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作品数:28 被引量:205 H指数:7 相关作者: 马雪骢 王璐 姜清远 刘红蕾 高云 更多>> 相关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更多>>
九十年代的美国南方小说 被引量:1 1999年 李杨关键词:福克纳 南方文学 西部小说 美国文学 欧·亨利短篇小说 图书评论 简论信息型文本翻译的功能实现 2008年 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人类行为,其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达成文本功能的实现。对信息功能文本的翻译而言,翻译之初首先应确定一个基本标准,即以对信息的准确传达为目的,构筑翻译的落笔点;其次是着眼于"语义"而非"形式"的完整,慎重选择翻译单位;最后,在词汇选择层面上,必须注重对"文化词语"的解码和重构,以实现语言功能的对等。 马雪骢关键词:翻译单位 功能对等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师教育》述评 被引量:4 2006年 语言教学进入“后方法时代”(Richard & Rodgers,2001)后,语言教学研究注重语言学与教学理论,人们认为,教师只要学习了这些理论,就会在教学中自然地使用它们(Bardovi-Harlig & Hartford,1997)。但事实上,很少有人探索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吸收、运用这些理论(Richards,1990:3)。《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师教育》(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一书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环境下应用语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研究表明,两者关系复杂,教师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总体来说,语言教师虽然乐于学习新的理论,但对所学内容有自己的反思,再加上教学环境的制约,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存在从理论到实践的直接因果关系。 高强 朱玉山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教师教育 LANGUAGE 语言教学 语言教师 教学实践 认知冲突在应用语言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8年 认知冲突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开始引起应用语言学家的兴趣和注意。从认知冲突作为学习的场所以及反馈作为认知冲突的来源两方面,探讨了认知冲突在应用语言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认知冲突对未来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启示。教师可寻找和确定合适的时机,运用教学策略,引发认知冲突,更好地发挥认知冲突的作用。 王颖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外语教学 第二语言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4 2006年 本文首先对二语内隐/外显学习进行了探讨,然后对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做了概括性综述,特别对内隐/外显学习的特征、研究方法及其不同的理论构念的分野做出了分析说明。最后指出两者在认知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主张将其各自独特的优势推向更为广泛而真实的应用领域。 孙炬约束、述谓与特征核查──最简方案框架内的反身代词化研究 被引量:14 1998年 本文在英汉语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反身代词“自己”独特的分布与指称特性。“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不同,可以长距离指称多个先行语。本文作者认为,“自己”的长距离约束是述谓结构扩展的结果。根据Chornsky(1993,1995)最简方案中的特征核查理论,作者论证“自己”应分为照应语“自己”和语内传递语“自己”,而二者的区分则取决于局部AGR-O上的照应特征的强与弱。 胡建华 pub.online.jn.sd.cn关键词:反身代词 核查 试论“自主学习”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旨在探讨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第一,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促进者和英语学习上的顾问;第二,转变教学方法,重视策略教学;第三,转变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和学生交流。 田庆强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角色 古籍=ancient books? 1997年 古籍=ancientbooks?李杨前一段,一位年青的同事受人委托,将某古籍出版社的名称译成英文,对“古籍”两字的翻译颇为踌躇。如果按字面意思,直接译为××PUBLISHINGHOUSEOFANCIENTBOOKS,倒是省事。但她感觉似乎不妥,因为a... 李杨关键词:古籍研究 古代文学 古籍出版 经典名著 新闻报道语篇中评价意义研究——从单一、系统的分析理论模式到综合、多层次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5 2007年 新闻报道中媒体并不是中立地对待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是通过对它们的评价传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影响读者对事件的看法,所以研究新闻报道中的评价意义成为揭示媒体立场的主要途径。从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研究到社会认知模式以及互文性分析方法的介入,这项研究呈现出以下变化:(1)强调新闻报道语篇的社会互动性;(2)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篇章结构,不再局限于词汇和小句的语义层次;(3)突现语境在评价意义动态实现中的作用;(4)单一、系统的分析理论模式被综合、多层次的分析方法所替代。 张蕾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互文性分析 抉择里的矛盾与矛盾里的抉择——对哈姆雷特以及“生存还是毁灭”的解析 2008年 基于对《哈姆雷特》创作背景的分析,认为哈姆雷特身上既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者共有的精神气质,也具有特定生存环境所赋予的人格特征。"生存还是毁灭"于哈姆雷特而言,既反映了他面临选择时的矛盾心理,更显示了他在矛盾中抉择的冷静和决绝。哈姆雷特的抉择响应的是良知和责任的呼唤,是以生命的毁灭来实现自己的永生。哈姆雷德的永恒魅力也正是在于这种毁灭与永生的绝然回转之中。 马雪骢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