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 作品数:73 被引量:981H指数:17
- 相关作者:余驰王前进李楠更多>>
- 相关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水利工程更多>>
- 大型工程移民与政府演进博弈的分析——基于移民住房拆迁和补偿的角度
- 2010年
- 大型工程移民问题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政府与移民是这项难题的两大主角。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居民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移民历程中与政府进行着长期的重复的动态博弈。政府作为政策的供给者,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应该考虑政策需求者的利益。因此政策制度应该随着移民与政府博弈均衡态的调整而调整。
- 李波平程广帅
- 关键词:工程移民南水北调
- 待迁移民住房问题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
- 2008年
-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区居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外部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水源区社会经济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住房问题是水源区社会受这种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所受冲击进行考察。以教育部重大课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中部地区可持发展》的实地考察和数据为基础,本文全面概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待迁移民住房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待迁移民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认为政府制度约束和政策依赖是移民住房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待迁移民问题,并尽快启动移民工程项目或者对移民进行一定的政策补偿。
- 陈攀
- 关键词:南水北调住房问题
- 南水北调与区域利益分配——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度的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对供水前后水资源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度的测量可以得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效益在各受水区域之间的分配量,可以很好地衡量工程运行前后沿线受水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变化。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水区域之间基于水资源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各受水区城市口门水量分配本质上是依据各城市GDP的大小,是各城镇综合实力竞争的结果;水资源分配所引起的区域利益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强化先发展区域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区域发展差距。
- 杨云彦石智雷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协调度
- 水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被引量:6
- 2011年
- 南阳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区域,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区域人口、生产力和耕地资源分布不相协调,存在着水资源区域结构性紧缺,在一些区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南阳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由此可以窥见,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以及部分区域结构性用水紧张问题,将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切实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和管理,建立城市化发展中节约用水的宏观引导机制。
- 石智雷谭宇
- 关键词:水资源协调度
-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被引量:18
- 2007年
-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环境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以利益相关者分析法为基础的规范分析框架,来研究大型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应,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考察其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杨云彦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
- 基于城乡统筹观的小城镇发展战略被引量:9
- 2006年
- 小城镇是城乡网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城乡互动中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高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本文因此提出基于城乡统筹观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指出小城镇发展应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双重推进,择优扶持;理念更新、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提升品质”的战略原则,从产业非农化、镇区城镇化和制度人本化三个方面推动小城镇发展,并提出相应支持措施。
- 凌日平安祥生
- 关键词:城乡统筹小城镇
-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人力资本被引量:5
- 2003年
- 人力资本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发挥人力资本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提高知识与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效果 ,人力资本应总量合理和结构平衡 ,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本的流动集聚与配置 ,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形成 ,以及进行有激励性和高效率的人力资本的制度安排。中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流动集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
- 易成栋何雄刘一春
-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人力资本
-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被引量:1
- 2006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由于中部各省都想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经济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即中部地区在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结构化趋同的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 田艳平
- 关键词:经济发展趋同
- 武汉城市圈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与城市化进程测度
- 2011年
- 在对武汉城市圈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城市化进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年龄移算法和Logistic曲线分别对武汉城市圈未来1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年龄结构变动的拐点出现在2009年前后,但总抚养比的低水平在未来10年仍将成为支持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圈内各城市存在的独立发展态势,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整体发展战略格局对于武汉城市圈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极为必要。
- 向华丽石智雷
-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城市化进程
-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测量与检验——基于储蓄理论的收入消费协整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借助协整分析工具,通过建立调整后的收入与消费的误差修正模型,实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指标的检验。实证分析结果与Weitzman(2001)的理论一致,只要真实利率是正的,真实NNP的增长,意味着福利的增长。此模型反映消费波动机制,包含了消费滞后项与收入项组成的波动强化机制与误差纠正项表示的波动弱化机制。不同储蓄理论调整数据的过程中,除绿色调整存在异化外,系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呈现出单调变化的规律,弱化波动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强。绿色调整异化现象,指其在整个调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即不承前、也不启后的特征。此外,伴随着资本观察范围的调整,影响项的影响力增强,即系统受到的潜在冲击逐渐显现。
- 熊娜杨云彦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