动脉开放时 (搭桥结束时或打孔后 )及术后 3、6、2 4h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6 (IL 6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 结果 术后患者血浆TNF α、IL 6、CRP水平均有一定程度升高 ,使用体外循环患者TNF α为 (4 10± 0 71)pg/ml,显著高于不使用者的 (1 34± 0 2 9)p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者IL 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CRP为 (12 89± 0 2 9) μg/ml,高于瓣膜病患者的 (12 0± 0 31) μ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搭桥、激光打孔手术后 ,围手术期均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 。 孙东 许春雷 李京倖 焦晓慧 陈英淳关键词:冠心病 围手术期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ATP敏感钾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00年 years ago, Noma first applicated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to CN\|treated mamammalian heart cells,evealed specific K + channels which were depressed by intracellular ATP at level greater than 1 mM.He suggested the ATP-sensitive channels are important for 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y metabolism in the control of membrane exitability.Recent studies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and suggested that ATP-sensitive channe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ypoxia,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and is chemic preconditioning. 孟繁学 焦晓慧 韩大英关键词:K通道 心血管系统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