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数:720 被引量:643H指数:11
相关机构: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6篇专利
  • 241篇期刊文章
  • 130篇标准
  • 26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7篇理学
  • 59篇机械工程
  • 5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文化科学
  • 19篇冶金工程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经济管理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政治法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24篇光谱
  • 82篇合金
  • 64篇金属
  • 47篇光谱法
  • 43篇原子
  • 40篇质谱
  • 32篇金属材料
  • 28篇离子
  • 27篇荧光
  • 25篇稀土
  • 24篇原子吸收
  • 24篇原子吸收光谱
  • 24篇原子吸收光谱...
  • 24篇吸收光谱
  • 24篇吸收光谱法
  • 24篇校准
  • 24篇高通量
  • 23篇火焰原子吸收
  • 23篇火焰原子吸收...
  • 23篇火焰原子吸收...

机构

  • 659篇钢研纳克检测...
  • 178篇钢铁研究总院
  • 33篇冶金工业信息...
  • 25篇北京科技大学
  • 23篇北京中实国金...
  • 13篇国标(北京)...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宝山钢铁股份...
  • 9篇清华大学
  • 9篇上海材料研究...
  • 9篇中国科学院金...
  • 9篇中国特种设备...
  • 9篇鞍钢股份有限...
  • 9篇北京首钢冶金...
  • 9篇中国航发北京...
  • 8篇北京农学院
  • 6篇国家地质实验...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包头稀土研究...
  • 6篇衡阳华菱钢管...

作者

  • 29篇王海舟
  • 21篇沈学静
  • 18篇贾云海
  • 17篇李小佳
  • 14篇高怡斐
  • 13篇侯艳霞
  • 11篇刘佳
  • 10篇李冬玲
  • 10篇赵雷
  • 8篇董莉
  • 8篇杨国武
  • 7篇朱林茂
  • 6篇翟战江
  • 6篇祝铁柱
  • 5篇王蓬
  • 5篇胡净宇
  • 5篇彭云
  • 5篇程大伟
  • 5篇李明
  • 4篇赵琳

传媒

  • 34篇冶金分析
  • 3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7篇物理测试
  • 10篇工程与试验
  • 6篇钢铁研究学报
  • 5篇计量与测试技...
  • 5篇分析试验室
  • 5篇中国测试
  • 4篇理化检验(物...
  • 4篇分析仪器
  • 4篇山西化工
  • 3篇中国冶金
  • 3篇化学分析计量
  • 3篇钢铁
  • 3篇机电工程
  • 3篇理化检验(化...
  • 3篇大型铸锻件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3篇中国军转民
  • 2篇金属学报

年份

  • 16篇2025
  • 96篇2024
  • 102篇2023
  • 117篇2022
  • 113篇2021
  • 79篇2020
  • 84篇2019
  • 51篇2018
  • 1篇2017
7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的研发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2
2022年
航空用轴承钢向耐高温、耐腐蚀、高承载、长寿命方向发展,现役的M50轴承钢存在强度高但韧性和耐蚀性不足的问题;M50 NiL渗碳轴承钢虽然通过降低碳含量和调整合金成分来提高韧性,但仍越来越无法满足高推重比的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并且耐蚀性不足问题也未解决。高铬不锈轴承钢BG-42和高氮Cronidur30轴承钢虽然抗腐蚀能力好,但是表面硬度和心部韧性仍不足。以CSS-42L钢为代表的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拥有高强韧性和优良耐蚀性能,不仅在航空轴承应用上极具竞争优势,而且也可应用于在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下使用的齿轮、轴和紧固件等,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仍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因此对其研发现状进行综述和总结尤为重要。从航空用高温轴承钢发展历程出发,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的研发背景和合金成分设计思路;综述了铬、钴、钼、镍、钒、钨等主要合金元素对组织和性能影响规律,其中钴的加入虽然不直接参与析出强化,但能够起到抑制δ-铁素体形成和促进弥散析出的特殊作用;分别从表面渗碳和心部材料两个方面,揭示了调控热处理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外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基础理论和制造工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合金成分、突破渗碳热处理技术,以及加强不同工况下组织演变、疲劳损伤和破坏机理研究的研发方向。
郑凯曹文全曹文全俞峰王存宇徐海峰
关键词:轴承钢马氏体渗碳高强韧性
镨钕钆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镨钕钆金属中镨、钕、钆含量,稀土元素配分量,稀土杂质含量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镨钕钆金属中镨、钕、钆含量,稀土元素配分量,稀土杂质含量的测定。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高温热处理炉智能校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高温热处理炉校准方法,基于全面布点,并将高温炉作为三联耦合控制体,构建双目标机器学习网络,利用实体炉同步运行的结果,对温度预测结果进行计量校准,修正网络控制参数,实现了对高温热处理...
洪刚赵阳见革君黄金霞白德刚宋洋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检测设备 阵列探头性能和检验
林俊明曾志伟蔡桂喜宋凯黄凤英王琳王亚婷程雷张建卫胡斌黄平陈峰纳日苏李绪丰伍剑波刘卫锋王春强刘光磊郑福印任霞孙圣辉张玉环王勇童卫华
低合金结构钢腐蚀试验 第15部分:腐蚀电化学试验方法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2021年
在工业制造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电子工程领域中还未得到全面发展。电子工程对设备仪器的精密度要求更高,对人员规范操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积极解决电子工程应用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其高效率的计算模式和智能化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其改善优化电子工程中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合格率。
王超刚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动化
钢铁及合金 钒含量的测定 5-Br-PADAP分光光度法
本文件规定了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及合金中钒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含钒生铁、碳素钢、低合金钢中钒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1%~0.50%
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轴承钢中大夹杂物超声检测方法的检测要求、检测设备、设备校验、检测过程、评价及检测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液浸式脉冲反射法纵波入射探头,检测直径或边长为35 mm~100 mm的轴承钢棒材中内部夹杂物,其他尺寸或钢种...
张建卫 范弘 白云 周立波董莉 王子成 沈海红 章伟陆 金雄英 王殿峰 刘光磊 周友鹏 李翠春 徐磊
6063铝合金钎焊板的超声波C扫描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C扫描检测技术,建立了铝合金钎焊板钎着率的分析方法,利用具有选取功能的定量评价软件对C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钎焊形貌。确定了通过C扫描方式,可以实现平面钎焊的缺陷定位,并对铝合金钎焊板的连接质量进行准确评判。
万策张建卫沈海红张玉斌周祥琦
关键词:钎焊6063铝合金超声波检测
一种基于热导-红外法多组合的氧氮氢联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导‑红外法多组合的氧氮氢联测装置及方法,涉及金属、合金材料中气体元素分析技术领域,其中,熔融提取系统包括载气通入管路、炉室阀、脉冲炉以及粉尘过滤器,通入不同的载气;分析气体传输系统包括冲洗阀、旁路阀、质...
贾云海王学华袁良经支丹阳王闰鹏郭兆东郝肖柯吴振宁陈旺董馨阳
共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