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作品数:73 被引量:231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催春赵佳娜章珊玫许栋吕政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选修课教学探索——以“欧美文化”课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程有利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欧美文化"选修课程为例,探讨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认为文化素质选修课要重点把握好教学内容、配套教材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并在课堂上运用研究型教学实施教学.
- 李建红
-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欧美文化研究型教学
- 基于“短视频+直播”的农产品推广策略研究——以莪山畲族乡为例被引量:8
- 2021年
- "短视频+直播"助农是一种特色的扶贫新模式。为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通农产品销售链条,切实助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本文以莪山畲族乡为例,通过梳理"短视频+直播"助农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传统销售模式下农产品的发展问题,进一步探索了"短视频+直播"助农模式下农产品推广策略。旨在充分发挥直播和短视频的"协同效应",赋能于乡村农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 柳丹宁高红梅
- 关键词:农产品
- 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引进的困境与突破
- 2024年
- 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引进博士教师必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本研究选取X、Y、Z三所高职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扎根研究后发现: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引进的困境主要源于博士生和人才管理者的认知偏差,重要他人产生的正影响和负影响,引进政策的工具取向和目的取向,博士群体和高职教育社会形象的刻板化。基于以上困境,从国家、学校、个体三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一是建立“自塑”与“他塑”结合的传播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形象;二是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政策,实现政策供给与博士教师需求的匹配;三是各主体参加精准式培养培训,深化对高职院校博士教师规律的认识。
- 韩菲尹何志伟浦琳琳罗莹
- 关键词:高职院校扎根研究教师队伍
- 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研究——以大学英语为例被引量:16
- 2016年
- 微课的六大要素包括微学情、微目标、微课件、微设计、微评价、微改进.但微课有知识体系被切割形成零碎化、难以实现知识的系统整合的缺点.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型可以弥补微课的这一不足.并在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和词汇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支柱,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 赵佳娜
-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维导图
- 劳动教育融合下职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 2024年
-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职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亟待创新和改革。以劳动教育的融合为视角,探讨构建职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可能性。通过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 李佳
- 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院校英语专业
- 从后女权主义视角反思《绝望主妇》中女性的困境
- 2015年
- 从后女权主义的视角,研究分析受全球女性追捧的美剧《绝望主妇》中的女性困境,有助于了解美国女性在经历了各种社会运动思潮后的社会现状。
- 曾靓
- 关键词:女权主义《绝望主妇》女性困境
- 马克思劳动观视角下劳动教育的哲学阐释被引量:2
- 2024年
-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日益复杂多样的今天,看似老生常谈的劳动教育事实上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健康人格的养成,而不只是技能的培养,因此,从马克思劳动观视角,阐明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意的前提性理论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马克思将人类劳动提升为人的类本质特性,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本体论根基;劳动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内在地蕴涵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知识论依据;劳动的社会历史特性与辩证本质彰显了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观指向。
- 王金玉吴婧
- 关键词:劳动教育
- 美国文学作品中都市问题研究及启示——以《洪堡的礼物》为例
- 2023年
- 《洪堡的礼物》是美国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展示出作者在美国芝加哥的都市生活。文章以《洪堡的礼物》中的都市问题以及对中国启示为研究对象,围绕三点进行叙述,即:芝加哥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大都市的乡愁;大都市生活的“厌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
- 李佳
- 浅析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育途径
- 2021年
- 高校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本研究旨在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植入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将培养高校人才与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相结合。本文运用定性研究法,通过分析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思政元素,结合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创新,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外语技能提升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理解,全面提升学生对外文化交流能力。
- 周辰
- 关键词:外语教学思政教育
-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州市蔡界村新型营销模式为例
- 2021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一战略在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层面上为乡村未来发展提供了战略纲领。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的着力点则体现为: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解决农村农民农业这一“三农”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农业在生产与营销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突破“,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湖州市新市镇蔡界村的多肉的新型营销模式的研究,从而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 段文文王军
- 关键词:网络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