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6 被引量:1,182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宪帅王海英王巧红张君蔡海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9篇土壤
  • 9篇碳储量
  • 8篇植被
  • 8篇退耕
  • 7篇凋落
  • 7篇干旱河谷
  • 6篇胁迫
  • 6篇巨桉
  • 5篇凋落叶
  • 5篇凋落叶分解
  • 5篇有机碳
  • 5篇植被恢复
  • 5篇退耕还林
  • 5篇退耕模式
  • 5篇物量
  • 5篇落叶分解
  • 5篇化感
  • 5篇旱胁迫
  • 5篇干旱
  • 5篇干旱胁迫

机构

  • 66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理县林业局
  • 2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四川省林业调...
  • 2篇汉源县林业局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阿坝州川西林...
  • 1篇四川省林业勘...
  • 1篇洪雅县林场

作者

  • 19篇胡庭兴
  • 18篇张健
  • 18篇杨万勤
  • 16篇龚伟
  • 12篇宫渊波
  • 12篇王景燕
  • 10篇黄从德
  • 9篇吴福忠
  • 5篇王宪帅
  • 5篇罗承德
  • 4篇刘正刚
  • 4篇王勇军
  • 3篇陈林武
  • 3篇涂利华
  • 3篇陈其兵
  • 3篇周利强
  • 3篇张国庆
  • 3篇陈洪
  • 3篇胡红玲
  • 3篇王奥

传媒

  • 7篇生态学报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营养学报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第四届中国竹...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4篇2011
  • 17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对高山柳和沙棘幼苗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为了解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物光合生理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交错带两种典型植物高山柳(SALIX PARAQPLESI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
关键词:干旱河谷交错带干旱胁迫光合作用沙棘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水肥耦合对汉源花椒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为研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汉源花椒生长状况,指导合理的汉源花椒水肥管理措施,采用水和肥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汉源花椒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水肥处理对汉源花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源花椒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根/冠比随土壤水分含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汉源花椒生长状况隶属度(y_2)与土壤水分含量(x_1)和施肥量(x_2)的关系式为y_2=-2.070 0-0.001 3x_1~2-0.206 0x_2~2+0.118 1x_1+0.512 6x_2(n=27,R2=0.962)。最适宜于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苗木质量提高的土壤水分含量为46.1%,氮(N)、磷(P2O5)和钾(K2O)施用量分别为尿素187 kg/hm2、过磷酸钙75 kg/hm^2和硫酸钾187 kg/hm^2。汉源花椒幼苗生物量与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施用量对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减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
王景燕唐海龙龚伟胡文芶国军
关键词:水肥耦合植株生长肥料利用效率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与针叶纯林苔藓凋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对川西亚高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与针叶纯林林下苔藓凋落物的持水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混交林林下苔藓凋落物层储量为10.02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54.96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839.70%;苔藓储量为2.43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11.47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472.23%,吸水速率经过24h从7683.2g/(kg.h)下降为256.5g/(kg.h);凋落物储量为7.59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24.07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317.22%,吸水速率经过24h从8530.1g/(kg.h)下降为321.4g/(kg.h)。(2)针叶纯林林下苔藓凋落物层储量为9.37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45.70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766.05%;苔藓储量为2.13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9.68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454.85%,吸水速率经过24h从6444.4g/(kg.h)下降为231.4g/(kg.h);凋落物储量为7.24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21.20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292.68%,吸水速率经过24h从7004.9g/(kg.h)下降为251.4g/(kg.h)。因此,无论是持水量、持水率,还是吸水速率,混交林都强于针叶纯林。两种林分下,苔藓、凋落物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苔藓、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郭伟文维全黄玉梅张健张丹桔刘洋刘旭王伟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苔藓凋落物持水性能
巨桉凋落叶分解对假俭草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植物生长的本质是由光能驱动的复杂生理学过程,90%~95%干物质的积累来源于光合产物。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对假俭草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4个添加不同凋落叶量的试验组被设置,包括了T1(30 g/盆),T2(60 g/盆),T3(90 g/盆)以及CK(0 g/盆);同时,以添加去除化感物质凋落叶的处理为空白试验。选取晴天测定假俭草光合参数以及在30,60,90 d时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分解中的巨桉凋落叶明显抑制假俭草的生长、生物量的积累以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且随凋落叶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大;处理组叶片的气孔导度及其对环境中光照和CO2改变的适应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巨桉凋落叶化感作用减弱了假俭草叶片的光合作用,并抑制假俭草的生长。
李羿桥李西胡庭兴
关键词:假俭草化感作用光合特性
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1年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退耕还茶地和退耕还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退耕还茶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占总团聚体的比例均以<0.25mm的含量最大,且与其他粒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除2~1mm粒径外,退耕还茶地土壤与退耕还林地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差异不显著。(2)0-20cm土层,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表现为退耕还林较退耕还茶大,虽退耕还茶地破坏率与退耕还林的差异不显著,但退耕还茶地土壤团聚体破坏率高于退耕还林地的;20-40cm土层结果与之相反。(3)0-20cm土层,退耕还茶地随着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少,再增加,然后减少,最后增加的变化,且退耕还茶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退耕还林的高;20-40cm土层,退耕还茶地随着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少,再增加,最后减少的变化,除0.5~0.25mm和>5mm这2个粒级外,退耕还茶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退耕还林的低。
何淑勤郑子成宫渊波
关键词:退耕还林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
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地杂交竹生物量空间分配格局
2010年
采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杂交竹各器官及不同龄级生物量配置,结果表明:①杂交竹单株平均生物量为5.0116 kg,林分平均生物量为34.1794 t.hm-2;②杂交竹单株和林分各器官生物量从高到低都表现为竹杆>竹枝>竹叶>竹蔸>竹根;③不同年龄杂交竹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3 a>2 a>1 a,林分生物量表现为2 a>1 a>3 a;④杂交竹竹枝、竹杆、竹叶及全株以幂函数(W=cDaHb)为最优生物量模型,竹蔸、竹根则以多项式(W=c+aD+bH)为最优生物量模型。
刘应芳何蕾黄从德陈其兵
关键词:杂交竹生物量生物量模型
岷江下游丘陵区3种农业种植模式对铅(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益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解间作和轮作组成的农业种植模式对中轻度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益,定点调查了岷江下游丘陵区3种农业模式(M1玉米+红薯-小白菜+菠菜,M2玉米+生姜-茎用芥菜,M3水稻)作用下,土壤中Pb含量的变化以及Pb在土壤和作物系统中迁移和分配的特征,采用有时序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了3种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发现,土壤Pb含量变化在模式M1、M2中表现为显著下降后持平的"L"形特点(降幅10.65、13.91),M3中为显著下降(降幅14.17)。Pb在作物非食用器官中含量是食用器官的1.10~33.00倍。玉米和稻谷食用器官中Pb的含量安全,生姜受到中度Pb污染,红薯、小白菜、菠菜等食用器官中Pb污染较严重,人体通过模式中作物日摄入Pb总量是WHO/FAO标准的4.23倍,但由于人体对Pb具有的耐性和清除机制、食用前对农产品的加工措施、当地农户将红薯和菠菜等作为猪饲料使用,以及现今社会人类日常饮食种类的丰富性等,有效地降低了农产品中Pb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的风险性。分析表明,3种模式的综合效益是显著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排序结果为M2〉M1〉M3。
刘凯李勇张健杨万勤刘洋吴福忠
关键词:农业模式土壤
华西雨屏区苦竹林土壤酶活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42
2009年
2007年11月—2009年5月,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0gN·m-2·a-1)、低氮(5gN·m-2·a-1)、中氮(15gN·m-2·a-1)和高氮(30gN·m-2·a-1).在氮沉降进行半年后,每月采集各样方0~20cm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酶活性,连续测定1年.结果表明:苦竹人工林样地中6种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蔗糖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高峰期出现在春季,脲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秋季,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冬季;氮沉降增加了苦竹林土壤中木质素分解酶和碳、氮、磷分解相关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抑制了纤维素酶活性,而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不显著;苦竹林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氮限制状态,氮沉降刺激了微生物-酶系统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涂利华胡庭兴张健李仁洪戴洪忠雒守华向元彬黄立华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酶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表层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率为27.58%。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结构破坏率(SPBR)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湿筛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负相关。土壤侵蚀率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构破坏率、湿筛后团聚体MWD和GMW、>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
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王玲
关键词:山地森林土壤物理性质不同植被
水肥对汉源花椒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以汉源花椒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0%、50%、70%田间持水量(FWC)水平,施肥水平为全量NPK(肥料中纯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150、60和150kg·hm-2)、半量NPK和不施肥,并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汉源花椒幼苗抗逆生理特性,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水肥处理对抗逆性的影响,探索汉源花椒抗逆性对水肥条件的响应机理,为实际生产提供最佳水肥管理技术。结果显示:(1)汉源花椒幼苗地径(D)和苗高(H)、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抗逆性隶属度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50%FWC处理最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50%FWC处理最低。(2)汉源花椒幼苗抗逆性隶属度与植株D、H和D2 H呈显著正相关;抗逆性隶属度(y)与土壤水分含量(x4)和施肥量(x5)的关系式为:y=-1.662-0.001 085x42-0.17x52+0.100 7x4+0.420 8x5(n=27,R2=0.989);最适宜于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的土壤水分为46.4%田间持水量、并配合施用纯N、P2O5和K2O分别为185、74和185kg·hm-2的肥料组合。研究表明,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施用量对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抗逆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王景燕龚伟李伦刚唐海龙肖千文胡文芶国军
关键词:水肥管理植株生长抗逆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