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医学院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
- 作品数:132 被引量:300H指数:8
- 相关作者:闫浩易海涛包莹李建杰邹菊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食物过敏对大鼠小肠形态学及肠黏膜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卵蛋白经口致敏的大鼠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形态学及肠道黏膜内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变化的情况。方法将27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17只)和对照组(10只)。对照组大鼠以无菌PBS液灌胃。实验组大鼠以卵蛋白灌胃,建立肠道食物过敏的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食物过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病理学变化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体视学方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黏膜CD4+、CD8+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可见肠绒毛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肿胀、脱落现象,固有层见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绒毛均变短、萎缩(P<0.05或P<0.01);十二指肠、空肠肠腺均增长(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黏膜固有层CD4+T淋巴细胞数密度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黏膜固有层、上皮内CD8+T淋巴细胞数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黏膜固有层CD20+B淋巴细胞数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卵蛋白致敏大鼠小肠肠黏膜损伤明显,肠黏膜淋巴细胞的变化导致肠黏膜局部免疫失调,在食物过敏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曾慧红傅爱香庄德葆周丽萍刘志刚朱清仙
- 关键词:食物过敏卵蛋白淋巴细胞体视学
- 家蚕蚕蛹过敏原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克隆、表达家蚕蚕蛹过敏原几丁质酶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方法提取家蚕的总RNA,RT-PCR克隆家蚕过敏原几丁质酶的全长基因,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家蚕几丁质酶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家蚕主要变应原几丁质酶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含有长度为166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5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500,电点为5.78,编码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的家蚕几丁质酶基因的同源性为99%。结论成功克隆家蚕蚕蛹主要过敏原几丁质酶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为家蚕蚕蛹过敏原几丁质酶的重组表达和免疫活性鉴定等奠定了基础。
- 刘硕黄钟罗新萍刘志刚陈思
- 关键词:家蚕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载体
- 脂多糖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目的检测胞外无钙、正常生理钙浓度以及Ca离子通道抑制剂La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探讨外钙内流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可能的机制。方法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组细胞在抗原(80ug╱ml)刺激引起的钙信号...
- 莫绪成刘志刚
- 文献传递
- 鸡蛋主要过敏原卵清蛋白的两个片段区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
- 2010年
- 食物过敏是指当人体摄入某种特定的食物后在体内发生的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目前,食物过敏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众性健康问题。近年来各国报道的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鸡蛋是FAO/WHO认定的导致人类食物过敏的八大类食品之一,鸡蛋中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蛋清中,
- 毋丹丹胡东生黄钟刘志刚闫浩
- 关键词:卵清蛋白鸡蛋免疫原性食物过敏
- Durham重力采样法对不同高度气传致敏花粉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深圳市区不同高度气传花粉种类、数量、季节性消长规律以及与气候要素的关系。方法采用Durham重量法于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对深圳市不同高度(1.5、35.0、70.0m)空气中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采用SAS 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年曝片1095片(3个高度采集点,每个高度365片),总采集花粉10 386粒,其中1.5m采集3029粒;35.0m采集3969粒;70.0m采集3388粒,鉴定出36个科60种花粉。3个高度全年皆有花粉飘散,均出现2次花粉飘散高峰期,即春季(2月20日—4月14日)和秋季(9月12日—12月5日);35.0m高度采集的花粉最多,地面(1.5m)采集花粉最少。全年花粉数在3个不同高度中任何2个高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春季花期和秋季花期35.0m高度气传花粉数与其他2个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高度气传花粉分布规律及浓度均受季节和气象要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结论在3个高度空气中全年皆有花粉飘散,均出现2次花粉高峰期,35.0m高度采集的花粉种类和数量最多。
- 肖小军胡东生刘志刚龚苗刘晓宇
- 关键词:气传花粉过敏气象因素
- IgA肾病患者血清6种常见过敏食物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并比较31例IgA肾病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IgG及IgE水平,并对所有病人进行食物过敏情况问卷调查,观察多种食物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IgA肾病组患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中均未检测到食物特异性的IgE。所有病人均无明确的食物过敏史。多种食物(大于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的患者均有蛋白尿。结论某些食物尤其是高致敏性食物在IgA肾病的发病及进程中可能伴有重要角色。
- 周朝敏刘志刚眭维国谷东风李永强邹和群
- 关键词:IGA肾病
- 粉尘螨第24组过敏原cDNA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第24组过敏原cDNA,研究其免疫学特性,为深入研究尘螨致敏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以粉尘螨cDNA文库为模板,根据Der f24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C669700)设计引物,PCR扩增Der f24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Derf24,并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转化至E.coli BL21(DE3)plysS,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经Ni 2+螯合层析纯化,获得重组的Der f24(14kDa);对重组蛋白进行IgE-Western blotting(WB)实验和IgE-ELISA实验;通过Swiss-model软件模拟Der f24的3D结构并通过DNAStar软件分析其潜在的B细胞表位,合成三个肽(位置分别为75-88aa、44-57aa和104-117aa)进行IgE-ELISA实验。结果克隆的Der f24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357bp,编码118个氨基酸(GenBank Accession No.KP064571);Der f24原核表达主要形式为不可溶的包涵体,纯化后的重组Der f24蛋白分子量约为14kDa。IgE-WB结果显示,重组Der f24与10例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呈强阳性反应,而与1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IgE-ELISA结果显示,合成表位肽(No.1 75-88aa:Z=5.6734、No.2 44-57aa:Z=5.6720和No.3 104-117aa:Z=5.6791;P<0.0001)均与22例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呈阳性反应,而与2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呈阴性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Der f24cDNA,重组Der f24可结合粉尘螨过敏血清IgE,鉴定了3个潜在的IgE B细胞表位。本研究为进一步防治螨性过敏性疾病奠定了技术基础。
- 邱聪龄钟小军黄毅刘晓宇蔡泽浪刘志刚刘志刚
- 关键词:粉尘螨CDNA克隆B细胞表位
- 粉尘螨重组变应原Der f8的表达、纯化和免疫学鉴定
- 2014年
- 目的获得大量粉尘螨重组变应原Der f8蛋白,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合成粉尘螨第8组变应原(Der f8)基因,将其连接至pET-32a载体,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Der f8蛋白,圆二色谱初步检测该蛋白二级结构,以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作为一抗,经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方法分析Der f8的免疫学特性。结果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出Der f8蛋白,为可溶性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ku。Der f8重组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34.5%,β折叠12.6%,无规则卷曲53.9%。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印迹有明显条带显示。结论纯化后的Der f8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强的免疫学活性,为粉尘螨过敏反应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治疗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蒋聪利邬玉兰李维中肖小军杨平常刘志刚
- 关键词:粉尘螨
- 田菁花粉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及鉴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初步分离、纯化及鉴定田菁花粉变应原蛋白。方法对田菁花粉粗提液进行提取,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粗提液蛋白组分进行分离,并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测定。收集10例过敏患者血清,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花粉变应原成分进行鉴定,用离子交换层析对其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并通过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田菁花粉有蛋白条带20余条,其中主要条带有12条,16、19和27ku为其特异性的过敏原,其中16和19ku为其主要过敏原。田菁花粉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出变应原主要集中在Ⅳ和Ⅰ峰,其对应的分子质量为16和19ku。结论初步分离、纯化及鉴定了田菁花粉变应原,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 刘玲肖小军李兵何韶衡杨平常刘志刚
- 关键词:变应原离子交换层析
- BALB/C小鼠口腔过敏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口腔过敏综合征BALB/C小鼠模型,并对其免疫特征进行评价。方法将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通过皮下注射花生蛋白粗提液致敏来建立BALB/C小鼠口腔过敏综合征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口腔黏膜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并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BALB/C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1(IgG1)、免疫球蛋白G2a(IgG2a)及小鼠肥大细胞蛋白酶-1(mMCP-1)的水平。结果花生蛋白中有8种过敏原被确定,Arah 1~8,其中Arah 1~3是主要过敏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花生抗原致敏及激发BALB/C小鼠后表现出口腔过敏综合征临床反应,模型组BALB/C小鼠血清IgE、IgG1、IgG2a及mMCP-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BALB/C小鼠口腔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使用花生蛋白抗原能够有效诱导BALB/C小鼠在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及局部免疫方面产生过敏炎症性反应,适用于开发口腔过敏综合征研究的小鼠模型,为未来疗法提供模板。
- 谢瑞娣杨平常刘志刚徐灵芝唐亚平郭成伟刘琪
- 关键词:食物过敏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BALB/C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