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338 被引量:3,463H指数:29
相关作者:许泽永危文亮张学江黄永菊王贤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8篇农业科学
  • 50篇生物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3篇油菜
  • 62篇基因
  • 60篇甘蓝
  • 59篇甘蓝型
  • 58篇甘蓝型油菜
  • 41篇花生
  • 22篇抗性
  • 20篇种质
  • 19篇菌核
  • 19篇不育
  • 18篇菌核病
  • 17篇性状
  • 17篇芝麻
  • 17篇种子
  • 16篇雄性不育
  • 15篇大豆
  • 14篇植物
  • 13篇克隆
  • 12篇作物
  • 8篇施肥

机构

  • 3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南民族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湖北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4篇孝感学院
  • 3篇长江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3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2篇胡小加
  • 40篇刘胜毅
  • 35篇廖伯寿
  • 33篇张春雷
  • 29篇晏立英
  • 29篇胡琼
  • 28篇董彩华
  • 27篇廖星
  • 27篇王汉中
  • 25篇李云昌
  • 25篇姜慧芳
  • 25篇余常兵
  • 24篇江木兰
  • 23篇梅德圣
  • 21篇任小平
  • 21篇李银水
  • 21篇黄家权
  • 19篇李光明
  • 19篇雷永
  • 18篇陈洪

传媒

  • 96篇中国油料作物...
  • 18篇作物学报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湖北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9篇华北农学报
  • 8篇中国农业科技...
  • 6篇植物遗传资源...
  • 5篇Agricu...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植物学通报
  • 3篇遗传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油脂
  • 3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作物杂志
  • 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种子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23篇2012
  • 75篇2011
  • 74篇2010
  • 26篇2009
  • 15篇2008
  • 19篇2007
  • 14篇2006
  • 16篇2005
  • 20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3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用SSR、SRAP和EST标记对40份含油量在43%以上和6份含油量在40%以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含油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81对引物共扩增出192条多态性带,引物扩增位点多态性信息(PIC)值的变化范围为0.122~0.943,平均值为0.512。供试材料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09,变化范围为0.016~0.662,国外材料比国内材料显示出更远的亲缘关系,其中Hektor与7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超过0.6,Sollux与15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超过0.5。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66处,供试材料被划分为5类;在相似系数为0.70处,供试材料被划分为9类;在相似系数为0.73处,46份材料被划分为18类。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油量供试品种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暗示它们可能含有增加含油量的不同位点;通过聚合这些可能的非等位位点,有望获得高含油量的油菜品种。
陈玉峰李云昌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刘佳付丽胡琼
关键词:分子标记含油量聚类分析
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植物因子H2A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2007年
拟南芥组蛋白H2A1是影响农杆菌T-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其它H2A组蛋白一样,它含有1个保守的H2A结构域。本研究利用PCP技术从拟南芥中成功扩增到H2A1基因组序列的全长。产物纯化后克隆到pBI121(Kmr),从而构建了H2A1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H2A1。PCR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最后用电击法将该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形成工程菌。此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H2A1的功能和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稳定表达水平奠定了基础。
邹智吴刚卢长明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植物表达载体
欧洲野生甘蓝的核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解欧洲野生甘蓝遗传背景,以栽培甘蓝、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作对比,对引进的7个生态地理群体共80份野生甘蓝材料进行了核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利用10对特异性SSR引物分析叶绿体基因组多样性,获得8个差异性标记,将参试94份材料划分为3类,即甘蓝(含栽培和野生甘蓝)、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包括6种单倍型,其中野生甘蓝2个,甘蓝型油菜3个,白菜型油菜1个。利用6对SRAP引物对核基因组多样性进行分析,获得75个多态性标记;聚类及遗传结构分析表明7个野生甘蓝群体中,F、D、G三个群体聚为独立的亚类,E群体大部分单株归于G亚类。其它3个群体A、B、C则相互混杂在一起。野生甘蓝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指数(I)分别为0.301 3和0.461 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野生甘蓝以群体内变异为主,占80%;群体间变异仅占20%。结果显示引进的野生甘蓝群体核质遗传多样性丰富。
许鲲陆光远伍晓明高桂珍陈碧云吕培军
关键词:群体遗传结构
隐性核不育芝麻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
2011年
以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5ms-5为材料,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中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模板DNA质量浓度为200ng/μL、37℃酶切连接6h的情况下,预扩增中最佳Mg2+浓度为1.0mmol/L,dNTP最佳浓度为0.3mmol/L,Taq酶量以0.5U为宜,预扩增引物终浓度为0.4mmol/L;选择性扩增中,预扩增产物稀释10倍后,以Mg2+0.8mmol/L、dNTP 0.2mmol/L、Taq酶1.0U、选扩引物0.6mmol/L为宜。
杨敏敏刘红艳左阳赵应忠
关键词:油料作物芝麻AFLP
新疆野生油菜无菌苗的无性繁殖研究
2010年
以新疆野生油菜18号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其在武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快速繁育技术,提出了以离体培养结合常规栽培技术快速繁殖新疆野生油菜的生产程序。结果表明,以中上部茎段为材料,采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作为无性繁殖基质,在无菌苗生根后移栽成活容易。对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3mg/L 6-BA+0.1mg/L NAA+0.1mg/L GA3+3%蔗糖+0.6%琼脂培养基效果较好。
孙慧慧闫晓红王力军叶永忠魏文辉
关键词:新疆野生油菜无菌苗无性繁殖
湖北省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Ⅵ.花生氮肥用量被引量:5
2012年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花生产量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安低氮土壤上,施氮使花生产量和氮积累量显著增加,但固氮比例快速降低;在蔡甸高氮土壤上,施氮对花生产量和氮积累量影响不明显,固氮比例变化不大。建议生产上应根据土壤条件确定施氮策略,即低氮土壤上优先考虑增加花生产量来施氮,在高氮土壤上优先考虑发挥花生固氮能力来施氮。
余常兵李银水谢立华胡小加廖伯寿陈防廖星
关键词:花生生物固氮氮肥用量
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新品种(系)的SSR等位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476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163份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选育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3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3.12个,变幅2~6个,平均多样性指数0.46,平均杂合度0.2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38,说明参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区试材料杂合度极显著高于核心种质,且有9个特有等位变异;区试材料的常规品种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标都低于杂交品种。四大洲之中亚洲材料遗传变异最丰富,有11个特有等位变异。中国材料整体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国外材料。除了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PIC这两项指标,三种生态类型材料之中其余遗传多样性指标最高的是半冬性材料,五个时期材料之中则是21世纪材料的其余指标最高。21世纪半冬性油菜遗传变异比20世纪半冬性油菜丰富。不同大洲、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时期材料之间的杂合度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蓝型油菜各个群体内变异均占总体变异的主体部分,为88%~97%;尽管群体间的差异所占比例小,但是仍达到极显著水平。
周梦妍吴金锋许鲲李锋陈碧云伍晓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SR荧光标记
大豆种质资源叶型和荚粒性状的关系及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选用167份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材料,依据叶长/宽比值将其划分为宽叶型和窄叶型,分析叶型相关性状与荚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宽、叶长/宽比均与每荚粒数显著相关(r=-0.69和0.64,P<0.001)。选用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连锁群上的65个SSR标记分析资源材料的群体结构,并用目标区间内13个SSR标记与叶型相关性状和荚粒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标记20-285与每荚粒数显著关联,推测控制每荚粒数的基因可能位于标记20-285附近;标记20-26和20-45间的标记几乎都与叶长/宽比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推测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标记20-26和20-45之间。相关分析和关联分析证实大豆叶型与荚粒性状存在密切关系,并缩小了每荚粒数和叶型候选基因的区间。
伍宝朵陈海峰郭丹丹沙爱华单志慧张晓娟杨中路邱德珍陈水莲朱晓玲张婵娟周蓉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叶型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5628的选育
2009年
利用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Polimacms),培育出高产、高油、广适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中油5628,于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国家区试中(长江下游A组),平均单产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产油量增加5.59%,最高单产达3835.5kg/hm2,该品种具备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株型、抗倒性、耐湿和抗病性。
郑普英李桂英张学昆程勇邹崇顺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育种
甘蓝型油菜Bn19070的表达与同源基因At2g19070的amiRNAi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原芯片杂交结果,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Bn19070与拟南芥At2g19070基因高度同源,在油菜可育株雄蕊中高量表达,不育株雄蕊中表达量极低。从雄性不育基因At2g19070入手,利用amiR-NAi(人工微RNA干扰)技术对其两个RNA区段分别设计靶标,转化拟南芥。在多个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后代中普遍观察到小孢子数量减少、成熟花粉萎缩失去活力、不结实或者少结实的不育表型。两个靶标的干扰使转基因拟南芥出现了类似的表型,基因表达抑制率都在90%以上,干扰效果好,暗示amiRNAi技术在靶标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At2g19070基因的干扰对Bn19070的功能研究有借鉴作用。
李振波王琢玉刘学群覃瑞黄军艳董彩华刘胜毅
关键词:雄性不育拟南芥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