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50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坤程洪陈广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13篇历史地理
  • 8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政治
  • 4篇农民
  • 3篇邀请函
  • 3篇征集论文
  • 3篇生产力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 3篇农业
  • 3篇主义
  • 3篇民族
  • 3篇工业化
  • 3篇产力
  • 2篇新中产阶级
  • 2篇新自由主义
  • 2篇学术界
  • 2篇中国近现代史
  • 2篇中国近现代史...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史学
  • 2篇农业发展

机构

  • 44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办公...
  • 1篇中共中央对外...

作者

  • 22篇董正华
  • 4篇董经胜
  • 4篇罗荣渠
  • 3篇吴浩
  • 2篇刘坤
  • 2篇周东华
  • 1篇于维栋
  • 1篇梁桂全
  • 1篇牛可
  • 1篇何传启
  • 1篇刁大明
  • 1篇林被甸
  • 1篇魏后凯
  • 1篇李文
  • 1篇康荣平
  • 1篇成晓河
  • 1篇柯银斌
  • 1篇赵明昊
  • 1篇程洪
  • 1篇庞中英

传媒

  • 4篇理论与现代化
  • 3篇史学月刊
  • 2篇安徽史学
  • 1篇IT经理世界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学术界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世界知识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环渤海经济瞭...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学习月刊
  • 1篇战略与管理
  • 1篇太平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
从16世纪迄于今日,无论是英国的农民还是欧洲和北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都没有被消灭。但许多人仍然困惑于农民经济普遍存在的事实。关于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最后也归结到家庭自耕农的地位和命运。历史与现实呼唤我们运用唯物史观的基...
董正华
关键词:农民家庭农业
文献传递
开创东亚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被引量:1
1995年
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于1994年11月7日~10日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就东亚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与交流。 一、审视东亚现代化的新思路 本次学术讨论会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建树主要表现在诸多研究都注重将东亚的变革置于近代以来世界大变革的总进程中,将东亚一国、一地的发展置于这一地区整体变迁中加以考察,从而产生了一些审视东亚现代化的新观点。
李文
关键词:历史经验原工业化文化因素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对两种批评意见的反批评被引量:10
2002年
二十世纪反复激荡在中国思想政治舞台上的各种思潮之间的论争 ,大体上都是围绕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展开的 ,是关于现代化的起因、条件、道路、后果之争。时至今日 ,情况大体依然如此。争论的焦点之一 ,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本文试图回答来自两个方面的批评“现代化范式”的意见 ,并据既有的研究 ,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周东华
关键词:近现代史研究现代化范式
二十世纪回顾与二十一世纪前瞻——从现代化进程视角透视世界与中国被引量:2
1996年
曾应邀来我校讲学的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罗荣渠教授不幸于今年4月4日突发心肌梗塞猝然逝世。他是我国从史学角度研究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先驱,其研究熔理论与历史于一炉,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了大胆尝试,为世界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宏观理论构架,其建树在国内学术界和国外同行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这篇论文是他逝世前刚写完尚未公开发表的遗作之一,本刊取得他的家属同意率先在此刊出,并对作者逝世表示深切悼念。
罗荣渠
关键词:法西斯主义现代生产力
关于“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征集论文的邀请函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文件现字[2007]002号(第一轮通知)尊敬的先生/女士:现代化既是我国的国家目标,又是我国几代人的崇高理想,还是世界交叉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
文献传递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经验被引量:7
1994年
东亚发生的巨变对国际社会科学提出新的挑战,东亚人尤其需要对东亚进行再认识。在糸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日本型”、“韩国型”、“中国型”三种基本模式;对日本前期现代化“成功”应持两点论;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既有时代机遇的原因,又有其内在原因;东亚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国家的新功能;传统儒家思想对东亚现代化的贡献主要在于:儒家“行仁政”的思想转换为一种国家导向的发展主义,儒家的家族本位思想转换为推动家庭资本主义发展的契机,儒家重视教育与机会均等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对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
罗荣渠
关键词:儒教文化文化圈儒家人文特征
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2009年
什么是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我认为仍然是土地问题,特别是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农户对自己所经营农地的基本权益不被侵害甚至强行剥夺。
董正华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问题中共中央
关于“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征集论文的邀请函
2006年
工业化、民主化、民族化与中国现代化——评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被引量:1
2003年
虞和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是目前用“现代化范式”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规模最大、内容最新、分量最重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工业化、民主化和民族化”为核心概念 ,以“两大模式三条道路四个阶段转换”为线索 ,纲举目张 ,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在理论架构方面 ,该书对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启动的动力 ;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 ;外资引用问题等 ,都有深刻剖析 ,发人深思。与此相对的是 ,学术史回顾、某些史料的真伪甄别、选题狭隘等方面存在缺陷 。
周东华
关键词:工业化民主化理论架构史学评论
关注家庭农业的现代化
一、当代世界各国家庭农业概况 时至今日,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者绝对数量和比重都已经很小,农业经营规模也已经扩大,但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家庭农场。就经营规模来看,1970年小于20公顷的农场跟50公顷以上的农场的比差在西欧各国...
董正华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