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所

作品数:18 被引量:176H指数:8
相关作者:袁余洲张宏志孔祥荣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BSA
  • 9篇HSA
  • 8篇血清白蛋白
  • 7篇平衡透析
  • 5篇光谱
  • 4篇荧光
  • 4篇晶体
  • 4篇晶体结构
  • 3篇蛋白
  • 3篇荧光光谱
  • 3篇配合物
  • 3篇紫外
  • 3篇紫外光
  • 3篇紫外光谱
  • 2篇杂多酸
  • 2篇牛血清白蛋白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磷钨
  • 2篇磷钨杂多酸
  • 2篇光谱研究

机构

  • 18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开大学天津...

作者

  • 15篇梁宏
  • 6篇涂楚桥
  • 6篇沈星灿
  • 3篇郁开北
  • 3篇申泮文
  • 3篇张宏志
  • 2篇胡瑞祥
  • 2篇黄瑾
  • 2篇曾明华
  • 2篇查丹明
  • 2篇袁余洲
  • 2篇周永洽
  • 1篇曾荣英
  • 1篇梁敏
  • 1篇陈雄斌
  • 1篇陈振锋
  • 1篇宋琤
  • 1篇陈韵
  • 1篇孔祥荣
  • 1篇义祥辉

传媒

  • 3篇化学学报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Chines...
  • 2篇第四届全国配...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全...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古丁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尼古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荧光研究表明,尼古丁浓度的增加引起BSA 345 n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Stern-Volmer方程分析pH5.0,pH 7.4和pH 11.0体系的荧光猝灭机理发现,pH 5.0体系属动态猝灭,而pH 7.4和pH 11.0体系为静态猝灭。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pH 7.4和pH 11.0体系在温度为20和37℃条件下尼古丁和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k20℃=140.15 L.mol-1,k37℃=131.83 L.mol-1(pH 7.4)和k20℃=141.76 L.mol-1,k37℃=27.79 L.mol-1(pH 11.0),表明结合常数在pH 7.4条件下受温度的影响要比pH 11.0条件下小,推测是由于不同pH下尼古丁存在的不同形态所致。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pH 7.4条件下尼古丁浓度的增加引BSA在210 nm处吸收峰吸收强度减小且红移,说明B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即螺旋结构变松散;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Δλ=λem-λex=15 nm和Δλ=λem-λex=60 nm)分析尼古丁对BSA芳香性氨基酸(Trp,Tyr和Phe)残基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尼古丁使所有这些芳香性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由疏水环境转变为亲水环境。
陈韵孔祥荣沈星灿梁宏
关键词:尼古丁光谱研究相互作用BSA同步荧光光谱二阶导数光谱
Ni[H_2NC(CH_2OH)_3]_2·(H_2O)_2·(Pic)_2的合成、晶体结构与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苦味酸 (Pic)镍在乙醇水混合液中反应 ,制得少见的半对称分叉氢键连接的超分子化合物Ni[H2 NC(CH2 OH) 3 ]2 ·(H2 O) 2 ·(Pic) 2 ,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 =0 .6 912 (1)nm ,b =0 .8190(1)nm ,c=1.35 95 (2 )nm ,α =79.5 9(1)°,β =83.6 9(1)° ,γ =83.77(1)°,V =0 .7492 5 (18)nm3 ,Z =2 ,F(0 0 0 ) =410 .在配合物的结构单元中 ,Ni2 + 位于对称中心 ,分别与两个四齿配体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中的两个—OH ,一个—NH2 ,三齿配位 ,呈笼状螯合 .而另一个—OH ,因配体和中心离子构型的限制 ,不参与配位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对该配合物进行从头算研究 ,探讨了此配合物的稳定性、原子净电荷分布 ,并对分子识别、分子间与分子内交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
曾明华梁宏曾荣英义祥辉郁开北
关键词:镍配合物晶体结构苦味酸
配位微环境对镉(Ⅱ)-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了等离子点附近 Cd(Ⅱ) H S A 或 B S A 体系的紫外光谱,与生理p H 时的谱图相比较, Cd(Ⅱ) B S A 的250 nm 附近谱带普遍消失,而290 nm 谱带及 Cd(Ⅱ) H S A 光谱基本不变.这一光谱结果差异进一步支持了 Cd(Ⅱ)离子在 H S A 或 B S A 中最可能的结合位置在 7 对相邻的二硫桥处,金属中心为四面体型 Cd S4 结构的推断.
查丹明沈星灿
关键词:紫外光谱血清白蛋白
Schiff碱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谱研究与晶体结构
2001年
通过水杨醛与乙醇胺(或邻氨基酚)和乙酰丙酮氧化钼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双核配合物1[MoO2·SAE]2(SAE为N-亚水杨醛基-2-氨基乙醇)和单核配合物2[MoO2·SAP·(C2H5OH)(SAP为N-亚水杨醛基-2-氨基苯酚)。并用元素分析,IR,^1H NMR和热分析进行表征,测定了配合物1的单晶结构,1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α=1.310 07(16)nm,b= 9.89636(11)nm,c=1.684(2)nm,Mr=582..22,V=19777(4)nm^3,Z=4,Dc=1.955Mg/m^3,R1=0.0293,wR2=0.0819。
胡瑞祥周忠远
关键词:邻氨基苯酚晶体结构西佛碱
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生理pH(7.43)及pH(5.0)条件下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Scatchard图分析表明 ,生理pH条件下 ,Ni(Ⅱ)在HSA或BSA中均有2个强结合部位 ,而在pH(5.0)条件下 ,只有1个强结合部位。Hill图分析表明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均产生较强的正协同效应。通过不同pH对Ni(Ⅱ)与HSA或BSA结合的影响及Ni(Ⅱ)与Cu(Ⅱ)和Ca(Ⅱ)的竞争结合的结果 ,推测了两个强结合部位可能的结合位点和配位原子。竞争结果还表明Cu(Ⅱ)对Ni(Ⅱ)的结合有明显拮抗作用。Ca(Ⅱ)对Ni(Ⅱ)的结合影响很小。
沈星灿边贺东涂楚桥张宏志梁宏周永洽申泮文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平衡透析
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平衡透析研究磷钨杂多酸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
本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平衡透析的方法研究了磷钨酸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
梁宏袁余洲黄瑾
关键词:磷钨杂多酸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平衡透析
文献传递
Pd(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研究
1999年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生理条件(pH7-43) 下Pd( Ⅱ) 与人血清白蛋白(HSA) 或牛血清白蛋白(BSA) 的结合平衡- Scatchard 图分析表明,Pd( Ⅱ) 在HSA和BSA 中均有1 个强结合部位,它可能位于HSA和BSA分子的N_端三肽段上- 为全面反映Pd( Ⅱ) 与HSA 或BSA 的结合情况,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Bjerrum 方程,首次报道了Pd( Ⅱ)_HSA和Pd( Ⅱ)_BSA体系的逐级稳定常数值,其K1的数量级为105 ;Hill 系数分析表明Pd( Ⅱ)
查丹明梁敏沈星灿涂楚桥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HSABSA
金(Ⅲ)与血清白蛋白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上选择合适的激发和发射通带宽度,利用Rayleigh共振散射技术,研究了生理pH值(7.43±0.02),25°C下,金( )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首次观测到金( )对血清白蛋白的共振散射强度随着金( )浓度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金( )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会破坏血清白蛋白分子聚集,而且使血清白蛋白中的二硫桥键断裂,导致白蛋白分子趋于松散,散射截面积减小,表现为共振散射强度降低.
宋琤梁宏
关键词:共振散射光谱血清白蛋白散射截面积
Fe(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及后续效应研究
本文用紫外光谱扫描发现等电点PH(5.3)条件下,Fe(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测得并讨论了这一构象变化的速度常数和活化参数.
黄瑾袁余洲梁宏
关键词:血清蛋白
文献传递
La(Ⅲ)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用平衡透析法详细研究了 p H=6.3条件下 La( )与 HSA或 BSA的结合平衡 .Scatchard图分析表明 ,La( )在 HSA中有 2个强结合部位和 8个弱结合部位 ;在 BSA中有 2个强结合部位和 6个弱结合部位 .从 La( )与 Cu( ) ,Zn( )和 Cd( )等的竞争结合 HSA或 BSA的结果推测 :La( )在 HSA或 BSA中的一个强结合部位的配位原子可能全部是氧原子 .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 Bjerrum方程 ,首次报道了La( ) -HSA和 La( ) -BSA体系的逐级稳定常数值 ,其 K1 的数量级为 1 0 4.Hill系数及自由能偶合分析表明 La( )与 HSA或 BSA的结合均产生一定的负协同效应 .
梁宏边贺东涂楚桥申泮文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平衡透析逐级稳定常数牛血清白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