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交通工程学校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毛洪艳洪兴丽王忠良王晓燕赵凤杰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办法初探被引量:5
- 2002年
- 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技术经济学博士吴季松以他在法国从事受控热聚变高技术研究时的实例说明:不管多高水平的设计,最后还是要由操作者去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大量的既有知识,又有实作技能的知识工人。这是给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人才规格标准。为达到这一教育目标,职业教育既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又要根据本国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此,我们本着职业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
- 洪兴丽
-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国外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汽车起动机技术经济学
- 折臂式吊车力矩限制仪的研制
- 2011年
- 较详细的介绍了一种折臂式吊车力矩限制仪的称重数学模型和实际倾翻力矩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实际倾翻力矩数学模型的误差分析和简化思路。
- 毛洪艳
- 模糊控制在智能竞赛车中的应用
- 2011年
- 当今,新科技革命的"宠儿"——电子计算机,已进入社会各个领域,走进千家万户,宣告人类进入电脑时代。然而,巧夺天工的电脑毕竟不如人脑,它没有创造性,只有依据人编的程序才能工作。人脑的得天独厚之处,还在于它既能处理量化的精确信息,又能处理界限不清的模糊信息,进行活性的模糊思维。如当我们判断远处的人是谁时,只要把此人的体形、动作等,与储存在大脑里的样本进行比较,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如果让电脑来做,就得测出这人的身高、体重、动作的速度、频率等一系列精确的数据,非但不胜其繁,还往往适得其反。只要输入的数据有细微的变化,就会张冠李戴弄出天大笑话来。模糊技术是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技术。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工程技术、信息、医疗、气象、铁路交通等领域。
- 高馨王忠良
- 关键词:模糊控制
- 浅谈情感教学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学生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毛洪艳
- 关键词:教学情感教学积极情感
- 摩天轮液压驱动系统中实现平滑刹车功能的探索
- 2014年
- 针对摩天轮液压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刹车和抗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改进后,摩天轮的抗风性能提升85.7%,停车瞬间刹车的平滑性改善明显,振动幅度降低,噪声消失,并实现了平滑启动。
- 毛洪艳孙红霞
- 关键词:摩天轮液压驱动系统刹车
- 某轻型客车悬架匹配变更技术可行性分析
- 2009年
- 以某轻型客车由原来的独立后悬架匹配钢板板簧非独立后悬架技术可行性分析为例,对悬架匹配变更涉及的整车布置、零部件设计及悬架工作行程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 王晓燕程勉宏
- 做好招生工作的点滴体会
- 2002年
-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带来很大冲击。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工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如何适应形势,提高招生工作实效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以下是我们几年来在招生工作方面积累下来的几点经验。一、因势利导,当好学生及家长的参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尊师重教的大力提倡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
- 耿宏伟
- 关键词:招生工作职业教育模式学生家长经济产业结构好学生
- 电磁悬浮技术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
- 2008年
- 汽车悬架系统承受着路面传给汽车车轮的各个方向的力,同时担负着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重任,是汽车各总成中磨损较为严重的部分之一。本文借鉴电磁悬浮技术在磁悬浮列车上的成功应用,结合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结构,提出电磁式电控悬架的想法,并把传统的电控悬架的特点与之相比较。电磁式电控悬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摩擦,增加行驶平顺性,简化悬架结构。
- 于江赵凤杰
- 关键词:磁悬浮技术汽车悬架系统
- 虚拟样机技术在汽车起重机起重臂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 2010年
- 对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模型进行参数计算,通过对回转过程中突然卸载时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绘制起重臂在突然卸载情况时的理论振动曲线;利用ADAMS建立了汽车起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获得在回转过程中突然卸载时起重臂的振动曲线,通过与理论振动曲线相比较分析,得到汽车起重机起重臂因卸载冲击的变形,验证虚拟样机技术分析汽车起重机起重臂振动的可行性。
- 王婕芬常晓华李楠
- 关键词:汽车起重机虚拟样机起重臂振动
-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仿真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三维造型软件UG建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六连杆机构,通过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实现虚拟仿真,通过仿真分析的结果对工作装置机构参数修改以及铰接点位置的重新设定,得出符合设计优化要求的机构参数和铰接点位置,以及油缸运动控制参数。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试制提供参考数据。
- 吴丹纪玉杰
- 关键词: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