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气象探测中心

作品数:81 被引量:243H指数:8
相关机构: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9篇气象
  • 19篇气象站
  • 19篇感器
  • 19篇传感
  • 19篇传感器
  • 17篇自动气象站
  • 7篇气压
  • 7篇气压传感器
  • 7篇无人机
  • 7篇检定
  • 6篇廓线
  • 6篇雷达
  • 6篇风廓线
  • 6篇风廓线雷达
  • 5篇旋翼
  • 5篇旋翼无人机
  • 5篇气象观测
  • 5篇区域自动气象...
  • 5篇人机
  • 5篇系统设计

机构

  • 81篇天津市气象探...
  • 8篇天津市气象科...
  • 8篇天津市滨海新...
  • 5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天津市气象台
  • 5篇北京华云尚通...
  • 3篇中环天仪(天...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天津市气候中...
  • 2篇天津市气象信...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合肥市气象局
  • 1篇京津冀环境气...

作者

  • 3篇姚青
  • 3篇邱晓滨
  • 1篇魏鸣
  • 1篇孟丽红
  • 1篇李春
  • 1篇杨荣康
  • 1篇郭军
  • 1篇张雷
  • 1篇徐梅
  • 1篇熊明明
  • 1篇刘一玮
  • 1篇易笑园
  • 1篇李南
  • 1篇韩素芹
  • 1篇李丰
  • 1篇王庆元
  • 1篇阮征
  • 1篇王振会
  • 1篇鲍艳松
  • 1篇黄鹤

传媒

  • 12篇气象水文海洋...
  • 6篇气象科技
  • 4篇计量与测试技...
  • 4篇国外电子测量...
  • 3篇环境科学
  • 3篇中国计量
  • 3篇第34届中国...
  • 2篇设备管理与维...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天津科技
  • 1篇气象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3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特征向量法的地基红外高光谱反演大气温湿廓线附加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在地基高光谱遥感中,特征向量法获取的温湿廓线以初值的方式对物理反演进行约束,其反演精度对物理反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AERI的观测辐射资料和同站点的探空数据,基于特征向量法分析了温度廓线与湿度廓线反演的异同点;研究了主成分个数的选择问题,综合考虑反演精度和特征向量中包含的信息将反演温度廓线和湿度廓线的最优主成分个数定为7。为提高反演精度,引入地面温度、湿度、气压作为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反演精度和稳定性,地面气压的引入相比于其他2种单一气象要素以及3种气象要素组成的因子集表现更好,尤其是对边界层中下部的温湿廓线有着明显的提升,并随着高度的降低提升作用更明显,温度廓线RMSE降低最高达到1.5K,湿度廓线RMSE降低最高达到0.42g/kg。同时,分析了对数反演形式对湿度廓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汽混合比的形式反演时取自然对数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较小;将反演得到的水汽混合比转化为相对湿度后,取自然对数对反演精度有12%以上的提升。
李宛桐黄威姜明史静
关键词:红外高光谱主成分分析遥感
对流降水云中大气垂直运动反演及个例试验被引量:4
2022年
为深入认识对流降水云结构及动力特征,基于降水频段调频连续波5520 MHz垂直指向雷达(VPR-CFMCW),使用地面至15 km高度的反射率因子及径向速度,建立对流降水云中大气垂直运动的反演方法,分析对流垂直结构及大气垂直运动随高度分布的演变特征。对在广东龙门测站探测的2019年4月20—22日前汛期4次对流降水进行反演试验发现,对流降水前大气上升运动对降水云反射率因子及地面降水有正贡献,深厚对流具有倾斜性,会导致垂直剖面在某些时刻呈分层结构;对流降水整层以下沉运动为主导,高层大气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交替出现,低层大气下沉运动占比最高,大气上升运动在6 km高度以上占比有所增加;大气垂直速度在高层较大、在低层较小,超过10 m·s^(-1)的强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多出现在6 km高度以上,4~6 km高度垂直运动变化较大,4 km高度以下的平均下沉运动小于5 m·s^(-1),上升运动约为2 m·s^(-1)。
董佳阳崔晔阮征李南魏鸣李丰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
基于嵌入式的人体舒适度仪设计研发
人体舒适度主要是人体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环境气象服务的基石。本文通过归纳目前国内外有关人体舒适度的研究,得出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最大,并介绍使用北京市气象局自1997年以来...
陈树成史静苏连维
关键词:嵌入式S3C2440QT/EMBEDDED
文献传递
宝坻太阳辐射资料可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应用典型的辐射资料质量检验方法、辐射数据变化特征分析、人工与器测日照对比分析及太阳总辐射与相关辐射要素间的统计分析对天津市宝坻国家级基本气象站站内的太阳辐射观测系统试运行期间的辐射观测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试运行期间数据到报情况理想,总、散射辐射观测数据的BSRN的质量检验合格率为100%,直接辐射合格率为85%,净辐射通过了仪器阀值质量检验;太阳辐射值及变化特征符合理论实际;人工与器测日照时数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6),总辐射与日照时数及散射辐射之间的线性变化与历史经验结论吻合。总体来看,宝坻太阳辐射系统观测数据可用性较高,能够满足日常业务需求。
姜明史静张长春李晓波徐庆恒
关键词:可用性
FY-2E晴空风矢同化对台风分析和预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研究"二阶差分法"反演的晴空区风矢同化在台风分析和预报中的作用,以1509号台风"灿鸿"和1211号台风"海葵"为例,首先利用WRF-3DVAR系统对晴空风矢进行同化,探讨了晴空风矢的引入对模式初始场的影响。然后利用WRF模式对两个个例分别进行48 h的预报试验。通过对比控制试验和同化试验,结果表明,同化晴空风矢资料能够对初始风场和位势高度场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台风周围引导气流的作用下,台风路径与实况更靠近,从而提高了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除此之外,同化晴空风矢对台风强度以及风场预报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还可更准确地预报出降水的落区及雨强,提高降水预报质量。因此,晴空风矢的引入,有利于改善模式的初始场,从而提高WRF模式对台风的预报能力。
隋新秀王振会鲍艳松张庆吴月
关键词:台风数值预报三维变分同化静止卫星
微型无人机低空气象和环境探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无人机低空气象和环境探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芯片,以及数据采集处理芯片连接的气象和环境传感器、GPS定位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时钟模块;所述气象和环境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
史静姜明姚巍沈岳峰
文献传递
一种自立式气象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立式气象塔,所述自立式气象塔,包括塔体和塔体基础,其特征在于塔体采用自立式,塔体高10米,塔体垂直度偏差<1厘米,塔体采用空间桁架结构,塔体材料全部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过的Q235B角钢。本实用...
杨波姜明史静苏羿
文献传递
基于PHM的自动气象站健康评价与故障预判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自动气象站建设和应用规模大、运行监控手段单一、维护保障成本较高的现状,首次将PHM技术理念应用于自动气象站的运维管理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从而以“健康值”的形式对自动气象站综合健康状态进行评价;通过对状态信息与历史极值、故障信息进行判断,提出了一种对自动气象站供电和通信故障“两级告警”的预判方法;通过开发软件系统实现了健康评价和故障预判方法的应用,能够较为合理地量化自动气象站健康状态、对疑似故障发出及时告警;该方法丰富了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方法,减少了故障的排除诊断与修复时间,同时也为PHM技术在气象探测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李文博李宛桐史静姜明崔明
关键词:PHM自动气象站
北斗通信在石油平台气象站的设计及应用
本文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海洋石油平台气象站数据传输和共享系统,并在设计气象站通信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北斗通信方案,经过实验最终选择终端中转通信方案更适合在石油平台气象站,并成功应用在天津市气象局新建的14套...
李晓波郭玉洁崔明陈树成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气象站数据传输信息共享
多旋翼微型无人机气象探测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本文通过多种试验对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微型气象探测设备进行低空温湿度探测和数据传输进行了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433 MHz无线透传的数据通讯方式数据传输稳定性较好,选用的微型气象探测设备温湿度传感器通过了实验室计量检定,与百叶箱温湿度的对比观测中二者一致性较好;无人机在单纯悬停过程中,温湿度观测与对比观测设备误差较小,相关性较好;在低空连续飞行过程中,温湿度观测结果与探空仪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温度平均绝对误差0.84℃,相对湿度平均绝对误差4%),但存在温湿度小脉动变化无法捕捉的情况,可能与设备温湿度响应时间、通风防辐射罩结果、飞行速度等有关。
姜明史静姚巍庄庭连高欣
关键词:气象探测温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