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6H指数:7
- 相关作者:夏锦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教育部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坚持改革调整创新立中国法学教育 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塑世界法治文明被引量:20
- 2018年
- 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我国法学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也是我国法学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标准,是我国关于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首个国家标准。本文概要介绍了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情况,对该标准的基本定位、基本内容进行了解读。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争议问题,如法学教育根本属性、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等,并对法学类专业国家标准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解读。
- 李树忠
- 关键词:法学类专业
-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进路被引量:52
- 2020年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应当做到于法有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进路,应当以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为法治底线,以坚持市场化为法治手段,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法治目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化应当在主体范畴、对象范畴、权能范畴、流转范畴和监管范畴上厘定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权结构,重点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等方面的法治建设。
- 房绍坤
-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集体经济组织
- 贯彻十七大精神 发展改革中国法学教育被引量:10
- 2008年
- 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和部署集中在第八部分,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节,在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也有所涉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并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体现了党的教育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极大地深化了对教育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报告提出了民生教育、公平教育、公益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等一系列理念,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贯彻。
- 张文显
- 关键词:法学教育公益性质社会建设
-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培养一流法治人才被引量:5
- 2016年
-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倡导并积极推动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2.0版本,这一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中国主导、沿线国家合作的洲际开发框架,加快我国西向开放的步伐,寻求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开发、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 黄进
-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策法治交通基础设施人民币国际化能源开发
- 高等教育新时代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被引量:63
- 2019年
- 一、何谓“新文科”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根本的出发点是要使文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有四个不同:其一,在话语体系上,应把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转向中国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不完成这个转变就无所谓新文科;其二,在内容上,应由纯文科转向文理交叉的学科;其三,在作用上,应从探讨人文社科所涉对象的规律性转向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和形成国家软实力,为理工科甚至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指导思想;其四,在方法论上,应从运用传统的人文社科方法转向运用现代科技及学会算法,将文科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统一,彰显新文科的科学性。新文科将是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四通文科”。
- 徐显明
-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理交叉人文社科
- 新文科建设与“新法学”教育的挑战和应对被引量:49
- 2021年
-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应秉持新理念,确立新使命,赋予新内容,运用新方法。新文科将是古今打通、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五通文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教育面临七大挑战,通过更新生源构成、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等应对策略,中国法学教育将迈上新台阶。
- 徐显明
- 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在中国法学会八届五次会长会议上的发言被引量:3
- 2020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十四五”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第一个五年”擘画了发展蓝图,提出了“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法学界应在如下四方面作出努力。一、贯彻新理念,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继毛泽东思想法学、邓小平法制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后实现的第三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 徐显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人权事业邓小平法制理论
- 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法学理论体系被引量:8
- 2021年
- 民法典的颁布实现了几代民法学人的梦想,我们应当全面领会民法典的精髓,把握其要义,努力提升我国民法研究与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民法典体系创新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法学理论体系,这是民法典体系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还是回应我国法治实践的必然要求。民法教学与研究要坚持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法教学与研究要秉持民法典的人文关怀价值,以加强人的保护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民法典颁布后,民法学的研究要从立法论转向解释论,民法教学必须要注重对方法论的研究与传授。
- 王利明
- 关键词:民法典全球治理人文关怀解释论
-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问题探讨被引量:16
- 2013年
- 卓越法律人才是高层次法律人才,是"法律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重点;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应以"复合型、国际化、能力强、技能优、情怀深"为基本标准,改革和完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卓越的"双师型"法学师资队伍,不断深化法学教学改革,强化法律实践环节,实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制度和机制创新。
- 夏锦文
-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
- 加强法学教材建设,筑牢法学教育基石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为新时代教材建设提供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法学教育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法学教材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石,其质量与创新度直接关系到法学人才的培养成果。近年来,我国法学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数量上,我们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法学教材,涵盖各个法学领域,为法学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 刘坤轮张海玉
-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学教材教材建设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