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组织传播研究所
- 作品数:37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胡河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20年来组织传播研究综述(1988-2007)被引量:1
- 2008年
- 彼得·F·德鲁克曾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组织,就如他们的先辈必须学习耕作一样”。什么是组织呢?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第三版导言中将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西蒙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信息传播”对于组织的意义,从而揭开了组织传播研究的核心内涵。在美国,组织传播几乎涵盖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方方面面。它所探讨的课题包括组织的结构和概念、人际关系,交流、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等等。
- 胡银玉胡河宁
- 关键词:信息传播诺贝尔奖人际传播
- 大学组织传播中的故事及其意义
- 2009年
- 最近从网上检索有关大学组织传播的材料,笔者以“大学事件”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找到相关网页约904000篇;以“大学故事”为关键词检索,弹出相关网页约2440000篇,检索出的材料既有反映大学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信息,也有许多“大学怪异事件”,“中国大学荒唐事件”,“大学腐败”,“文明人的野蛮游戏”,“可笑的大学”,“大学的鬼故事”,“大学招生背后的故事”等等负面的信息,而涉及更多、流传更广的是各种抄袭、潜规则、弄虚作假之类的故事。
- 胡河宁
- 关键词:鬼故事关键词检索文明人潜规则
-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四篇)
- 2013年
- 主持人语: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若要承担喉舌职责,就必须树立自身良好的传播形象,积极地进行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发挥各媒体组织的传播作用。如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推动了传媒产业逐步走向繁荣,然而问题也随之呼之欲出,激烈的竞争使各媒介组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媒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事业,它肩负着传播我国优秀文化、树立国家形象的使命与责任。在媒介不断融合、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 胡河宁
-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新闻媒体媒介组织舆论引导
- 海外微博管理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微博是媒介时代的双刃剑,它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传统意义的权力关系,释放了民间话语,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侵害他人隐私、损害公共利益、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等负面效能。正因为如此,微博应该实名制注册还是匿名性管理,一直是近年国内争论的热点。我们不妨借鉴海外微博管理的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起既保障公民话语权又能对微博进行管控的新机制。
- 胡河宁蔡之国卢婷婷
- 关键词:话语权网络管理
- 关系:决定组织传播效果的核心范畴被引量:1
- 2010年
-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次横贯全省的热气球竞赛中,由于风暴,一位热气球运动员在北部某地的上空迷失了航向。当天空再度放晴时,他看到一位农民坐在一个独木桥边。当气球飘过农民头顶上方时,这位运动员向下问道:“我在哪儿?”农民抬头估摸了一下,大声回答道:“你在一个气球里!”
- 胡河宁
- 关键词:热气球运动员独木桥农民
- 央视抗震救灾直播过程的组织传播解读被引量:2
- 2008年
-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14:50分,震后22分钟,央视就播出滚动字幕新闻;震后32分钟,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以头条方式正式播发地震发生的消息。与之同时,央视一套与新闻频道中断了既定播出的所有内容,并机推出以“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为题的直播特别节目。5月12日20点,央视直播节目台标更换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5月14日,
- 胡河宁
- 关键词:直播过程抗震救灾央视新闻频道字幕新闻整点新闻
-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
- 2012年
- 主持人语:近年来,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被引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为其迅速发展提供了便捷条件,节约了时间成本,促使各行各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双提升。随之而生的微博,更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个标志性产物,特别是政府机构把政务微博做为党和群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当然这种方式还处在初期的摸索发展当中。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还有很多关于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和难题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 胡河宁
- 关键词:网络媒体政府机构
-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一篇)被引量:1
- 2010年
- 作为组织传播学科的发源地,美国学术界已将组织传播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其组织传播在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变革及其细微的变化,都体现出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美国组织传播20年间,三个不同研究阶段的内容转型进行梳理和讨论,试图为中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寻找有价值的启示。
- 胡河宁江珂
- 关键词:美国传播学
-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四篇)
- 2013年
- 主持人语:在文化外交越来越凸显其优越性的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的课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和谐发展,不仅依赖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有赖于中国建立基础深厚、高瞻远瞩的文化传播战略与巧妙得宜的对外传播策略。搞好文化外交、提高国家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对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 胡河宁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外交文化产业发展
-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一篇)
- 2011年
- 本文介绍了以赫茨伯格、马斯洛、麦格雷戈和阿吉里斯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 胡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