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37 被引量:212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平苏国栋忙怡丽杨军辉戴春伟更多>>
- 相关机构: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多酚的方法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选择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然后考察了上样速度、洗脱剂对大孔树脂纯化茶多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PD60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去除茶多酚中的咖啡碱。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以6mL/min的流速上样,5%HCl,20%乙醇溶液洗脱咖啡碱,80%乙醇洗脱茶多酚。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到茶多酚产品,其中茶多酚含量在95%以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大于42%,咖啡碱含量小于2%。
- 朱兴一戴春伟谢捷王平
- 关键词:茶多酚咖啡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 含氟苯硼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含氟苯硼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相当广泛.综述了近年来含氟苯硼酸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
- 钟为慧叶海伟刘振玉俞传明苏为科
- 关键词:偶联反应
-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设计合成喹诺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现有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原料,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在哌嗪环的N上引入由芳基磺酰氯和单氰胺反应形成的甲脒基芳磺酰胺侧链。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A549、HL450、Hela等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并运用DiscoveryStudio软件的CDOCKER模块对所设计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合成1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H.NMR、ESI和HRMS确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类喹诺酮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杰金懿寿凯军吕延文
- 关键词: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化学合成TOPO
- 壳聚糖澄清甜叶菊水提液及其澄清机理探讨被引量:25
- 2011年
- 研究壳聚糖絮凝剂在甜叶菊提取液澄清过程中的作用。分别以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率和甜菊苷的损失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壳聚糖絮凝的较优工艺条件为:1%壳聚糖溶液投加量2mL/g甜叶菊干叶、甜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1g生药/10mL提取液、pH6.0、温度45℃,絮凝时间4h。在该条件下,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率为86.63%,甜菊苷的损失率为6.89%,与膜分离法澄清的效果相近,且无需特殊设备。与传统化学絮凝法相比,壳聚糖絮凝法能更有效地保留水提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絮凝效果好、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谢捷刘小景朱兴一叶海燕王平
- 关键词:甜叶菊甜菊苷壳聚糖絮凝
- 响应面法优化水栀子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水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栀子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提取栀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液料比17∶1 mL/g。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栀子多糖提取率为1.69%。
- 朱兴一忙怡丽沈凤琼王平
- 关键词:多糖响应面法
- 柳氮磺胺吡啶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6
- 2012年
- 以磺胺吡啶和NaNO2为原料,在管式反应器中经重氮化反应合成磺胺吡啶重氮盐(2);2再与水杨酸偶合制备了柳氮磺胺吡啶,总收率8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
- 金灿林晓清苏为科
- 关键词:柳氮磺胺吡啶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管式反应器
- 合成斑蝥黄的工艺改进被引量:1
- 2011年
- 以碘为催化剂,硫酸氢钾为调酸剂,β-胡萝卜素在氯酸钠氧化下通过固相研磨合成了斑蝥黄,收率7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谱确证。
- 金灿张丽苏为科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
- 西红花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西红花应用范围广、价格昂贵,加强西红花质量控制标准尤其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有助于防止西红花交易过程中以次充好的现象。本文综述了西红花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
- 王平童应鹏
- 关键词:西红花
- 磷脂和羟丙基-β-环糊精对葛根素溶解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将葛根素制成两相及三相分散体系,以提高葛根素的体外溶出速率。方法分别以磷脂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制备两相固体分散体和包合物,再将磷脂加入到葛根素-羟丙基-β-环糊精中制备三相分散体,分别进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实验。对两相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和三相分散体进行红外扫描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当葛根素和磷脂的质量比为1∶2时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葛根素的溶解度为6.54 g/L,包含物中葛根素溶解度为84.03 g/L,三相分散体中葛根素的溶解度为94.41 g/L。体外溶出结果显示15 min时,三相分散体中葛根素的累积溶出百分率达到98.34%。结论磷脂和羟丙基-β-环糊精对葛根素的溶出度具有协同作用。
- 谢捷潘玲燕朱兴一王珏王平
- 关键词:葛根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
- 磺丁基醚-β-环糊精对葛根素的增溶作用及其包合物的研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制备和鉴定葛根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葛根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运用相溶解度法考察不同pH条件下磺丁基醚-β-环糊精对葛根素的增溶作用,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和体外溶出度法鉴定包合物。结果在相同pH下随磺丁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葛根素的溶解度逐渐增加,其溶解度曲线呈AL型。冻干粉末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其在5 min的溶出度可达原料药的6倍。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用辅料,磺丁基醚-β-环糊精能与葛根素形成稳定的包合物,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 谢捷杜君琛朱兴一杨凡王平
- 关键词:磺丁基醚-Β-环糊精葛根素包合物溶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