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作品数:94 被引量:211 H指数:7 相关作者: 王钜 孟霞 乔欣 翟亚南 彭博雅 更多>> 相关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优化,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方法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经验,对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修订与优化。结果将该专业培养目标由原有的强调实验动物技术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具备医学实验技术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删除了原培养目标中对于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培育与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对应新的培养目标,增加了新的思政课程、与医学实验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以及临床实习,减少了关于实验动物繁育、环境建设、外科手术及诊断相关的课程,完善了实验动物模型、病理解剖相关的课程。结论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将有助于培养更全面的医学实验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新时期对该专业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陈柏安 王宇童 王宇童 孙宁宁 张静 张静 孙泉 卢静关键词:医学实验技术 实验动物设施运行中“三废”管理 被引量:3 2019年 实验动物设施是指用于实验动物生产和实验的建筑物及设备的总和。实验动物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废气(简称“三废”)等会污染环境,然而目前对“三废”进行合理有效管理的机制尚不完善。本文将对实验动物设施“三废”管理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建立合理的“三废”管理机制提供可行方案。 卢静 孟霞 陈柏安关键词:实验动物设施 人IL-37b转基因对小鼠哮喘模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研究人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7b(interleukin 37b,IL-37b)转基因(transgenic,TG)小鼠(Il37b TG)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等指标的变化,以及IL-37b在体外对小鼠和人肺结构细胞的作用,评估IL-37b在治疗哮喘方面的潜在意义。方法采用野生型和Il37b TG的雌性C57BL/6小鼠,建立周期为24 d的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检测其肺力学参数、炎性细胞分类和Th2细胞因子表达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体外采用原核细胞表达系统,获得大量纯化的重组人IL-37b。继而分别预处理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系(MLg)和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随后加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收集培养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含量。结果与野生型OVA模型组相比,Il37b TG OVA组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01和P<0.0001,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气道炎症、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均明显减轻,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评分也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01和P=0.0002,P<0.05),马松染色显示急性期胶原沉积的改变不明显;肺组织匀浆中Th2型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同时研究采用原核细胞表达系统得到的IL-37b预处理鼠肺成纤维细胞MLg和人肺上皮细胞A549,可以降低LPS所诱导IL-6的产生。结论IL-37b可能通过对相关靶细胞的负向调控进而发挥对哮喘气道的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为IL-37b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哮喘的潜在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秦啸峰 李艳 李陈铎 韦荣飞 李慎涛 袁慧慧 王晶晶 陈彦 刘杰 吕喆 孙英 徐大模 王炜关键词:哮喘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方剂槲芪散(HQS)、君药槲寄生对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HQS大剂量组[8 g/(kg·d)]、小剂量组[4 g/(kg·d)]、槲寄生碱组[8 mg/(kg·d)]及正常组。运用经典的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模型,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表达;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FP的表达;采用Quantitative Telomerase Detection Kit(QTD Kit)测定肝脏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IκB-α在胞浆蛋白中的含量。结果 HQS和槲寄生总碱治疗后,肝脏中γ-GT阳性灶面积、AFP的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显示治疗组大鼠肝脏中NF-κB P65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IκB-α在胞浆中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QS和槲寄生总碱能够抑制肝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NF-κB的过表达,增加IκB-α的表达,进而降低端粒酶的活性。 孟霞 刘树红 李霞 丰平 卢静 王学江关键词:槲芪散 端粒酶 肝癌前病变 NF-ΚB P65 IΚB-Α 封闭群比格犬微卫星的筛选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筛选可用于比格犬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并对小型比格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方法选取来自文献的微卫星位点120个,包括比格犬位点23个和其他犬类遗传检测的位点97个。用DNA池对这些位点进行PCR条件优化后,挑选扩增效果优良的位点对常用比格犬群体进行荧光标记STR扫描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依据期望杂合度(He)和香农指数挑选符合要求微卫星位点计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在候选的120个位点中共有73个位点扩增效果优良,STR扫描后选用49个位点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平均杂合度、香农指数、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4.9230、0.7574、0.7375、1.6625、0.7038,证明该群体遗传多态信息丰富,群体遗传多样性高。结论所选49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比格犬遗传检测,这些位点还需用更多群体进行验证和优化。 蒋辉 李银银 李长龙 郭萌 李方正 王冬冬 杜小燕 陈振文关键词:比格犬 微卫星 位点 高校实验动物行业非事业编制职工归属感调查及增强机制浅探 被引量:1 2020年 归属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资源对高校非事业编制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借鉴Goodenow编制的归属感量表,从归属感、认同和学校依恋三个维度对实验动物行业非事业编制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动物行业非事业编制人员的归属感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学历较低的工勤人员对学校的归属感较强而学历稍高的技术岗位人员归属感偏弱。在对调研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实验动物行业非事业编制人员归属感的3条措施:激励政策公平化、激励方式丰富化和管理措施科学化。 李胜利 池亚菲 孟霞 卢静关键词:高校 归属感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与合作学习模式的互补应用 被引量:12 2014年 近年来国内引入一系列国外效果较好的教学理论以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其中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感性认识生物的有利工具,合作学习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模式.两者在国内教学推广中效果显著,但其中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两者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各自出现的问题,提出两者恰当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高中生物教学更好地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周光贤 蒋雪薇 姚紫彤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生物教学 外源基因对精子的影响及其在山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08年 在前期实验中发现,山羊精子可自发结合外源DNA,但结合能力在不同动物个体之间差异显著。挑选结合能力明显不同的3只公羊,进一步探讨了外源DNA对精子的影响及其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源基因与精子共同孵育后,精子的活率、顶体反应发生率和受精能力均呈下降态势,其降幅与精子的结合能力密切相关。利用与DNA共育后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外源基因可被导入卵母细胞并在早期胚胎中获得表达,但胚胎阳性率因精子供体不同而差异显著(P<0.05);其中来源于高、中结合能力供体生产的胚胎,分别有16.2%(25/154)和5.3%(4/76)可检测到外源基因存在,但表达仅见于高结合能力供体生产的早期胚胎,表达率为6.5%(10/154);低结合能力供体生产的胚胎无外源基因。研究表明,在以精子载体方法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实验过程中,筛选对DNA结合能力较强的精子供体是提高转基因效率的前提,但需要考虑外源DNA对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叶华虎 董罡 袁菊芳 隋丽华 胡娟峰 李瑞生 刘彦 马啸 陈振文 曾林关键词:精子 胚胎 山羊 制备低剂量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注射低剂量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建立B/C小鼠肝损伤模型。方法正常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油对照组、CCl4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油对照组腹腔注射鲁花花生油(10μL/g,1次/3天,连续6周);CCl4模型组腹腔注射0.5%CCl4(10μL/g,1次/3天,连续6周)。第6周,各组小鼠检测血清AST、ALT浓度,HE及Masson染色后观察小鼠肝脏结构、细胞形态及纤维化程度。结果第6周CCl4模型组小鼠血清ALT(P=0.00)、AST(P=0.00)浓度极显著性增高,HE及Masson染色显示CCl4模型组小鼠肝上皮细胞呈广泛性空泡样变及大量坏死,肝小叶内出现明显的条索样纤维增生,其纤维化程度评分显著性升高(P=0.00),纤维显色积分光密度值极显著性增高(P=0.00)。结论注射低剂量CCl4可以诱导B/C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模型具备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病理特征。 李梦 翟亚南 王晶晶 孟霞 孙泉 陈柏安 卢静关键词:肝损伤 小鼠 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技术观察长爪沙鼠脑动脉的方法初探 2024年 目的探究通过3D-TOF-MRA方法确认长爪沙鼠实验前条件的可行性。方法使用7.0 T MRI扫描仪对长爪沙鼠脑动脉进行扫描,扫描数据采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进行后续处理;采用乳胶灌注法对影像学结果进行验证与比较;通过MIMICS软件对长爪沙鼠及大鼠的后交通支及周围脑血管进行三维重建;使用此方法筛选血管发育异常的长爪沙鼠个体验证本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3D-TOF-MRA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到活体长爪沙鼠脑动脉;3D-TOF-MRA技术观察长爪沙鼠脑主要动脉血管的准确性较高,并且能观察组织内部血管,但对于较细血管分支的观察效果不如乳胶灌注法;3D-TOF-MRA技术所得数据可以用于血管的三维重建;3D-TOF-MRA技术应用于长爪沙鼠脑动脉结构异常个体的筛选具有较好效果。结论3D-TOF-MRA技术可以应用于活体长爪沙鼠脑动脉的结构观察及相关研究。 焦昆 张静 孟霞 王战京 雷建锋 陈柏安 卢静关键词:血管成像 长爪沙鼠 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