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
-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雯唐中昆吴殿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中心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6
- 2008年
- 结合药物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的特点,从6个方面就如何上好药物化学这门课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
- 陈金香吕琳陈之朋谢扬
-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体会教学效果
- 苯乙胺类新化合物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具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作用的XBM系列苯乙胺类新化合物的体外生物活性及体内药效作用。方法:SD大鼠离体肛尾肌等张力试验,观察XBM系列新化合物的拮抗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XBM-21的α1-AR亚型选择性;采用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观察XBM-21的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结果:大部分XBM系列新化合物具有α1-AR拮抗作用,XBM-21的pA2值为8.42。钙流筛选测得XBM-21在α1A-AR、α1B-AR和α1D-AR上的IC50值分别为71.5 nmol/L、1.03μmol/L、65 nmol/L,且XBM-21能明显改善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干湿重指数。结论:新化合物XBM-21具有明显的α1-AR拮抗作用,且亚型选择性较强,提示该新化合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所引起的症状将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王荣荣江振洲习保民王涛刘晶梁忠良张陆勇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石斛属植物中的生物碱、多糖、联苄类及菲类等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和动态作一综述。
- 李雯谢扬
- 关键词:石斛活性成分抗肿瘤
- 氨甲酰取代的苯氧烷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测试
- 2010年
- 目的设计合成氨甲酰取代的苯氧烷胺类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剂,并研究其对大鼠肛尾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或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关键中间体4a、4b,该中间体再与取代苯乙胺经还原胺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并测试它们对α1-AR的拮抗活性。结果共合成12个新的氨甲酰取代的苯氧烷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MS、1H-NMR谱确证。结论生物活性测试显示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α1-AR拮抗作用。
- 吴殿庆江振洲张惠斌习保民王涛倪沛洲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药学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开设设计性实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开拓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对药学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 刘艳山谢扬陈清元朱秋华洪霞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
- 论学科英文教材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6年
- 自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虽然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地开展双语教学,但高校里能真正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科却很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科英文教材非常缺乏。从学科英文教材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论述其重要性,以引起教师及相关部门对学科英文教材建设的重视,促进双语教学的实施。
- 朱秋华洪霞刘艳山陈清元
-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药物化学实验中增加“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大有发展前景的。
- 陈之朋伍小云陈金香谢扬
-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 甘草与芫花对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经空肠粘膜透过性的影响
- 目的:观察甘草与芫花合用前后对P-糖蛋白(P-gp)的调控作用,探讨甘草、芫花及其合用液影响药物经胃肠道渗透的可能作用机理。
方法:分别给大鼠口服甘草液、芫花液、甘草芫花合煎液以及合并液,1周后用体外扩散池法(...
- 李国锋黄蓓蓓侯连兵任非唐中昆马华飞孙亚彬陈莉婧杨凌
- 关键词:甘草芫花P-糖蛋白
- 文献传递
- 甘草与芫花对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经空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观察甘草与芫花合用前后对P-糖蛋白(P-gp)的调控作用,探讨甘草、芫花及其合用影响药物经胃肠道渗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分别给大鼠口服甘草液、芫花液、甘草芫花合煎液、合并液以及生理盐水,1周后用体外扩散池法(ussing chamber)评价各种药液对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空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R123和CF的浓度,并分析各组表观渗透系数(Papp)差异。结果:4种药液均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且芫花液、合煎液以及合并液还可减少分泌方向的透过(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甘草对分泌方向透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甘草对CF透过无影响,而其他3组药液则可减少CF吸收和分泌方向的透过性。结论:甘草和芫花对P-gp均有抑制作用,但后者作用较强。芫花某些化学成分抑制P-gp,而另一些成分可能使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加强,引起旁细胞途径药物CF渗透的降低。甘草与芫花合用后对P-gp抑制作用增强,可能是甘草对芫花有协同作用,使一些毒性成分吸收增加,这可能是两者配伍产生毒性的机制之一。
- 黄蓓蓓李国锋任非唐中昆马华飞孙亚彬陈莉婧杨凌
- 关键词:甘草芫花P-糖蛋白透过性
- 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被引量:13
- 2008年
-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药物化学具有内容广、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结构复杂且合成路线长等特点,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注意从深入浅出地讲授基本概念、各类药物的简单发展史、药物的结构与性质、及时真诚地赞赏学生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物化学。
- 习保民张鹏鹂
-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