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中心
- 作品数:75 被引量:272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雪明张双喜肖仲思刘丽敏胡世慧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廉政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成果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公务员“亚腐败”现象的危害及成因分析述评被引量:14
- 2010年
- "亚腐败"是目前流行于社会的一种隐性"病变",具有利己性、广泛性、普遍性、模糊性、过程的半公开性、查处的轻微性和影响的衍生性等特点,以及滥用公款、在其位不谋其职等表现形式,造成行政成本高、"亚腐文化"盛行、公务员清正廉洁形象受损等不良影响。因此,注重分析"亚腐败"现象产生的危害及成因既是现实的呼唤,也是当前预防腐败关口前移的客观需要。
- 卢汉桥胡世慧
- 关键词:公务员亚腐败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廉政政策演变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廉政政策是指法定组织为实现公共权力拥有者廉洁从政的目的,在廉政建设中制定的引导和规范公共权力拥有者行为的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步伐,我们党和国家的廉政政策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初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 刘雪明
- 关键词:廉政政策
- 腐败与组织惰性:探析腐败产生的新视角被引量:5
- 2009年
- 行政组织惰性是否与腐败产生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对行政组织惰性与腐败行为产生的关系的分析,可以认定行政组织惰性是导致行政组织效率低下的基本原因,组织老化和利益固守是现阶段我国腐败行为产生的制度缺陷以外的重要原因。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组织改革,精简和整合组织机构,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有效克服行政组织惰性,能够有效避免腐败行为的产生。
- 白景坤
- 关键词:腐败行政组织
- 善政的依据:人性抑或德性?——西方公共财政法律规制的价值标准理论述评
- 2012年
-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解决公共财政法律规制的价值标准问题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是以人性为依据的路径。一般而言,这一路径的困难是:我们应该以哪种人性为依据?符合人性事实的标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对此,人们充满争议。这一缺陷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一路径的不同形态中,包括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的理论等。其二是德性伦理理论的路径,包括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典理论、斯洛特所代表的基于主体的理论和阿奎那及菲尼斯所代表的基于善的理论。但是亚里士多德、斯洛特和阿奎那确立其价值标准的依据缺乏公共性,而菲尼斯没有对他赖以建立价值标准的共同善作出清楚的界定。
- 冉杰
- 关键词:公共财政法律规制
- 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被引量:14
- 2021年
- "监察下乡"是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目前,民生转移支付、资本下乡和集体资产运营中的权力—利益网络都包含着较大的廉政风险,但是基层村社权力监督中监察职能的弱势与悬浮、公众参与的离散与缺席,却造成基层权力监督的弱化。在实践中,"监察下乡"包含着"权力制约权力"和"权利制约权力"的双重逻辑,即作为国家建制的纪检监察机构对村社权力监督的强化,以及动员社会参与监督。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还面临着力量短缺、关系不顺、职责不清和参与不足等"监察内卷"困境,需从加强村社监察站队伍建设、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建立问题线索快速办理机制和建立以监察工作为核心的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予以突破。
- 董石桃
- 关键词:监察职能
- 沿海发达地区特点及其腐败现象特征试析
- 2010年
- 沿海发达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地区、中心区域,但是经济总量大、行政职级较高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又造成这类地区成为我国腐败现象最密集发生的地带。沿海发达地区腐败现象有以下特征:腐败犯罪的官员行政职级较高,权力和权势较大;腐败犯罪的涉案金额总量特大,"天量型"腐败时有发生;涉外型腐败较多,不法活动的国际化和海外空间较大;腐败"期权化",收益方式活、时跨大;民众"默忍度"较高,官员腐败机会较大等。抓住这些特征,形成对沿海发达地区反腐斗争特殊规律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形成系统、高效的防腐治腐对策。
- 黄滨纪少芬
- 关键词:沿海发达地区腐败
- 影响廉政政策制定的若干因素探析
- 2010年
- 廉政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法定组织为实现公共权力拥有者廉洁从政的目的,在廉政建设中制定的引导和规范公共权力拥有者行为的准则。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腐败现象也愈演愈烈。面对日益复杂的反腐倡廉新形势,如果我们不了解可能影响廉政政策制定的各种因素,就无法出台周全和优质的廉政政策,最终使廉政政策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以致无法顺利达成政策目标。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廉政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现代公共政策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环境的产物,离开了公共政策得以产生的外部环境,就不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廉政政策的制定来说,它是在我国特定的政策环境下进行的,必然受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等因素的影响。政策主体在制定政策时必须理解多元因素对廉政政策的影响以及政策过程的社会动力机制。唯其如此,才能透彻解析廉政政策形成的各个层面,使廉政政策设计更具完备性、更合乎多数人的需求、更易达成预期目标。
- 肖生福
- 关键词:廉政政策影响因素
- 高校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007年
- 高校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教育寻租行为,行为主体"教育寻租者"与"教育给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高收益与低风险是高校商业贿赂的主要成因。因此,需从道德内约、强化法规约束、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制度安排,遏制高校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 曾小军
- 关键词:高校商业贿赂经济学分析
- 列宁反腐倡廉思想述论被引量:1
- 2011年
-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反对官僚主义;要从严治党、纯洁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建立和实行政务公开的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列宁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董世明
- 关键词:列宁廉政建设腐败现象
- 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中的腐败现象及其治理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扶贫开发是我国保障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政策。在这项政策实施过程中,扶贫对象识别、扶贫资金分配、扶贫项目确定和扶贫绩效评价等环节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腐败问题。这些腐败现象,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冲突,助长了腐败风气的蔓延,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给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政策本身的弊端、政策实施者的缺陷、政策对象的信息不畅和政策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导致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原因,健全完善政策、提高实施者素质、扩大公众参与、强化监督机制以及营造良好氛围,是治理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中腐败现象的有效路径。
- 刘雪明陈沁李远秋
- 关键词:扶贫开发腐败现象腐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