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作品数:675 被引量:1,838H指数:15
相关作者:肖建华胡四海周洲张愉快陈超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南学院预防医学与医学检验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2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5篇医药卫生
  • 35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54篇细胞
  • 119篇蛋白
  • 99篇衣原体
  • 87篇免疫
  • 85篇原体
  • 80篇螺旋体
  • 69篇梅毒
  • 62篇疫苗
  • 61篇梅毒螺旋体
  • 58篇基因
  • 53篇沙眼衣原体
  • 52篇沙眼
  • 39篇凋亡
  • 39篇活性
  • 36篇血吸虫
  • 36篇吸虫
  • 33篇幽门螺
  • 33篇幽门螺杆菌
  • 33篇螺杆菌
  • 32篇日本血吸虫

机构

  • 666篇南华大学
  • 23篇湘南学院
  • 2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6篇邵阳医学高等...
  • 13篇中南大学
  • 11篇永州职业技术...
  • 6篇温州医学院
  • 6篇上海市皮肤病...
  • 6篇攀枝花市疾病...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长沙市中心医...
  • 4篇湖南省疾病预...
  • 4篇湖南中医学院
  • 4篇邵阳学院
  • 4篇郴州市第一人...
  • 4篇传染病预防控...
  • 4篇湘南学院附属...
  • 4篇遵义医药高等...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吉首大学

作者

  • 217篇吴移谋
  • 85篇余敏君
  • 72篇万艳平
  • 66篇肖建华
  • 60篇李忠玉
  • 51篇朱翠明
  • 50篇唐双阳
  • 45篇赵飞骏
  • 44篇游晓星
  • 43篇周洲
  • 41篇张艳
  • 41篇曾焱华
  • 41篇曾铁兵
  • 39篇胡四海
  • 35篇刘良专
  • 33篇刘双全
  • 32篇粟盛梅
  • 31篇陆春雪
  • 29篇陈丽丽
  • 28篇蔡恒玲

传媒

  • 74篇微生物学免疫...
  • 43篇南华大学学报...
  • 41篇中国人兽共患...
  • 40篇中南医学科学...
  • 26篇实用预防医学
  • 25篇中国免疫学杂...
  • 25篇中华微生物学...
  • 23篇中国病原生物...
  • 19篇细胞与分子免...
  • 13篇微生物学报
  • 10篇国际检验医学...
  • 9篇中华皮肤科杂...
  • 9篇中国热带医学
  • 9篇国际免疫学杂...
  • 8篇中国现代医药...
  • 7篇国外医学(微...
  • 7篇免疫学杂志
  • 7篇中国血吸虫病...
  • 7篇湘南学院学报...
  • 6篇当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21篇2018
  • 43篇2017
  • 35篇2016
  • 46篇2015
  • 54篇2014
  • 39篇2013
  • 43篇2012
  • 55篇2011
  • 57篇2010
  • 48篇2009
  • 40篇2008
  • 46篇2007
  • 39篇2006
  • 23篇2005
  • 30篇2004
6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衣原体染色质相关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衣原体为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双相发育周期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引起多种人兽共患病。衣原体为确保自身感染、存活、复制及释放,发展形成不同机制以抵抗宿主免疫应答。研究发现衣原体能够通过靶向...
文雅婷徐嫚谈园旷星星吴移谋
关键词:衣原体
IL-24基因与肿瘤免疫治疗
2006年
白细胞介素-24(IL-24)又称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它主要由CD3+ 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为分泌蛋白,由206个氨基酸组成,属于IL-10家族成员。IL-24是第1个被报道的具有白介素作用的肿瘤抑制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广谱抗肿瘤活性。IL-24基因通过抑制血管形成、激活生长抑制和DNA损伤基因(GADD)等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INGN241是一种新开发的基因治疗制剂,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和治疗作用。
何涛君肖建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免疫疗法肿瘤
穿透支原体LAMPs诱导NF-κB激活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08年
研究穿透支原体(Mpe)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能否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了解Mpe潜在的致病性。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和DNA Ladder方法检测Mpe LAMPs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凋亡。以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经Mpe LAMPs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NF-κB的激活和NF-κB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Mpe LAMPs能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发生早期或晚期凋亡;Mpe LAMPs能诱导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NF-κB,使其从细胞浆中转位到细胞核内;PDTC能显著地抑制经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的NF-κB的激活,且能抑制Mpe LAM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发生凋亡。因此,Mpe LAM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因而Mpe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曾焱华吴移谋余敏君刘劼游晓星唐双阳
关键词:穿透支原体膜蛋白核因子ΚB
EB病毒相关淋巴瘤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功能分析
目的 EB病毒(E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于EB病毒如何使人类受感染的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诱导肿瘤形成的细胞及分子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方法 本实验从6名健康献血员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出淋巴细胞并移植...
张杨甘润良吴移谋
关键词:基因表达分析关键基因
Daxx和ATRX在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唐双阳万艳平吴移谋
动物免疫血清的制备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制备动物免疫血清的方法和效果,以适应其在实验教学中的需要。方法:制备好的免疫原,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免疫途径、次数、间隔时间、剂量)接种给所选择的动物。待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对其效价进行测定。结果:经免疫后的抗血清最终分别达到1:2040以上的高效价。结论:此方法制备的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强,既经济又方便,适用于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的开出率。
盘箐李贝晶
关键词:免疫血清免疫免疫学试验效价
HO-1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在多种疾病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其能降解血红素为CO、胆红素和亚铁离子。研究表明,HO-1及其代谢产物对宿主细胞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及抗增殖等作用。近年来,HO-1在免疫反应中具有日受重视,对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对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了解HO-1在免疫反应调节中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小华游晓星吴移谋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免疫调节信号转导通路
日本血吸虫ATP合酶脂结合蛋白样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已登录的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中国大陆株 (chinesestrain)新基因 -ATP合酶脂结合蛋白样蛋白 (ATPsynthaselipid -bindingprotein -likeprotein)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方法 使用NCBI ,SAPS ,TMHMM 2 .0 ,PsortII ,Protscale和Scanprosite等软件对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Internet在线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对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日本血吸虫ATP合酶脂结合蛋白样蛋白基因编码 12 2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 12 .7kDa ,等电点为 9.41,为一跨膜蛋白 ,含有磷酸化位点和烷基化位点。 结论 生物信息学技术有利于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粟盛梅肖建华胡永轩曾桥黄家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生物信息学
RSK激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具体信号调节机制
2013年
RSKs是一类位于MAPK激酶下游的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m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调节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研究表明RSK激酶在调节细胞增殖、存活以及细胞分化乃至细胞吞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SK激酶信号在生命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然而其中诸多机制不详。对RSKs在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进一步了解与探索RSKs分子。
马大鹏肖建华
关键词:磷酸化细胞信号通路
体外传代选择对鼠衣原体质粒缺失株培养特性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传代选择对鼠衣原体质粒缺失株CMUT3菌株培养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方法采用"无辅助感染"和"辅助感染"交替方式体外传代培养CMUT3菌株,而后观察传代菌株和亲代感染细胞时的吸附效率以及对离心因素的依赖性,并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传代菌株CMUT3G40和亲代CMUT3G0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传代菌株CMUT3G40在感染He La细胞时对离心因素依赖性降低,吸附试验表明CMUT3G40菌株对细胞的吸附能力增强;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CMUT3G40菌株与亲代CMUT3G0在tc0237基因存在差异,TC0237Q117E错义突变出现于CMUT3G40菌株基因组(CMUT3G40,99.7%;CMUT3G0,0%)。结论通过体外传代培养CMUT3菌株可获得吸附能力增强的菌株,该表型与传代选择所致的TC0237Q117E密切相关。
陈超群任林陆春雪李忠玉钟光明吴移谋
关键词:质粒下一代测序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