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与生物化学实验室
- 作品数:134 被引量:1,156H指数:18
- 相关作者:戴敏姜术霞谢艳爽金焕戚红丹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 姜黄素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F-5)MRC-5增殖、胶原表达和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RC-5细胞,用姜黄素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20、30、40、50、60μmol/L姜黄素组。于37℃继续培养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天狼猩红染色法测定细胞内胶原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MRC-5细胞的增生(P<0.05),并降低胶原的生成(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主要停滞于G1期。结论:姜黄素能抑制MRC-5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增加,并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RC-5细胞的增殖来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发挥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 解克芳牛建昭王继峰李亚东张会存
- 关键词:姜黄素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胶原
- 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与CD_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观察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nephrin和CD2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4只,按体重随机分组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64只。造模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72 h后检测大鼠血糖和尿糖,以血糖≥16.7 mmol/L、尿糖(++++)者为DN大鼠造模成功。模型成功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小、大剂量组,各组分别干预14周。于第14周处死大鼠,无菌取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CD2A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nephrin和CD2AP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厄贝沙坦、糖肾平干预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和CD2AP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肾平可能通过维持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CD2AP的稳定性,从而发挥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
- 王颖超赵宗江赵敬杨美娟张新雪田晨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肾平胶囊足细胞
- 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被引量:51
- 2001年
- 研究中药抗癌与抑制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应用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等。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药效呈时间依赖性 ,并在一定范围内 (5~ 80 μmol/L)与剂量呈正相关 ,半有效量为 4 0 μmol/L。形态学观察证明给药后 2 4h ,坏死细胞数随给药浓度增多。分离提取细胞DNA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弥散状核酸降解带 ,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状带。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随着给药浓度增高 ,四倍体细胞数显著增多 ,不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峰。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并能抑制细胞正常分裂。
- 莫日根牛建昭王继峰戴书静金永三
-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血管形成内皮细胞系抗癌药细胞毒作用
- 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形态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病理特点和毒理机制提供基础。方法:昆明种小鼠以雷公藤甲素LD50剂量(0.8 mg/kg)水溶液灌胃,分别于给药12 h及24 h后取肝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冰冻切片,行常规HE染色、PCNA染色、TUNEL染色及光镜观察。部分肝组织经戊二醛固定、制备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下观察。PCNA及TUNEL染色结果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0.8 mg/kg雷公藤甲素灌胃后12 h即可诱导肝组织炎细胞浸润、结构破坏、肝细胞坏死及代偿性增生。透射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细胞骨架结构异常、细胞器大量脱落、自噬体明显增多。PCNA及TUNEL染色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肝细胞出现显著的增殖及凋亡。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肝组织炎性反应发生,同时伴随肝细胞凋亡、坏死及代偿性增生。推测肝细胞自噬性凋亡是雷公藤甲素诱导急性肝损伤的关键病理环节。
- 刘泽洲许可嘉张天娇易小烈赵福建杨美娟牛建昭李健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小鼠急性肝损伤形态学自噬性凋亡
-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活化肝星形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活化时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SD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免疫组化检测各实验组血清对肝星形细胞分泌TGF-β1,PDGF的影响,并经图像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结果:培养48h模型组TGF-β1,PDGF阳性反应物A值分别为733.58±189.73和659.45±76.56;72h分别为1509.87±77.50和1208.02±132.21,与对照组(48h:570.78±57.61和479.65±38.49;72h:1279.30±147.78和805.30±121.04)比较,差异显著有显著性意义(F=5.833~21.250,P<0.05)。培养48,72h,高、中剂量药物组与模型组TGF-β1,PDGF表达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F=5.833~21.250,P<0.05),可显著抑制TGF-β1,PDGF表达,并呈量效关系。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时活化肝星形细胞分泌TGF-β1和PDGF,从而达到抑制肝星形细胞增殖、活化的抗肝纤维化防治作用。
- 郭顺根张玮戴敏谢艳爽牛建昭赵丽云赵福建白锦雯
- 关键词:星形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 中药复方保肝作用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为观察活血化瘀类保肝中药复方对肝损伤的保肝作用 ,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酶显示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经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各组动物标本中琥珀酸脱氢酶 ,5 核苷酸酶及热休克蛋白70 活性与表达程度。结果 琥珀酸脱氢酶、 5 核苷酸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70 的表达模型组与对照组比P <0 0 1;自然恢复组、预防组与模型组比P <0 0 1;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比P >0 0 5。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具有一定的保肝功效。肝星形细胞热休克蛋白70 的表达是否提示细胞凋亡的发生 ,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 郭顺根江涛张玮赵福建赵丽云白锦雯
- 关键词:中药复方肝损伤组织化学热休克蛋白免疫
- 库普弗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 2005年
-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形成过程可简单归纳为[1]:致肝病因子损伤肝细胞→库普弗细胞(KC)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CK)→星状细胞(HSC)激活、增殖、转化为肌样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并沉积→肝纤维化形成.
- 贾文婷郭顺根赵海军庞弈晖戚红丹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活化库普弗细胞增殖肝纤维化形成
- 育泡饮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育泡饮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在3次免疫后连续灌服育泡饮,以强的松为阳性对照,电镜观察小鼠卵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颗粒细胞胞体变小,各种细胞器明显减少,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核膜消失,线粒体肿胀,嵴减少,紊乱,内质网扩张。育泡饮各剂量组可见颗粒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细胞器数量增多,线粒体、内质网等结构大体正常,未见染色质凝聚。结论:育泡饮具有防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能抑制颗粒细胞凋亡。
- 梁欣韫孙晓芳牛建昭王继峰许惠玉石任兵
- 关键词:自身免疫颗粒细胞超微结构
- 肝星形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因子被引量:2
- 2005年
- 肝纤维化的本质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大于降解, 致使其过度沉积所致。其中, 活化的HSC是产生过量纤维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诱导肝星形细胞凋亡成为阻止肝纤维化进程的途径之一。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多种因素作用于HSC引起的凋亡经由线粒体依赖途径及死亡受体途径进行, 参与凋亡的相关因子主要有死亡受体家族、Bcl- 2 家族部分成员以及Caspase家族。
- 朱淼郭顺根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形细胞凋亡因子
- 补骨脂对初老小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补骨脂对初老小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作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12月龄的初老化小鼠分成6组:初老组、倍美力组、补骨脂大剂量组、补骨脂中剂量组、补骨脂小剂量组和青年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七天休息一天,连续1个月。通过观察小鼠血清中E2、P、LH、FSH含量以及卵巢、子宫系数的变化,从而探讨补骨脂对初老小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大,倍美力组的子宫系数最高。初老组卵巢系数略高于补骨脂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补骨脂中剂量组的E2含量较高,倍美力组和补骨脂小剂量组的E2值较初老组有显著意义的上升。补骨脂大剂量组小鼠血清的P含量最高。倍美力组、补骨脂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FSH含量均较青年组减少,并有显著差异;除初老组外,其他各组血清中LH含量均较青年组升高。初老组的FSH/LH值最大。结论:补骨脂可改善初老小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中剂量组效果最好。
- 巴文君孙丽萍张秋菊唐炳华
- 关键词:补骨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