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作品数:171 被引量:422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污染
  • 31篇废水
  • 20篇水处理
  • 14篇污水
  • 12篇废水处理
  • 11篇有机物
  • 11篇颗粒物
  • 11篇大气污染
  • 10篇清洁生产
  • 10篇污染物
  • 8篇厌氧
  • 8篇水泥
  • 8篇污水处理
  • 8篇细颗粒
  • 8篇细颗粒物
  • 7篇水泥行业
  • 7篇萃取
  • 7篇挥发
  • 7篇成分谱
  • 6篇降解

机构

  • 167篇四川省环保科...
  • 66篇四川省生态环...
  • 44篇四川省环境保...
  • 6篇四川大学
  • 5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清华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四川省辐射环...
  • 3篇成都凯迈环保...
  • 3篇四川绵竹剑南...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成都凯迈科技...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成都纺织高等...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建筑职业...

作者

  • 9篇陈军辉
  • 6篇陈亚平
  • 6篇冯小琼
  • 5篇赵希锦
  • 5篇周文波
  • 5篇孙倩云
  • 5篇袁小燕
  • 4篇田庆华
  • 4篇简磊
  • 4篇钱骏
  • 4篇叶宏
  • 3篇孟晓霞
  • 3篇姜涛
  • 3篇张悦
  • 2篇王欢
  • 2篇王纲
  • 2篇王维
  • 1篇付永胜
  • 1篇岳峻
  • 1篇范兴建

传媒

  • 37篇四川环境
  • 9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保护与循...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南方金属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资源节约与环...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绿色科技
  • 2篇2017中国...
  • 2篇四川省环境科...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冶金动力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世界农药
  • 1篇食品工业

年份

  • 7篇2025
  • 17篇2024
  • 14篇2023
  • 5篇2022
  • 28篇2021
  • 14篇2020
  • 16篇2019
  • 3篇2018
  • 16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09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宜宾市PM_(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性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四川省宜宾市布置4个点位,共采集360个PM_(2.5)样品膜,采用美国沙漠研究所DRI Model 2001型热光分析仪测定PM_(2.5)样品中OC、EC的浓度值,应用OC/EC比值法对SOC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宜宾市PM_(2.5)年均浓度为75.2μg·m^(-3).OC、EC年均浓度分别为14.3μg·m^(-3)和4.30μg·m^(-3),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OC占PM_(2.5)比例为19.0%,为PM_(2.5)重要组成部分.SOC年均浓度为4.70μg·m^(-3),对OC贡献较大,在OC中占比为29.3%;SOC在OC中的占比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进一步对OC1、OC2、OC3、OC4、EC1、EC2、EC3、和OPC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是宜宾市PM_(2.5)中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可贡献PM_(2.5)中碳组分的54.0%—69.0%.
尹寒梅陈军辉冯小琼冯小琼姜涛姜涛钱骏
关键词:污染特性
一种人造纤维板干燥尾气处理系统
一种人造纤维板干燥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及与其连接的尾气进气管,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多层洗涤喷嘴,吸收塔液体出口设置在吸收塔底部并连接吸收塔循环泵进口,所述吸收塔循环泵出口连接回收管道;所述洗涤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外排调节阀...
王幸锐王玉瑶刘方李广杨丹张悦王航郭婷
文献传递
成渝地区臭氧生成敏感性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5年
为研究成渝地区臭氧生成敏感性变化特征,采用OMI卫星观测的对流层柱浓度FNR指示剂(HCHO/NO_(2)),分析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OFS),并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OFS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夏季OFS分区以协同控制区为主,面积占比约为42.42%;VOCs控制区较少,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区,面积占比约为16.37%;NO_(x)控制区主要分布在雅安市、乐山市、宜宾市、泸州市以及重庆市东部,面积占比约为41.21%.(2)从月份变化来看,6~8月,VOCs控制区面积逐渐减少,8月达到最低值,占比仅有3.53%,9月VOCs控制区面积增加显著.(3)大气污染物(CO、PM_(2.5)、NMVOC和NO_(x))排放是影响成渝地区夏季OFS的主要因素,随着排放量的增加,FNR逐渐减小,OFS趋向于VOCs控制区.(4)地表大气压力(SP)、2 m气温(T2),大气柱总水量(TCW)是影响成渝地区夏季OFS变化的3个主要气象因素,三者均与FNR呈负相关,SP、T2,TCW的值越大,OFS更趋向于VOCs控制.(5)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会加剧臭氧生成敏感性的变化,污染物和气象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成渝地区夏季OFS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胥雯杨皓何敏杨震张洋刘志红刘志红
关键词:影响因素
废水中持续性有机物(POPs)处理技术评述
概括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和种类,介绍了我国水体中POPs的污染现状,阐述了POPs的物理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辐射处理技术等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降解POPs的研究方向。
孙倩云侯晓坤
关键词:废水处理有机物降解环境治理
文献传递
SWOT分析模型在四川制革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在分析四川省制革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制革行业在四川省制革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所处的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极坐标(ρ,θ)=(0.536,71.89°)处于坐标轴的第一象限,四川省制革行业应采取相对开拓的优势机会型战略,并据此提出相应具体战略措施。
纪丁愈赵希锦简磊孟晓霞
关键词:SWOT分析清洁生产
紫坪铺水库水质变化分析及水质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2012~2015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对紫坪铺水库水质和营养盐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紫坪铺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4年紫坪铺水库COD、NH_3-N、TN、pH、BOD_5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COD、NH_3-N、TN处于上升趋势,pH、BOD_5处于下降趋势;水质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紫坪铺水库空间差异性显著;综合营养盐指数分析表明,紫坪铺水库TLI小于30,属于贫营养。水磨镇和漩口镇对水库营养状况有明显影响,同时分析了映秀和水磨断面上游污染源来源。
陈亚平向艳周文波姜延雄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水质演变水质评价富营养化
不同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白酒废水的研究
2025年
为选择有高浓度的生物量以及高冲击负荷耐受度最佳处理高浓度白酒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分别设计目前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应用相对广泛的UASB、EGSB、IC厌氧反应器中试装置,以高浓度白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絮状污泥探究温度、pH值对厌氧反应器的效果影响,并对3种厌氧反应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絮状污泥时,UASB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最高且运行稳定,去除率可稳定达到80%以上。如果厌氧污泥为絮状污泥,那么可选择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废水。
蒙美旭罗思强郭婷李晋峰蔡发富
关键词:UASBEGSBIC厌氧反应器白酒废水
乐山市重污染应急措施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SMOKE(Sparse Matrix Operating Kernel Emissions)-WRF(WeatherResearch Forecast)-CMAQ(Commu-nity Mualtiscale Air Quality)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系统,评估了乐山市不同污染等级下应急措施效果。结果表明:(1)红色预警措施下污染物削减比例最高,可有效减少47.1%SO 2、42.6%NO X,30.0%PM 10以及21.9%VOCs排放;橙色预警措施可减排42.7%SO 2、35.3%NO X、20.9%PM 10以及19.8%VOCs;黄色应急措施可减排40%SO 2、20.1%NO X、18.8%PM 10以及15.5%VOCs;(2)实施红色预警应急措施可有效降低PM 2.5浓度8%~9%,实施橙色预警应急措施可有效降低PM 2.5浓度8%,实施黄色预警应急措施可有效降低乐山市PM 2.5浓度6%~7%,不同预警等级下PM2.5的浓度下降比例差异不大;(3)红色预警下工业源管控力度显著大于橙色及黄色,然而由于扬尘源的管控未加严,红色预警下的PM 2.5浓度下降幅度相比橙色和黄色增加较少,建议加强扬尘源管控,切实减少颗粒物排放;(4)区域联动应急下,乐山市PM 2.5浓度下降比例相比单独应急下增加5%~6%,表明区域联防联控的重要性。
何敏何敏龙启超何雨明
关键词:重污染
一种新型生态滞留池水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态滞留池水质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拆卸难度高、防护性差的问题,包括支撑杆、检测杆以及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
高东东余丹田晓刚王春刘彦郭婷杨丹王航
四川省水泥行业氨排放特征及超低排放建议
采用德图烟气分析仪和激光二极管技术测试四川省水泥企业NO和NH排放浓度,通过调研获取企业氨水用量、污染治理技术等信息,对比分析研究水泥企业NH3排放浓度、氨水用量、NO排放浓度、脱硝技术等,掌握四川省水泥行业NH排放特征...
叶宏冯小琼陈军辉姜涛熊文朋梅林德
关键词:水泥行业超低排放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