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 作品数:45 被引量:292H指数:11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的战后困难和对伊战争的国际政治后果被引量:1
- 2003年
- 伊拉克战争与朝鲜核危机是当前最吸引全球注意力的两件大事。围绕这两件大事尤其是前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诸多争议和变化 ,不能不令每个关心国际事务和各自国家命运的人陷入沉思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是否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把握国际局势的走向及特点 ?所有这些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调整其外交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 ?超越具体事件进展本身 ,从更前瞻性的视野对这些重要问题加以深入、理性的探讨 ,无疑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为此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2 8日以“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来自京沪的部分知名学者、专家就此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探讨。现爰刊于此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付印之际 ,伊拉克战争已近尾声 ,朝鲜也发出了愿接受多边协商的信息 ,遂请与会相关代表进行了补充与较正。
- 时殷弘
-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国际政治
- 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俄罗斯:显著意义与潜在负项被引量:5
- 2016年
- 从"战略经济"来看,无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响应、境内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能源供给1,俄罗斯对中国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其财政能力、经济体制以及对中亚地缘政治经济之警戒等因素对上述事项形成了潜在的制约和阻碍;从"战略军事"来看,急剧增进的俄罗斯角色是其对华之军事意义,但亦有着间接且深远的负面影响,即中美在西太平洋军备竞赛的相应加剧和来自美国及其军事同盟国的疑虑;从"战略地缘"来看,俄罗斯作为重大战略和外交伙伴所产生的重要助力,增强了中国的地缘战略能力,但相应也会损及中国与美欧的关系,潜在地增添中亚、东欧国家的对华不满与担忧,中国由此亦有可能被俄罗斯拖入与自身利益关系甚少的重大国际纠葛和风险。
- 许勤华时殷弘
- 关键词:中俄关系中国对外战略战略经济
- 美国鹰派神经性自危心态的产物被引量:1
- 2002年
- 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综合报告书,紧随其后,美国国会跨党派的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又发表了一份将中美正常经贸往来妖魔化的年度报告,联系到今年初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可以说“中国威胁论”和对华强硬派正试图对布什政府对外决策层的战略思维施加深刻的影响,充分反映了美国鹰派神经性自危的心态。
- 时殷弘
- 关键词:经贸往来战略思维党派
- 美国政治的“特朗普化”及其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唐纳德·特朗普的四年执政彻底塑造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政治生态,引发了美国政治的所谓"特朗普化"。一方面,特朗普在各层面强化了总统权力扩张,导致了府会互动宪政框架的党争工具化,加剧了联邦司法系统的保守化趋势。另一方面,特朗普唤起了白人群体的"身份政治",帮助共和党扩展选民范围的同时加深了民主党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放纵了政治表达的暴力倾向。在特朗普卸任之后,新任民主党总统拜登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同样的政治局面,并展现出某些延续性;而共和党则将面对特朗普个人与"特朗普化"之间的平衡。
- 刁大明
- 关键词:美国政治身份认同
- 制裁“新疆棉”或是美欧构建“供应链联盟”的开端被引量:3
- 2021年
- 在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打击下,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全球供应链在2021年初再次面临严重的“倒春寒”。美国在加大对高科技产品供应链的管制后,又开始联合欧洲盟国对中国的优势纺织服装产业进行围堵,禁止企业进口原产自中国新疆的棉制品,并在其国内推动配套供应链法案的通过。这表明,美国以所谓“维护人权”为借口,开始构建将中国排斥在外的“民主供应链联盟”。
- 刘露馨
- 关键词:供应链联盟纺织服装产业棉制品新疆棉中美贸易战倒春寒
- 美国又到中期选举年
- 2022年
- “2020年,我们民主党空前团结,赢得了大选。现在,面对2022年,我想告诉共和党的朋友们,准备好吧……我们民主党人将继续赢”,2021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出席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筹款活动为本党造势打气时这样说。但仅仅两天之后,白宫就发表声明承认,由于民主党内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无法取得关键议员的支持.
- 刁大明
- 关键词:中期选举共和党大选议员
-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为何值得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2022年中期选举之后即将产生的第118届美国国会,将在未来两年之内与民主党总统拜登互动出新的华盛顿政治博弈态势,足以牵动美国内政外交议程走向。这次中选对美国来说非常重要,就像以往美国政治史上任何一次同样的“中途检修”一样重要,不过从今年3月初选以来的选情走势看,也展现出一些颇值关注的态势,平添了不同于往届中选的特殊意义。
- 刁大明
- 关键词:美国国会内政外交中期选举民主党
- 中美博弈:近昔和当今及对中国战略的意涵被引量:2
- 2024年
- 过去15年里,中美关系的首要特征是博弈而非协调。两国博弈先在战略阵线开启,继而在战略、经贸、高技术和意识形态四条主要阵线展开。就中美博弈总体而言,美国处于“防守型”战略态势,美国认为它长时期拥有的重大优势地位一个又一个地丧失或被侵蚀,首要动能在中国一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急剧腾升的强国。大为增强的国力,使中国更加坚定了自信和抱负。中国内外发力,争取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全球治理的某些问题领域参与引领甚或单独引领,实现在亚洲大陆以及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和外交优势,大致取得在西太平洋的对美战略和军事优势,进一步地,对第一至第二岛链之间的战略空间的控扼能力愈益被视为必要。回顾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三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势和政策,对未来中美关系应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疾风暴雨。
- 时殷弘
- 关键词:中美博弈战略博弈
- 一个超级企业的崛起样本——中国商飞的坚强起飞之路被引量:2
- 2023年
-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飞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顺利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这是中国民航工业发展的重大里程碑,意味着历经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也意味着全球民航运输市场迎来一款全新的、能与波音B737和空客A320竞争的单通道窄体干线飞机,预示着全球民航工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 李巍
- 关键词:航空工业大飞机
- 中美经贸关系的嬗变与出路被引量:2
- 2023年
- 当今世界变局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美两个全球性大国之间关系的调整。曾几何时,中美经贸关系一直以合作双赢为主基调,发挥着两国关系“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彼此战略矛盾的加剧,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基础似乎也在削弱,呈现出关键领域脱钩、相互依存度下降等趋势,人们的预期也在改变。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它对全球供应链正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后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处理中美经贸关系?9月中旬,本刊邀请几位中青年专家学者进行座谈.
- 李巍周密周密董汀张启迪杨水清安刚
- 关键词:中美经贸关系合作双赢经贸领域全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