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文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作品数:318 被引量:1,567H指数:17
相关作者:任本命王学仁郭新军张惠英邱军兴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篇农业科学
  • 93篇生物学
  • 56篇医药卫生
  • 20篇文化科学
  • 18篇历史地理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植物
  • 14篇连翘
  • 14篇活性
  • 14篇基因
  • 11篇愈伤
  • 11篇愈伤组织
  • 11篇栽培
  • 11篇微核
  • 9篇小鼠
  • 9篇教学
  • 8篇药理
  • 8篇正交
  • 7篇多糖
  • 7篇学成
  • 7篇樱桃
  • 7篇番茄
  • 6篇田鼠
  • 6篇棕色田鼠
  • 6篇混合饵料
  • 6篇饵料

机构

  • 313篇西安文理学院
  • 4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4篇西北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西藏农牧学院
  • 3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安植物园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国家蔬菜工程...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7篇赵咏梅
  • 25篇李莺
  • 24篇陶贵荣
  • 23篇齐建红
  • 23篇王虹
  • 21篇孟长军
  • 20篇张九东
  • 20篇罗雯
  • 17篇任本命
  • 16篇冯航
  • 16篇何凤琴
  • 15篇赵银萍
  • 13篇陈克克
  • 12篇杜喜春
  • 11篇王波
  • 10篇常瑾
  • 9篇尹春丽
  • 9篇田爱梅
  • 8篇杨建雄
  • 8篇王丹

传媒

  • 54篇西安文理学院...
  • 47篇陕西农业科学
  • 22篇遗传
  • 11篇北方园艺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西北农业学报
  • 7篇化学与生物工...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教学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食品科技
  • 3篇陕西中医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中药材
  • 3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10篇2015
  • 41篇2014
  • 48篇2013
  • 44篇2012
  • 33篇2011
  • 33篇2010
  • 28篇2009
  • 16篇2008
  • 20篇2007
  • 17篇2006
  • 15篇2005
  • 6篇2004
3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裸大麦田蛴螬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蛴螬是林芝地区裸大麦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为进一步了解其成灾的机理,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并确定有效的田间抽样设计方案,对蛴螬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蛴螬在裸大麦田中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中,其数量显著高于10~20 cm和20~30 cm土层,而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层间数量差异不显著;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表明,蛴螬在裸大麦田间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群,而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并得出田间蛴螬不同密度时的理论抽样数;拟合蛴螬在一定精确度水平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方程为N=[5.170 3/m+0.234 8]/D2,贯序抽样方程为Tn=5.170 5/[D2-0.234 8/n]。
王文娟唐小琴孟长军
关键词:裸大麦蛴螬聚集度指标抽样技术
“黄天霸”百合试管苗移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黄天霸"百合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从移栽基质、鳞茎大小以及不同浓度的营养液等3个方面进行其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移栽的基质是配方④(草炭︰蛭石︰腐殖土︰干鸡粪=1︰1︰1︰1),移栽成活率达86.7%;试管苗鳞茎直径大于0.5 cm,移栽成活率高;在移栽过程中,以喷施MS大量元素营养液适宜苗期生长。
李莺李生玲李星孟长军李殿录潘朝峰
关键词:试管苗移栽基质
自制蝎毒提取仪对蝎毒提取和蝎毒蛋白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用自制蝎毒提取仪提取蝎毒,以蝎毒蛋白的含量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将测量出的结果与传统的凯氏定氮法测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极为相近。说明自制蝎毒提取仪可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蝎毒蛋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何凤琴尹伟马海涛
关键词:蝎毒分光光度法
‘黄天霸’百合花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0
2013年
以‘黄天霸’百合花器官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研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黄天霸’百合花器官的不同部位,其分化能力不同,出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花丝>花柱>子房>花瓣>花药,花丝是较适宜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花丝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3 mg/L NAA+0.3 mg/L 2,4-D,出愈率为69.56%,适宜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NAA;适宜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0.6 mg/L 6-BA+0.6 mg/L NAA,芽诱导率达10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 NAA,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移栽于草炭:蛭石:珍珠岩:园土:河沙=2:1:1: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2%。
李莺李星李生玲徐薇
关键词:花器官正交设计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陕西省秦巴山区红豆杉生物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样方调查,红豆杉在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分布区域面积为209.19 km2.利用胸高直径平方方法计算生物量,结果表明:秦岭北坡的平均生物量为1.096 t/hm2,总生物量为1 382.06 t;秦岭南坡的平均生物量为3.91 t/hm2,总生物量为65 199.25 t;大巴山北坡的平均生物量为1.38 t/hm2,生物量为4 111.02 t.红豆杉生物量的研究可用于对该植物资源保护的评价.
张九东
关键词:生物量红豆杉
七叶树种子活力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法测定其种子活力,研究七叶树种子在不同天数其活力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七叶树种子活力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大粒种子和中粒种子自然放置10d左右种子失活,此时测得失水率分别为50.75%和50%,而小粒种子自然放置7d时种子失活,测得其失水率为44.82%,有果皮保护的种子能延缓失水,可多延长种子的活力2~3d。
李莺严挺马兰杨柯乔梦婕潘超峰
关键词:种子活力TTC法
肠系膜展片、骨骼肌分离装片和神经元涂片制作方法的探究
2012年
从处死后的蟾蜍身体上,分别剪取肠系膜,制成展片;剪取腿部骨骼肌少许,制成装片;剪取脊髓,制成神经元涂片.在制作肠系膜展片、骨骼肌装片和神经元涂片过程中,分析、总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提出改良措施,以便从微观角度清晰地观察这三个组织细胞形态,为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功能提供形态学基础.
何凤琴杨杨
关键词:肠系膜骨骼肌神经元
杂景天愈伤组织诱导及红景天苷测定被引量:1
2007年
以杂景天的子叶、胚轴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产生,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红景天苷含量.结果显示,杂景天的子叶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子叶在MS+1 mg/L BA+0.5 mg/L 2,4-D和MS+1 mg/L BA+0.5 mg/L NAA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81.8%、80%).愈伤组织有红、绿2种类型.HPLC检测显示红色愈伤组织不含红景天苷,绿色愈伤组织红景天苷含量为0.288 6%.表明利用组织培养生产红景天苷是可行的.
赵银萍李发荣张九东陈之遥胡洁
关键词:愈伤组织红景天苷
植物繁育系统中传粉机制的多样性及交配系统研究评析被引量:8
2012年
综述了植物有性繁育系统研究中的以下方面:1)从花及花序的设计及展示、性器官的表达、雌雄蕊的运动及随环境变化等方面概述传粉模式的多样性研究;2)植物通过近交来确保繁殖的成功及近交有害性研究;3)异交植物可进行自交,而自交植物也可进行异交,这种混合交配系统的时空动态、维持机理以及进化趋势的研究动态;4)一些分子标记在植物的繁育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杨琨
关键词:交配系统
海马BDNF和iNOS与慢性应激性抑郁的关系被引量:14
2010年
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动物模型,采用液体消耗实验(fluid consumption test,FCT)、敞箱实验(Open field test,OFT)和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等方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海马BDNF和iNOS的表达,运用腹腔注射药物的方法探索BDNF和iNOS的作用与关系.探讨了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中的关系,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BDNF表达下降(n=8,P<0.01),iNOS的表达升高(n=8,P<0.01);阻断内源性BDNF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也下降,iNOS的表达升高(n=7,P<0.01);而海马微量注射iNOS的抑制剂SMT均可反转CUMS和BDNF抑制剂所导致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的现象.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引起海马BDNF表达下降,NO过高而导致抑郁.BDNF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BDNF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而起作用的.提示BDNF等神经保护因子通过抑制iNOS的过量表达而保护脑组织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丹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海马抑郁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