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12 被引量:162H指数:6
- 相关作者:施光跃丁利强王昆仑张朝龙朱宏胜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网络低俗文化的伦理反思与消解被引量:10
- 2016年
- 网络低俗文化是网络时代文化发展的一种异化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失范和网上精神家园的失落。网络低俗文化主要由网络审丑文化、网络恶搞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网络色情文化等类型构成,具有暂时的娱乐性、大众的互动性、传播的迅速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等显著特征。从伦理道德的视角进行审视,网络低俗文化的产生与网络媒介固有的伦理风险、网络使用者道德意识的淡薄、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伦理陷阱以及现实社会乱象诱发的群体心理失衡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网络低俗文化的消解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只有通过积极培植和传播健康的网络伦理观、强化网络传媒的文化责任和道德底线、提升网络主体的耻感素养、健全网络伦理的他律机制等综合性的措施方可实现。
- 徐俊许燕
- 关键词:伦理危机诱因消解
- 倾听历史的回声:淮河文化研究的口述史路径被引量:2
- 2018年
- 淮河文化的概念被提出近30年来,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淮河文化研究整体仍处于"力量弱、成果少、影响小"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基础性研究薄弱和学科差异。改变这一现状无论从有用性、必要性、紧迫性还是从关联性上看,口述史路径当为突破口之一。口述史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还可以及时抢救活史料,取得双重效果。
- 袁飞
- 关键词:淮河文化口述史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被引量:1
- 2021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应当顺应时代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而展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振奋人心,他们愿意主动了解相关信息,为国家建设尽一己之力。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缺乏尽责意愿。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着“乡土情怀”缺失,生态文明意识淡漠,节俭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培育对策,即培育以回报家乡为依托的乡村振兴之责,培育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保护之责,培育民族振兴背景下厉行节俭之责。
- 朱林
-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价值意蕴及推进理路被引量:1
- 2022年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呈现的现实境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培养时代新人为其提出新任务,“三因”理念的有效融入为其提出新要求,话语效力式微为其提出新挑战。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有利于增强国际交往中中国话语的影响力。通过注重强化话语权的软实力和生命力,着力加强话语权的主导力和宣传力,重点提升话语权的感召力和思想力,进而优化和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表达力和政治引领力。
- 刘艳玲虞满华张朝龙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发掘地方资源 活用教学方法——“中国梦”融入思政课的内容与方法探索
- 2019年
-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等学校应当通过让"中国梦"思想进教材与进课堂,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责任。项目组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需要,以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载体,主动将"中国梦"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通过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和手段,促进"中国梦"精神进课堂,从而使"中国梦"精神真正为广大学生所理解、所认同与所接受。
- 高善春
-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方法
- 元代淮河流域民风民俗研究
- 2019年
- 元代淮河流域的民风民俗的形成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黄河夺淮入海;二是宋金战争、蒙宋战争;三是元代蒙古族的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代淮河流域的民风民俗呈现出文武双全、相互扶持、性格率直的特点。这些特点极大地影响了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并最终促成了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 马彩霞
- 关键词:元代淮河流域民风民俗
- 安徽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调研情况,安徽本科院校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作为,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实践开展,坚定阵地意识、在改革中强化,重视理论研究、注重实践总结,凸显应用特色、主动服务社会等路径和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邬旭东施光跃李荣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境界提升的方法与路径
- 2022年
- 道德境界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目标,集中反映了人的发展程度。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既是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目标要求。高等教育回应时代人才培养之需,引领大学生阅读经典,学习榜样,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红色文化洗礼,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大学生道德境界。
- 魏雪梅李万里
-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境界
- 哲学视角下《齐物论》蕴含的智慧研究
- 2024年
- 《齐物论》是庄子阐述天人关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篇章。它以“齐物”为核心理念,倡导超越主观偏见和相对主义,以整体和全面的眼光认识事物本质。庄子认为,万物最终源于同一根源“道”,而人的认知局限于主观成见和感观经验。因此,要消除偏见、突破固有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不同事物,才能洞见事物本质,这种心智认知和思维方式对化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共处具有重要启示。
- 胡业生
- 关键词:齐物论无为而治道家文化
-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 2022年
-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其自身的基本内涵,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自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自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自觉。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创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科学豪情,胸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情怀,发扬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进步意识,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民主理念。
- 刘艳玲虞满华张朝龙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