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麻醉科
- 作品数:34 被引量:154H指数:7
- 相关作者:杨泽勇徐莹华蒋晖沈继红朱红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方法:将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前10 min、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用一次性16号导尿包严格按标准导尿术进行操作。分别记录全身麻醉前、气管拔管后5 min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评定躁动程度。结果:A组中、重度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A组全身麻醉前平均心率高于B组,气管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前留置尿管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耐受性。
- 金伟魏陈卫英蒋晖蒋芳徐建芳
- 关键词:导尿全身麻醉
- 依托咪酯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铁死亡和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究依托咪酯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铁死亡和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依托咪酯(0、0.5、1、2、4、8、16、32和64μmol·L^(-1))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IC_(50)值;Br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DCFH-DA探针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Ki67、Survivin)、迁移相关蛋白(MMP-2、Vimentin、Fibronectin)、铁死亡相关蛋白(xCT、GPX4、DMT1)和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Nrf2、Nrf2、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0μmol·L^(-1)依托咪酯组比较,2、4、8、16、32、64μmol·L^(-1)依托咪酯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均P<0.05),IC_(50)值为17.2μmol·L^(-1),故选择8、16、32μmol·L^(-1)浓度组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0μmol·L^(-1)组)比较,16、32μmol·L^(-1)依托咪酯组BrdU阳性细胞数、划痕愈合率降低(均P<0.05),ROS含量显著升高(P<0.05),Ki67、Survivin、MMP-2、Vimentin、Fibronectin、xCT、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DMT1、p-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可抑制SH-SY5Y细胞增殖、迁移和铁死亡,这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实现的。
- 沙勤林洁胡晓清蒋晖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依托咪酯迁移
-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常规麻醉,研究组采取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麻醉指标、手术期间不同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期间不同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改善患者麻醉效果,调节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黄倩洁周海洲
-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 下肢骨折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镇痛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镇痛作用。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共收集8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辅助麻醉,观察组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比较镇痛作用。结果 (1)麻醉用药10、60 min与术毕时,比较HR与MAP,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统计镇痛药使用情况,观察组使用率为7.5%(3/40),对照组为20.0%(8/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镇痛作用佳,值得推广。
- 周英林洁
-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镇痛作用
-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被引量:4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患者,年龄≥70岁,术前1d和术后2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将术后2h认知功能评分相对于术前1d下降≥2分的患者归为POCD组(18例),无下降或上升的患者为对照组(21例)。采血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CD组术后2h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5),POCD组麻醉诱导前10minTNF-α和术后1d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10min相比,POCD组TNF-α于术中1h、IL-6于术后2h和术后1d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IL-6也于术后2h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者伴随血中IL-6和TNF-α表达增强。
- 杨泽勇徐莹华费凤英吕浩李泉杨立群俞卫锋
- 关键词:术后认知障碍老年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
- 沙丁胺醇联合溴化异丙托品吸入剂对术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溴化异丙托品吸入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择期手术并患有COPD患者108例,ASAⅡ级,无心脏或内分泌疾患,按肺功能测定结果分为轻度COPD,中度COPD和重度COPD三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给予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气雾剂,后做肺功能测定。监测并记录用药前后患者的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实)/(预)(%)、FEV1(实)/(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FEV1改善率(%)、MMEF改善率(%)、MMV改善率(%)等参数。结果用药前,中度和重度COPD组的残气量/肺总量(RV/TLC)、FEV(实测值)、MVV(实)/(预)(%)、FEV1用药前、FEV用药前(实)/(预)(%)和MMEF(实测值)与轻度COPD组有明显差异(P〈0.01)。用药后,中度和重度COPD组的FEV1(用药后)、FEV用药后(实)/(预)(%)、MMEF用药后(实测值)与轻度COPD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1)。轻度COPD组FEV1比用药前提高(P〈0.05)重度COPD组FEV用药后(实)/(预)(%)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三组MMEF用药后(实测值)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中重度COPD组中的MMEF改善率(%)和MMV改善率(%)与轻度COP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重度COPD组FEV1改善率比轻度COPD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沙丁胺醇吸入剂联合溴化异丙托品吸入剂对于轻度COPD组改善通气的效果要好于中重度组,但改善通气的效果很有限,可能与COPD患者因为长期病程引起气道重塑,可逆性明显减小有关。
- 廖若敏杨泽勇徐莹华范益明朱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 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麻醉科疼痛门诊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试验组患者针刀治疗+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临床疗效,试验组的总有效率47(94.00%)和对照组的39(7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选取针刀联合臭氧治疗的方法比单一的针刀治疗起效快,疗效明显,且治疗费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 马丽敏史东平鲍杨刘晨霞李林根陈伟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刀臭氧老年患者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行妇科手术患者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作用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患者60例,年龄29~55岁,随机分入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AHH组、乳酸钠林格组,每组20例。患者入手术室后,帕瑞昔布钠组患者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并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mL/kg,帕瑞昔布钠+AHH组患者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并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15mL/kg,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mL/kg,均于30min内完成注射。然后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设定血浆浓度分别为3μg/mL和3ng/mL,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mg/kg行麻醉诱导。患者在关腹前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拔除气管导管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5分者追加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每隔20min评估1次,直至术毕2h。分别在患者入手术室(T0)、气管插管前(T1)、划皮后即刻(T2)、术毕即刻(T3)、术毕2h(T4)各时间点,记录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在各时间点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T0、T2时间点测定血常规。结果帕瑞昔布钠+AHH组在T2时间点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且显著低于帕瑞昔布钠组和乳酸钠林格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AHH组在T4时间点的血浆IL-6水平均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且帕瑞昔布钠组显著低于帕瑞昔布钠+AHH组同时间点(P<0.05)。乳酸钠林格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的疼痛VAS评分和术毕2h内静脉注射芬太尼追加量均显著高于帕瑞昔布钠组和帕瑞昔布钠+AHH组(P值均<0.05),且帕瑞昔布钠+AHH组均显著高于帕瑞昔布钠组(P值均<0.05)。结论 AHH对帕瑞昔布钠的预防性镇痛有
- 沙勤周琦费凤英蒋晖
- 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预防性镇痛
- 不同麻醉管理方式对老年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不同的麻醉管理方式对老年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6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14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2例患者行全身麻醉,研究组72例患者行硬膜下麻醉,探究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前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基本无差异(P>0.05)。手术后1 d,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手术后一周,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局部的硬膜外麻醉明显好于全身麻醉,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障碍程度,值得临床运用与普及。
- 陆叶兰周英王静徐莹华沈弘蒋晖
- 关键词:麻醉管理老年患者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60人,两组均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剂量为0.5μg/kg的右美托咪啶,观察组采用剂量为0.8μg/kg的右美托咪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之后,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较大,观察组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1.6%和68.4%,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剂量为0.8μg/kg的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在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建议在临床麻醉中使用。
- 沈继红朱红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丙泊酚瑞芬太尼腹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