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 作品数:452 被引量:2,525H指数:26
- 相关作者:王毅杰丁百仁沈洪成唐国建邵占鹏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教师“逃离”:农村教育的困境——从G县乡村教师考警察说起被引量:39
- 2016年
- 乡村教师"不是在逃离,就是在逃离的路上"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大困境。乡村教师"逃离"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社会地位持续走低;二是学校管理规训严格,但教师职业晋升空间小;三是教师准入门槛低与知识结构更新缓慢削弱了教师的职业优越感。教师逃离是当前农村教育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让教师活的有"尊严",让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农村教育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 谢丽丽
-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教育差距教育社会学
- 乡村环境卫士的社会特征辨析
- 中国乡村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类型是工业污染对乡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危害。面对污染压迫,乡村居民的环境防卫行为表现了多种类型,有的沉默、观望,有的为经济补偿而抗争,有的为环境质量而抗争。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分析环境卫士的社会特征。...
- 顾金土
- 关键词:乡村环境社会特征环境保护
- 文献传递
- 生态移民:环境社会学的视角
- 陈涛
- 非自愿迁移对老年移民生活的影响——以河南YW村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以YW村为个案,认为非自愿迁移对老年移民农业生产、家庭养老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搬迁后,土地资源减少、收入来源单一化、刚性支出增加;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经济支持力度下降、代际支持网功能受限、辅助性支持网作用明显降低;老年人生活空间狭窄,社会适应较差。改善老年移民生活状况需要加强政府外部资源的供给,健全老年移民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移民补偿与安置政策,建立移民效益共享机制,构建老年移民社会安全网。
- 严登才
- 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适应代际支持住房保障
- 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内在效能感要明显高于外在效能感。社会经济维度的教育程度、阶层地位,政治参与维度的选举投票活动、向村委提建议和政治心理维度的政治认知、政府信任、权威主义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与性别、年龄等密切相关,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 丁百仁王毅杰
- 关键词: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政府信任权威主义政治认知政治参与
- 劳动过程视域下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
- 2014年
- "抽象农民工"的总体化思维方式并未从根本上揭示青年农民工处境形成的具体机制。资本(市场)和工人行动(反抗)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场所、劳动过程中得到清晰展现。青年农民工的社会需求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相关部门应在青年农民工的劳动过程和工作场景中融入柔性管理的精神,从政策层面加强青年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使青年农民工受到更多的尊重,从而进一步融入城市社会。
- 刘海健
-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
-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相对剥夺与获得感研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获得感是检视流动人口共享发展成果、满足生活需求与否的晴雨表。本文以获得感形塑的"主客二元基础"理论为指导,使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获得感的城乡差分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流动人口获得感位于中等略高水平,但其内部分布深受户籍性质影响,城-城流动人口优于乡-城流动人口。进一步发现,代表"主客二元基础"的社会融入和相对剥夺作为中介于户籍分割与流动人口获得感之间的解释机制显著有效,表现为社会融入越好、相对剥夺越低,获得感越高,且社会融入还通过相对剥夺发挥间接正效应,因而城-城流动人口的较好社会融入和较低相对剥夺有助于其建立更高获得感。基于户籍分割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倡导包容性发展以弥合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程中的群际分化。
- 王毅杰丁百仁
-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
- 对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社会学思考
- 2010年
- 目前我国农地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导致农民土地产权缺失,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构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阐述了侵害农民土地产权的原因以及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对策,这些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汲怀远
-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农地制度产权缺失
- 时空视角下在华缅甸婚姻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米镇为例
- 2019年
- 促使在华外来移民摆脱融合困境进而发挥移民人口红利作用,已成为移民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立足此背景,本文以云南省德宏州米镇的缅甸婚姻移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透过时空视角剖析不同类型在华缅甸婚姻移民的社会融合历程,探究其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治理策略。研究发现,在华缅甸婚姻移民的社会融合历经选择、适应、融合和融合成熟后的转型等四个阶段,嫁入中国的决策影响其社会融合的预期,面对社会环境的社会角色调整水平决定其社会融合水平,个体的能动性与社会政策共同左右其能否实现融合突围。针对不同类型缅甸婚姻移民社会融合的分化,应从移民人口红利作用的战略进行治理政策的规划,并且移民治理政策应差异性地解决不同的融合困境。
- 武艳华
- 关键词:经济融合
- 村落与学校为何难以互惠——旅游经济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的教育困境被引量:2
- 2022年
- 百余年来,“教育下乡”一直是实现乡村社会改造的关键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村落获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空间。村落与学校如何互惠仍是新形势下需要应对的旧问题。本研究以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为案例,探究旅游资源与地方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面临的教育困境。研究发现,虽然村落经济得到迅速提升,但是旅游经济既没有增进乡村教育资源,也没有带动家长的教育投入,传统的教养观念反而受到旅游经济的冲击。由于乡村教育抽离于乡村社会,村落与学校之间难以建立互惠关系。在发展主义话语的支配下,乡村的家庭经济状况得以提升,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得以彰显,但是村落的教育资源投入与家庭教养方式却没有同步跟进,反而可能产生更大落差。
- 沈洪成褚佳佳
- 关键词: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