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7H指数:6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大连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从语法化和方言的角度考察被动标记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通过古今汉语被动标记演变的考察,揭示了汉语被动标记的语法化历程和形成规律。文章通过方言被动标记和普通话被动标记的比较研究,了解普通话被动标记的特点,并解释“被”成为优势被动标记的原因。
- 王振来
- 关键词:语法化方言
- 浅谈语义功能语法的理论价值
- 2006年
- 语义功能语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语法理论,它有助于认识语法的本质,建立新的语法观,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充实语言学的理论系统;更新语法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语法学的研究品位;科学地揭示语法发展规律;是今后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 王振来
- 关键词:语义功能语法
- 关于留学生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几点思考被引量:5
- 2006年
- 留学生的课外汉语习得资源十分丰富,搞好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调控、利用对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调控、利用也必须讲求一定的原则。
- 高剑华
-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交际能力
- 中日留学生教育现状及政策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通过数据比较、逻辑推理等方式,对中国和日本留学生现状、政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中国留学生教育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可行性措施。
- 高剑华
-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被引量:5
- 2008年
- 社会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不仅具有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还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主要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及发展,并分析了社会称谓语的泛化现象及其原因。
- 高剑华
- 关键词:社会称谓语泛化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被引量:25
- 2007年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被推到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前台,其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肩负着揭示汉语言的文化意义及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价值"应然"与"实然"统一的途径。
- 高剑华
-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意识
- 韩国高中汉语教师培训情况介绍及思考——以韩国京畿道为例被引量:2
- 2006年
- 文章介绍首次韩国汉语教师培训的基本情况,分析这次培训的三大特点:增加了汉语教师的汉语和文化知识,提高了汉语教师的水平;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法,提高了汉语教师的教学技能;纠正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的不当做法,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汉语教学法。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汉语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欠缺,教学方法不得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王振来
- 从中塞合作编写《汉语教程》谈海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被引量:4
- 2006年
- 从母语为塞尔维亚语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出发,结合中塞双方合作编写《汉语教程》的实际,从接体编排、对话场景、课文选材及环节设计等方面入手,着重讨论了海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及“本土化”原则。
- 金志刚
- 关键词:趣味性
- 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动标记使用条件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动表述有标记和无标记问题一直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被动标记的有无与结构、语义和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根据被动标记的出现情况,把被动表述分为三种类型:必标型;可标型;不可标型。三种类型的出现有制约的条件。依据被动表述类型的难易度进行科学排序,有助于把难点相对分散,使学习过程更加符合科学性,为教学、教材编写等提供参考依据。
- 王振来
- 关键词:排序
- 来华留学生层次的提高与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8
- 2006年
- 以美国留学生教育为参照,在剖析中国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后,说明了提高层次与扩大规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了提高层次、协调发展对于中国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提高层次的具体措施。
- 高剑华
- 关键词: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