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324 被引量:12,026H指数:50
相关作者:吴洪宝邓自旺马镜娴潘维玉卞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85篇期刊文章
  • 33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9篇天文地球
  • 7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8篇农业科学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电气工程
  • 20篇电子电信
  • 10篇生物学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水利工程
  • 9篇理学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2篇降水
  • 158篇气候
  • 123篇夏季
  • 121篇值模拟
  • 117篇数值模拟
  • 104篇热带
  • 102篇环流
  • 85篇暴雨
  • 72篇台风
  • 56篇气旋
  • 55篇气温
  • 55篇雷达
  • 54篇热带气旋
  • 46篇气溶胶
  • 46篇青藏
  • 46篇青藏高原
  • 46篇大气环流
  • 45篇雷暴
  • 44篇夏季降水
  • 39篇季风

机构

  • 1,321篇南京信息工程...
  • 71篇中国气象科学...
  • 63篇中国科学院大...
  • 47篇中国气象局
  • 40篇中国气象局国...
  • 34篇江苏省气象局
  • 30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安徽省气象局
  • 25篇上海市气象局
  • 24篇中国气象局兰...
  • 20篇中国气象局广...
  • 19篇湖北省气象局
  • 17篇武汉区域气候...
  • 16篇南京大学
  • 13篇解放军理工大...
  • 13篇南京市气象局
  • 1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0篇宁夏气象防灾...
  • 10篇陕西省气象局
  • 10篇中国气象局成...

作者

  • 83篇王振会
  • 73篇何金海
  • 58篇李栋梁
  • 58篇管兆勇
  • 52篇沈新勇
  • 52篇孙照渤
  • 51篇江志红
  • 45篇徐海明
  • 43篇周顺武
  • 42篇智协飞
  • 41篇陈海山
  • 33篇丁治英
  • 32篇倪东鸿
  • 29篇魏鸣
  • 28篇吴立广
  • 28篇肖稳安
  • 27篇王黎娟
  • 27篇郭凤霞
  • 25篇周锁铨
  • 24篇李忠贤

传媒

  • 126篇大气科学学报
  • 125篇气象科学
  • 79篇热带气象学报
  • 62篇大气科学
  • 55篇高原气象
  • 40篇气象学报
  • 33篇第29届中国...
  • 31篇第30届中国...
  • 27篇南京气象学院...
  • 2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2篇气象科技
  • 22篇气象与减灾研...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7篇气象
  • 17篇中国沙漠
  • 14篇气象与环境学...
  • 12篇生态学报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9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26篇2016
  • 37篇2015
  • 77篇2014
  • 183篇2013
  • 258篇2012
  • 266篇2011
  • 238篇2010
  • 146篇2009
  • 18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3篇2004
1,3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漠腹地强沙尘暴过境的近地层湍流分析
沙尘暴北非、中东、美国中西部、澳大利亚一些地区、俄罗斯的中亚地区以及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干旱荒漠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沙尘暴和...
温雅婷焦冰缪启龙何清
关键词:沙漠腹地沙尘暴近地层湍流输送
文献传递
超强台风“圣帕”(0709)特大暴雨过程的完全螺旋度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NCEP/NCAR 1°×1°最后分析资料(final analysis,FNL)计算"圣帕"台风螺旋度,探讨各垂直层上水平螺旋度与强降水时间演变的关系、水平螺旋度与强降水落区的关系以及垂直螺旋度时间演变与强降水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700 hPa螺旋度最能反映强降水时间演变,正螺旋度大值中心附近与暴雨落区一致,同区域内螺旋度中心值的强弱与该区域内降水的强弱关系密切;若垂直方向上高低层的螺旋度同时由负值转为正值,则强降水发生,反之降水减弱、停止;对于预报台风强降水时效,水平螺旋度远比垂直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具有更多有效预报时间;对于预报台风强降水落区,垂直螺旋度比水平螺旋度更具有优势,若能利用垂直螺旋度对水平螺旋度预报强降水作出订正可能将有助于提高台风强降水预报准确率。
余贞寿倪东鸿闵锦忠
关键词:暴雨水平螺旋度垂直螺旋度
城市化扩张影响风场的数值模拟-以南京为例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冠层逐渐抬升,由此导致城市内边界层的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那么,城市化对平均风速影响的强度到底有多大,城市扩张对风速有何影响,影响是否随城市扩张而增大,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南京市区和...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TC路径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NOAA的逐日OLR场资料,ECMWF逐日风场(850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数据,参考Wheeler和Hendon提出的MJO指数,通过多元-EOF方法定义热带准双...
陶丽李双君
关键词:准双周振荡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冬、春季青藏高原东侧涡旋对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受高原地形影响,低层西风气流在高原西侧分支,从南北两侧绕流,在高原东侧汇合,并在南(北)侧形成定常的正(负)涡度带。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51—2004年再分析资料,发现这两个涡度带在700 hPa上最明显,常年存在一正一负两个对称的涡旋(下称"涡旋对"),且冬、春季较强。根据各月涡旋对的位置及强度,本文定义冬、春季绕流指数为正、负涡旋对平均涡度之差,定量地表征高原绕流作用的强弱,绕流指数大则高原绕流作用强。结果表明,1951—2004年中2/3的年份高原绕流作用春季强于冬季,高原绕流作用不仅是高原大地形的动力作用造成的,而且受到热力作用的影响。冬季绕流指数以年代际变化为主,近50年冬季高原绕流作用有显著的增强趋势;春季绕流指数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均不明显。冬、春季,强高原绕流作用均有利于中高纬冷空气向我国北方输送,使东北及新疆北部地区气温偏低。春季强高原绕流作用还有利于高原东南侧的暖湿气流向华南及江南地区输送,使西南、华南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偏南暖湿气流和来自中高纬的偏北冷干气流在31°N附近辐合,有利于江淮地区降水。无论冬、春季,亚洲中纬度西风强度是影响高原绕流作用的重要因子。
蒋艳蓉何金海温敏祁莉
关键词:青藏高原涡旋对大气环流
大尺度环境风场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耦合模式WRF-UCM模拟了上海、南京两个地区4次城市热岛现象,发现城市热岛效应高温的水平分布与大尺度环境风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热岛的高温带在地面风的影响下,向下风方平移,导致城市下游郊区的气温明显上升。从气温垂直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在地面风的作用下,低层大气都出现了一个水平方向上的高温带,从城区一直延伸到下游郊区。气温差异的垂直剖面图表明:城市化过程使城市以及城郊过渡带上空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气温明显上升。在计算城郊过渡带的平流加热率后发现,大尺度环境风场下城市对下风方郊区大气的平流加热作用不可忽视。
霍飞陈海山
关键词:数值模拟城市化
台风“韦帕”(0713)引发华东暴雨过程的诊断比较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湿Q矢量、螺旋度、湿位涡对给华东造成严重灾害的超强台风"韦帕"(0713)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前,上述物理量均能提前指示强降水落区,湿位涡有更多提前指示时间,螺旋度次之,湿Q矢量最少;登陆后,三者均能表征台风主体云系降水,湿位涡、螺旋度与强降水有较好对应关系,而湿Q矢量指示强降水位置偏北,但湿位涡会出现一定程度空报现象;台风深入内陆后,螺旋度预报指示明显不如湿位涡、湿Q矢量好,螺旋度指示强降水位置偏东,而湿Q矢量指示强降水范围略偏小;对台风后部强降水,湿Q矢量和螺旋度均未能预报出降水落区,而湿位涡仍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从区域平均看,螺旋度与湿Q矢量的预报指示时效小于12 h,而湿位涡超过12 h。
余贞寿冀春晓倪东鸿楼丽银
关键词:台风暴雨湿Q矢量螺旋度湿位涡
我国干旱区深厚大气边界层与陆面热力过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2
2011年
大气边界层是地球大气重要物理特征之一.干旱气候背景下的大气边界层特征与人们以往对典型大气边界层的认识有很大不同,其形成机制也比较特殊.本文利用冬、夏两季典型时段在极端干旱区敦煌开展的大气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对大气边界层厚度与净辐射、地-气温差和感热通量等陆面热力因素的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大气边界层的发展和维持衰退过程与陆面热力和动力过程的关系,发现发展过程消耗的能量要比维持衰退过程高得多,而且进入残余层后对流边界层发展对陆面热力作用更敏感,发展也更迅速.风速的动力作用对大气边界层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冬季稳定大气边界层影响较大.极强的陆面热力作用是我国干旱区形成深厚大气边界层的主导因素.
张强张杰乔娟王胜
关键词:干旱区
南海夏季风与印度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年际差异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印度夏季风的爆发时间,根据爆发时间差值区分了差异大小年,结果表明二者的爆发具有明显的年际异常。差异偏小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印度半岛已经盛行偏西风,两者几乎同时建立;而差异偏大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后7候左右印度才盛行偏西风,印度夏季风爆发得晚,环流形势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机制表明,印度夏季风的建立主要由经向温度反转所决定,而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取决于纬向温度反转,二者的爆发具有相对独立性,且纬向温度反转的早晚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差异的大小,积温线密集带出现的早晚决定了温度反转的早晚。
茅懋郭品文郭准
关键词:印度夏季风独立性
基于SSA-AR方法的MJO指数预报模型试验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奇异谱分析(SSA)与自回归向量(AR)预报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MJO)指数向量作自适应滤波意义下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MJO原始序列进行SSA的分解重建,无论采用对重建的分量序列进行AR(P)建模的方案,还是利用对重建合成序列进行AR(P)建模的方案,均可得到两周以上的MJO指数预报能力,其提前20天指数预报值与实况之间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5,与直接对MJO原始序列进行AR建模相比较,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和超前预报能力,预报效果也较稳定,故将SSA-AR方案进一步完善,可望作为MJO指数业务预报的有效模型。
朱红蕊江志红张勤鞠晓慧
关键词:气候学
共1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