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学院
- 作品数:155 被引量:1,713H指数:22
- 相关作者:曹康裕余小萍刘莹莹石瑛朱源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骨伤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泻心汤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研究泻心汤中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大鼠灌胃给予泻心汤12g·kg^-1,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或尿样,HPLC法测定黄酮类成分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和尿药排泄量-时间数据用DAS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大鼠肾匀浆温孵法,进行黄芩苷的体外代谢研究。结果显示,黄芩苷、汉黄芩苷血药浓度迅速达峰,药时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消除T1/2均为6h左右;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在尿中均有排泄,尿中排泄量占给药量均〈10%,尿排泄T1/2在6-8h;大鼠肾匀浆可将黄芩苷代谢生成黄芩素,酶动力学参数Vmax=702nmol·min^-1·g^-1(protein),Km=135μmol·L^-1。可见,泻心汤中黄酮类成分可迅速吸收进入体内;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均可从尿排泄,但尿药排泄量较少;肾脏可将黄芩苷代谢成黄芩素。
- 闫晶超刘兆明王天明石荣马越鸣
- 关键词:黄酮类泻心汤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 诸氏复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组织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为证实诸氏复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织学变化的影响。采用贺氏造模法制成大白兔激素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别从 X 线摄片、四环素标记、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等方面研究诸氏复骨丸对骨骼生长代谢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用药后预防组和治疗组能够恢复骨细胞分泌胶原的合成作用,减少骨细胞的死亡和骨量的丢失。并且从超微结构上提示细胞形态及成份的变化。其中,预防组的效果最优。说明诸氏复骨丸对骨细胞胶原的合成和减少骨细胞的死亡及骨量的丢失有一定促进作用。
- 杜炯崔明李明祚诸福度吴林康刘涛张昊石关桐石印玉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中医药疗法
- 细胞衰老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机体的衰老是指与年龄相关的内在生理功能下降,细胞衰老则是与时间相关的细胞固有功能(如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运输和细胞分裂复制等)丧失,以致衰老的细胞死亡或被其他细胞清除[1]。细胞衰老是生命在细胞水平所必经的一种渐进性过程,细胞的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生命的衰老。因此,在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人们希望通过细胞水平的研究,从干预细胞的衰老入手,延缓个体衰老。
- 金宙姜凡郑钰凡张洁韩昀希梁超康湘萍
- 关键词:细胞衰老氧化应激细胞自噬细胞周期改变DNA损伤
- 大鼠体内泻心汤及其不同配伍黄酮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泻心汤不同配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泻心汤(XXD),单味黄芩(RS),大黄+黄芩(RRR+RS)和黄连+黄芩(CC+RS),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HPLC法测定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浓度,由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与RS组相比,其余3组中黄芩苷的AUC和Cmax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CC+RS组中汉黄芩苷的AUC和Cmax数值与RS组相比亦有明显减少。结论泻心汤配伍(黄连和大黄)可能使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吸收减少、暴露水平降低,其中黄连的影响更明显。
- 周慧马越鸣石荣闫晶超
- 关键词:泻心汤黄酮类配伍药代动力学
- 巴芪柔肝方促进Th22细胞活化及IL-22分泌抗肝纤维化机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巴芪柔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onA)和巴芪柔肝方组(RGF)。模型组和RGF组制备刀豆蛋白A(ConA)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RGF组随后灌服巴芪柔肝方(8.5 g/kg)至实验结束。体外分离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s),诱导后分别与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共培养。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透明质酸(HA)、白介素-22(IL-2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3(IL-23)水平均升高(P<0.01,P<0.05),白蛋白(ALB)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RGF组ALT、TGF-β、HA降低(P<0.01),IL-22、IL-6、TNF-α、IL-23均升高(P<0.01)。病理结果显示巴芪柔肝方对ConA诱导的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巴芪柔肝方含药血清组(0.5、1、10μg/mL) DCs分泌的IL-6、TNF-α、IL-23 mRNA水平升高(P<0.01)。在共培养体系中,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巴芪柔肝方含药血清组IL-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LX2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 α1)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1)。对衰老相关炎症基因的RT-PCR分析显示,巴芪柔肝方含药血清组可以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p53和p2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巴芪柔肝方通过促进DCs分泌IL-6/TNF-α/IL-23,激活Th22细胞,增加其IL-22的分泌,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促进活化的HSCs衰老。
- 厉姣龙郭丽坤周振华
- 关键词:TH22细胞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 根性神经痛与TNF-α被引量:7
- 2002年
- 杨洋王拥军施杞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病理神经根痛
- 槲皮素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甲基化代谢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考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研究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特征及酶动力学,并与正常大鼠比较观察糖尿病状态下甲基化代谢的差异。结果:槲皮素(浓度2.6~165.5μM)在大鼠肝匀浆中甲基化代谢酶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槲皮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的甲基化代谢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分别为12.4±2.6、12.0±0.7μM,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440.4±27.5、307.9±5.1pmol/min/mg,内在代谢清除率(CLint)分别为35.4、25.7 ml/min/mg。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肝匀浆中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物的Vmax和CLint降低。结论:糖尿病状态降低了槲皮素甲基化代谢,可能会减慢槲皮素在体内的消除过程。
- 石荣马越鸣方圆圆吴家胜钟杰
- 关键词:槲皮素糖尿病大鼠肝匀浆
- 椎间盘退变的始动因素、中间环节与结局被引量:26
- 2000年
- 王拥军施杞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始动因素
- 进口与国产比卡鲁胺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比卡鲁胺片在(抗雄性激素药)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比较国产与进口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4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平行口服单剂量国产(试验制剂)或进口比卡鲁胺片(参比制剂)5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比卡鲁胺片浓度,用DAS软件计算2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国产和进口比卡鲁胺片的AUC0-n分别为(94.4±20.6)和(102.3±17.4)μg.h.mL-1;AUC0-∞分别为(102.1±20.8)和(108.7±18.9)μg.h.mL-1,Cmax分别为(538±151)和(619±167)ng·mL-1;tmax分别为(21±12)和(23±12)h,生物利用度F=93.9%。结论国产和进口比卡鲁胺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 王天明马越鸣严东明谭波严惠萍刘岗黄维泉
-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SUI无疑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绊脚石。由于文化教育和经济等原因,患者对此病羞于启齿导致疾病无法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效果大步提升。虽然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女性SUI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哈斯叶提古丽.买买提葛旻垚赵建华
-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女性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