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 作品数:160 被引量:311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建勋苏雪晶王忠谢俊平张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试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精神构建
- 2012年
- 近几年,电视新闻节目中出现一些主持人有悖于人文精神的播报事件,一时间关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精神的话题不断出现。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电视媒体中人文精神的传达出现缺失或式微的趋势,基于此,探讨构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曹成利
-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文精神
- 全球化传播背景下我国双语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以全球化传播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培养双语传播人才的必要性,接着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梳理出目前我国双语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运用比较研究法,介绍了加拿大、美国双语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我国双语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的建议。
- 宋丙昌
- 理工科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在中国迅猛发展,不仅文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而且很多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高校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甚至很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也快马扬鞭,仓促上阵。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设立的新闻传播专业点近800个,在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数达12万之多。然而,在新闻传播教育泡沫化的虚假繁荣背后,
- 樊水科
-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理工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信息时代文科院校
- 泛读和略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技巧被引量:2
- 2006年
-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泛读和略读的训练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从阅读的心理学出发,遵循泛读和略读的阅读规律、特点,就怎样有效的进行快读、掠读探讨了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同时指出在阅读训练中要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 刘雅芳
- 关键词:泛读略读
- 一代大师的新闻传播境界——张季鸾新闻思想与实践解读被引量:1
- 2012年
- 环视当今我们的新闻传播领域,传播途径较前大为广阔,传播技术较前大为先进,传播过程较前大为便捷,但真正的新闻传播名家、大家却屈指可数。何也?笔者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新闻传播境界的问题。
- 刘建勋
- 关键词:新闻传播张季鸾大师
- 理工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
- 2011年
- 构建理工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需确立清晰独特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理工特色的新闻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容体系,即由记者和教授共同培养、将行业知识和新闻素养相结合;建立富有弹性的评价机制,即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 樊水科
- 关键词:理工院校新闻人才
- 《哈姆雷特》与《狮子王》主人公的情感对比研究
- 2014年
- 一部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另一部是后现代老少皆宜、引人入胜的动画长片——《狮子王》,两者在时间上相隔了许多年,两者面对的受众也不一样,分别是成人与孩子,但是在学术界,人们对这两部影片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从主人公的相似点、不同点的情感对比对这两部影片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两者间的异同,使广大观众对二者有比较全面的正确认识。
- 谢俊平
- 关键词:《哈姆雷特》《狮子王》
- 乡村仪式传播初探被引量:4
- 2009年
- 在平静的乡村,仪式展演是重要的民俗文化事象,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
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仪式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传播学领域,仪式研究还是一个有待开拓的课题。最先提出仪式传播这一概念的是徐国源。他认为,仪式传播的传者多是专职或半专职的宗教人员,如巫师、道士、和尚、神父等。
- 樊水科
- 关键词:乡村文化事象民俗学人类学
- 中国英文对外宣传期刊的传播策略——以《今日中国》为例被引量:4
- 2009年
- 《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是目前中国惟一的多文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1952年1月由孙中山夫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现出版有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阿拉伯文版等五个印刷版,发行至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推出了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阿拉伯文和德文版等六个网络版。
- 杨莹
- 关键词:英文《中国建设》阿拉伯文
- 刍议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
- 2012年
- 来自美国的视觉传播学家Paul MLester曾提出,视觉理论主要分成两种:感觉理论(sensual theories)与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ies)。笔者认为这两种视觉理论传播视觉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偏重还原主义,后者偏重特创主义,此二者将视觉传播中的因果链人为割断,使人类视觉传播的整体性断裂,这也是整个视觉传播领域长期所面临的理论难题。本文主要就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来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
- 侯大为
- 关键词:视觉传播图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