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作品数:104 被引量:713H指数:15
相关作者:李长春吴耀军刘卫民张勇张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电气工程
  • 19篇理学
  • 16篇电子电信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5篇传感
  • 23篇复合材料
  • 23篇复合材
  • 22篇压电
  • 19篇感器
  • 19篇传感器
  • 13篇智能结构
  • 13篇自适应
  • 9篇压电陶瓷
  • 9篇网络
  • 9篇材料结构
  • 8篇自适
  • 8篇无线传感
  • 8篇小波
  • 7篇形状记忆
  • 7篇形状记忆合金
  • 7篇压电材料
  • 7篇无线传感网
  • 7篇无线传感网络
  • 6篇有限元

机构

  • 104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东南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工程兵工程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通工学院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湖南理工学院
  • 2篇江苏理工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高知大学

作者

  • 50篇陶宝祺
  • 17篇袁慎芳
  • 17篇陈仁文
  • 11篇陈勇
  • 9篇金江
  • 9篇石立华
  • 8篇梁大开
  • 8篇裘进浩
  • 8篇刘果
  • 7篇熊克
  • 7篇边义祥
  • 6篇万建国
  • 5篇朱晓锦
  • 5篇王鑫伟
  • 5篇何存富
  • 5篇吴键
  • 4篇季宏丽
  • 4篇吴耀军
  • 4篇朱孔军
  • 3篇朱子健

传媒

  • 7篇南京航空航天...
  • 7篇航空学报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5篇测控技术
  • 5篇压电与声光
  • 4篇振动.测试与...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实验力学
  • 4篇传感技术学报
  • 3篇数据采集与处...
  • 3篇Transa...
  • 3篇中国测试技术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南通工学院学...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传感器世界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8篇1999
  • 18篇1998
  • 16篇1997
  • 9篇1996
  • 2篇1995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智能材料结构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9年
最早开展智能材料结构研究的就是航空领域。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飞行器的结构提出了轻质、高可靠性、高维护性、高生存能力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必须增加材料的智能性,使用智能材料结构。智能材料结构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主要有智能蒙皮、自适应机翼、振动噪声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等。
裘进浩边义祥季宏丽朱孔军
关键词:智能材料结构航空领域航空飞行器航空科学技术振动噪声控制自适应机翼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的一维σ-ε-T关系被引量:3
1996年
分形状记忆合金(SMA)相变前和相变过程中两阶段,推导了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SMARC)的一维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关系。实验研究包括:NiTinolSMA丝自由回复时的回复应变与温度、受限回复下的回复应力与温度的关系,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SMARC试件的单向拉伸,一定应变下SMARC拉伸试件的应力与温度的关系,恒定外载下SMARC拉伸试件和纯弯曲试件在触发SMA前后应变的变化。结果表明,SMARC除了具备传统结构材料承载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改善和增强材料本身性能的能力。
熊克王征陶宝祺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本构关系
通用智能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设计和实现
无线传感网络是当前国内外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构建智能无线传感网络通用节点的体系结构,并运用该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完成了无线传感节点的研制.该智能无线传感节点所采用的软件开发系统是专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开放...
吴键袁慎芳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软件开发系统开放源代码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压电层合曲梁大变形的精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拉格朗日和欧拉框架,该文对压电层合曲梁在力电载荷下的有限变形进行了分析。以梁曲率半径和弧切角为基本参数,首先推导了压电曲梁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控制方程;然后将控制方程简化为只含弧切角参变量的形式;并利用谐函数对方程进行了求解。最后以圆弧曲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有限元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周勇李荣华李实欧昌杰
关键词:压电材料有限元
埋入压电元件的自适应层合板形状控制的数值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把压电元件埋入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层合板就变成压电自适应层合板,它除了具有承载能力外,还具有检测、动作、变形等功能。本文用有限元法对压电自适应层合板进行了分析,压电元件的驱动效应被等效为力学载荷,计算过程因此得到了简化,所得算例1的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对结构形状的最优控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算例2的分析结果。
金江陈勇陶宝祺
关键词:复合材料有限元层合板
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驱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含金属芯压电纤维这种新型驱动器的确定特性,建立了悬臂杆结构含金属芯压电纤维驱动器的理论模型。根据第一类压电方程,推导出了自由端位移、夹持力和纵向共振频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金属芯性能和半径对这3个参数的影响;并把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测量了自由端位移和夹持力。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驱动器端部有较小的位移1.8μm、较大的夹持力150 mN、较高的一阶共振频率25.21 kHz。
边义祥裘进浩
关键词:压电纤维压电驱动器
应用ANSYS分析聚合物和压电相对1—3型PCM传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1—3型压电复合材料(PCM)是一维连通的压电相平行排列于三维连通的基体相中而形成的具有压电效应的两相压电复合材料。本文首先比较了分析压电复合材料性能的两种不同方法——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的优缺点,接着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基体相性能和压电相性能对压电复合材料传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低值泊松比、低弹性模量、高剪切模量的基体相和低泊松比、高弹性模量、低介电常数的压电相能有效提高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传感性能。
潘平彬陈勇骆英
关键词:PCM传感性能压电复合材料解析法ANSYS软件
强度自诊断、自适应智能复合材料结构
强度自诊断自适应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利用结构中的传感元件和外部信息处理系统自诊断材料与结构中的承载状态和损伤状况,根据诊断结果控制结构中的动作元件,善结构中局部应力分布,实现强度自适应功能。该技术可用于航空、航天、土木工程、...
关键词: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在线控制自适应控制复合材料
基于Hilbert扫描和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图像分割被引量:15
2008年
阈值的选择是图像阈值分割法的关键,针对现有阈值法中存在的没有充分地考虑图像像素之间的空间相关信息等问题,提出把Hilbert图像扫描方法和小波变换相结合,获得了连续光滑的阈值曲线,从而建立了一种局部自适应阈值法。首先通过Hilbert图像扫描的方法将2维图像信息转化为1维Hilbert序列;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其进行多分辨分析获得信号的发展趋势曲线,并将该曲线作为阈值曲线对Hilbert序列进行量化处理;最后对量化后的Hilbert序列运用Hilbert图像扫描的反过程恢复为2维图像信息,从而实现原图像的分割。该方法所建立的阈值曲线能够随像素点的环境变化而自适应调整,反映出当前区域图像灰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从而充分地保留了图像的局部信息和原图像中相邻像素的相关性,提高了图像分割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分割性能好以及受噪声影响小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张荣祥郑世杰夏庆观
关键词:图像分割图像扫描HILBERT曲线多分辨分析
称重传感器蠕变的模糊补偿方法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介绍了对传感器蠕变进行补偿的新方法 ,首次引入模糊识别的方法来确定载荷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可实现蠕变实时精确补偿 ,简便易行 ,避免了繁琐的传感器蠕变模型的建立和实现过程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精度很好 .
朱子健陈仁文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蠕变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