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作品数:62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建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生物型抗菌盆底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014年
- 背景:哺乳动物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生物型修复材料,在盆底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方面表现出较大潜力,但细菌感染对生物型修复材料的功能破坏是其中的一个较大问题。目的:制备具备抗菌功能的生物型盆底修复材料。方法:以壳聚糖为基质材料,通过静电吸附和自凝聚纳米粒制备技术获得包载有不同质量浓度替加环素(25,50,100 g/L)的壳聚糖大分子纳米粒混合液,再通过表面涂层技术将其涂覆于细胞外基质材料表面,制得抗菌细胞外基质材料。结果与结论:红外光谱显示,抗菌细胞外基质材料出现壳聚糖的典型糖环骨架振动峰,并且在3 359 cm-1左右峰明显增宽,表明抗菌剂复合涂层修饰成功,由于替加环素的用量非常小,其红外图谱中未能显示其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抗菌细胞外基质材料保存了细胞外基质材料多层排列有序纤维丝构成的主体结构,并且在微丝表面和微丝之间还明显附着一层蓬松鳞片状涂层物质,材料微表面三维孔洞变小,但仍维持多孔连通特性。抑菌圈实验显示,抗菌细胞外基质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且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大,抑菌圈直径显著增加。
- 凌友徐斌陈晓峰
- 关键词:纳米粒壳聚糖骨盆底
- 一种眼表生物膜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表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它是以动物的心包膜、肠膜、脂网膜为原料经脱脂、脱细胞、多方位除抗原、环氧固定、曲面成型、表面修饰、钴-60γ-射线辐照灭菌等工艺步骤制成。本发明方法所得到一种眼表生物膜的具有与眼球相...
- 徐国风陈建苏徐斌
- 文献传递
- 生物型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正>研制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生物型神经导管,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手术方法分离羊的腓总神经,制作出长度为2cm、4cm、6cm、8cm的神经缺损模型,实验组用相应长度的神经导管进行桥接,对...
- 张伟官习鹏徐斌徐国风
- 关键词:生物型神经导管周围神经
- 文献传递
- 生物型人工角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型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它由经非醛类固定剂交联固定和去抗原处理过的动物角膜为基材(1)而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它的组成和三维结构与人的角膜十分相似,无免疫原性,可诱导和促进角膜再生,可随角膜的再生而作...
- 徐国风
- 文献传递
- 辐照对医用胶原的性能影响研究
- 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的60Co辐照、不同辐照点对医用胶原材料各种物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最佳辐照剂量进行测试。经过反复实验优化,获得最佳辆照剂量及辐照点。采用纯化后的冻干品作为辐照点,不仅可以满足承受25 kGy辐照剂量的要求...
- 戴东升黄叔妹汤银喜
- 关键词:辐照物化性能辐照剂量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分散微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聚乙烯醇溶液为分散介质,通过乳液分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在高速搅拌下,将PMMA溶液按一定的流速加入到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形成均匀、稳定的...
- 王秀梅金玉顺夏雪崔福斋
- 猪葡萄球菌毒素致死小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观察猪葡萄球菌毒素对小鼠的致病性,用一株能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猪葡萄球菌于24~72 h肉汤培养物和经80℃、30 min灭活的肉汤培养物,肌肉注射小鼠。将77只小白鼠称重标记,随机分为7组,每组11只,1~6组为试验组,依次为第1组肌注培养24 h不灭活的菌液,第2组肌注培养24 h经灭活处理的菌液,第3组肌注培养48 h不灭活的菌液,第4组肌注培养48 h经灭活处理的菌液,第5组肌注培养72 h不灭活的菌液,第6组肌注培养72 h经灭活处理的菌液,每只鼠肌注菌液量为0.5 mL;第7组为对照组,肌注0.5 mL灭菌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未经灭活处理的培养液均可致小鼠死亡,培养48~72 h经灭活处理的培养物仍可致小鼠死亡。
- 赵能育
- 关键词:猪葡萄球菌毒素小鼠
- 一种鞍底孔口封堵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鞍底孔口封堵装置,包括封堵器、用于输送封堵器的导管和用于推动封堵器的推杆;封堵器是由两个中心相连的弹簧伞组成,弹簧伞由若干弹簧条伞骨和薄膜组成,若干弹簧条伞骨交叉于一点并固定在圆形或椭圆形薄膜上;推杆置于...
- 漆松涛徐斌
- 文献传递
- 脱细胞的细胞外基质材料植入小鼠腹腔不影响小鼠固有免疫应答
- 2016年
- 目的研究脱细胞的细胞外基质(ECM)材料植入小鼠后对其固有免疫(包括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初步建立一套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的动物源材料免疫原性去除效果的测试评价方法。方法将新鲜膜材料和新工艺制备的脱细胞和除DNA的ECM材料移植到小鼠腹腔中,7 d后,检测脾脏指数的变化,采用BD绝对计数管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腹腔液巨噬细胞的绝对数量,采用小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小鼠血浆和腹腔液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A和IL-10分泌。结果使用新鲜膜材料的小鼠体质量不增加、但脾脏指数增加,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腹腔液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增加。而使用脱细胞的ECM材料小鼠以上参数仅有微弱的影响或无影响。结论脱细胞、除DNA的ECM材料对小鼠的固有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 徐斌黄秀艳韦晓慧曾耀英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
- 一种新型生物型防粘连膜的动物实验研究
- 1.引言外科手术后组织粘连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如脑外科、腹部外科、妇产科、矫形外科和心脏血管手术后.若产生组织粘连,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腹盆腔疼痛、不育症、功能障碍等[1],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且有进一步发生...
- 钟杏霞张伟徐斌徐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