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民族药物研究所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民族药物研究所
- 作品数:32 被引量:279H指数:11
- 相关作者:程玉洁徐玲玲张琳刘慧敏洪颖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武汉大学药学院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臭灵丹萜类和黄酮化合物(英文)被引量:27
- 2007年
- 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为菊科四棱峰属植物,是云南民间抗菌消炎的良药。本文对臭灵丹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地上部分用水煎煮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6-O-β-D-glucopyranosyl-carvotanacetone(1),臭灵丹酸(2),1β-hydroxypterondontic acid(3),pterodontoside A(4),臭灵丹二醇(5),臭灵丹三醇乙(6),5-hydroxy-3,4′,6,7-tetramethoxyflavone(7),洋艾素(8),金腰素乙(9),槲皮素(10)和β-谷甾醇(11)。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应用滤纸扩散法对该植物中的两个化合物2和5的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金黄葡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枯草芽胞杆菌、草分支杆菌和环状芽胞杆菌均呈现明显的抑菌活性,但对大肠埃希氏菌均未呈现抑菌活性。
- 杨光忠李芸芳喻昕梅之南
- 关键词:臭灵丹单萜苷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
- 雷公藤新三萜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1个三萜化合物,经光谱分析(HREMS,1H NMR,13C NMR,HMBC,HMQC,NOESY)鉴定其结构为3β,22β-dihydroxy-29-nor-D:A-friedoolean-21-one-2β,24-lactone.
- 杨光忠李春玉李援朝
- 关键词:卫矛科雷公藤三萜
- 雷公藤酚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研究了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了 6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香兰子酸 (1)、 3-乙氧基 - 4 -羟基苯甲酸 (2 )、3,5 -二甲氧基 - 4羟基苯甲酸 (3)、 pyridine- 3- carboxylic acid (4)、原茶儿醛 (5 )以及 3,5 - dimethoxyphenyl- 2 -propen- 1- ol (6 ) .除化合物 (1)和 (3)之外 ,其余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到 .
- 陈玉杨光忠李援朝
- 关键词:卫矛科雷公藤酚性成分
- 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采用pH梯度法提取虎杖中的大黄素,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然后用滤纸扩散法及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草分枝杆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素对这5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在薄层色谱板上最小的抑菌量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35μg;大肠杆菌为75μg;枯草芽孢杆菌为4.7μg;绿脓杆菌为4.7μg;草分枝杆菌为18.8μg.
- 钟芳芳李芸芳陈玉杨光忠
- 关键词:虎杖大黄素抑菌作用
- 对傣药研究与开发的认识与理解被引量:8
- 2007年
- 梅之南赵应红
- 关键词:傣药
- 抗HIV天然产物Calanolide A及其类似物的合成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Calanolide A是从藤黄科红厚壳属植物(Calophyllum lanigerum)中分离的一种吡喃型香豆素类化合物,对HIV-1-RT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抗HIV的热点先导物.综述了该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分析了它的合成路线,讨论了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 杨光忠陈玉
- 关键词:全合成抗-HIV
- 傣药雅路哈巴布膏的研制与质量控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制备傣药雅路哈巴布膏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根据傣药雅路哈接骨膏处方,采用水、醇提取的混合浸膏与水溶性高分子复合基质,调配巴布膏;按照《中国药典》巴布膏剂项下进行制剂通则要求和膏体槲皮素含量、毛叶三条筋、羽萼薄层色谱检识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自配雅路哈膏粘性良好,使用方便,质量标准方法可行,重现性好。结论:傣药雅路哈巴布膏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 赵应红林艳芳梅之南
- 关键词:傣药
- HPLC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白花丹的不同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建立白花丹药材中白花丹醌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分别考察云南不同产地白花丹药材的不同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Kroma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结果:白花丹醌在25.3~253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4%(n=6)。不同产地白花丹药材地上部分的白花丹醌含量分别为0.046%(嘎洒),0.079%(勐养),0.134%(嘎东),0.032%(曼东),0.047%(曼阁),0.057%(曼老);根部的白花丹醌含量分别为0.842%(嘎洒),1.04%(勐养),1.44%(嘎东),0.763%(曼东),0.639%(曼阁),1.97%(曼老)。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白花丹药材质量。
- 梅之南赵应红李效宽张倩睿
- 关键词:白花丹白花丹醌高效液相色谱法
- 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的比较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比较马钱子碱(brucine,B)和马钱子碱脂质体(brucine liposome,BL)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性。方法:ICR雄性小鼠接种肝癌Heps瘤株造成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模型(简称Heps小鼠),测定B(1·61,3·23,6·46 mg·kg^(-1)·d^(-1),ip,8 d)和BL(以B计,1.61和3.23 mg·kg^(-1)·d^(-1),ip,8 d)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和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并比较各组实体瘤小鼠的体重、免疫器官(脾和胸腺)指数、血细胞指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指数(AST,ALT和BUN)。结果:低、中、高剂量的B(1.61,3.23,6.46 mg·kg^(-1)·d^(-1))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5.05%,43.70%,46.09%;同剂量的BL(1.61,3.23 mg·kg^(-1)·d^(-1))的抑瘤率分别为45.41%和58.19%。BL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显著强于B,但B和BL对Heps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均无延长作用。B和BL在1.61,3.23 mg·kg^(-1)·d^(-1)时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功能不仅无明显的毒性,相反还能提高其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显著提高Heps小鼠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能显著降低Heps小鼠的AST,ALT和BUN的异常升高。结论:BL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B,并且对Heps小鼠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的毒性低,通过深入研究BL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
- 邓旭坤蔡宝昌吕晓宇殷武王琳孙靓
- 关键词:马钱子碱移植性肿瘤毒性
- 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纯度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的得率为指标,对其提取、纯化、大孔树脂分离等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的丹酚酸B纯度高达92.0%,收率在2.76%以上。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促进丹酚酸B的开发利用。
- 陈世敏胡盛李效宽梅之南
- 关键词:丹酚酸B大孔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