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68 被引量:1,130H指数:24
相关作者:张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7篇柔鱼
  • 26篇渔业
  • 22篇金枪鱼
  • 20篇耳石
  • 19篇阿根廷滑柔鱼
  • 16篇西南大西洋
  • 15篇茎柔鱼
  • 12篇生物学
  • 11篇渔场
  • 11篇种群
  • 10篇鲐鱼
  • 9篇外海
  • 9篇围网
  • 9篇CPUE
  • 8篇生物学特性
  • 7篇渔业资源
  • 7篇磷虾
  • 7篇南极磷虾
  • 7篇角质
  • 6篇头足类

机构

  • 168篇上海海洋大学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海南省水产研...
  • 1篇启东市海洋与...
  • 1篇江西省基础地...

作者

  • 93篇陈新军
  • 39篇刘必林
  • 33篇许柳雄
  • 30篇陆化杰
  • 26篇朱国平
  • 24篇钱卫国
  • 18篇李纲
  • 18篇田思泉
  • 11篇曹杰
  • 11篇马金
  • 9篇许强华
  • 9篇周应祺
  • 8篇李建华
  • 8篇官文江
  • 7篇方舟
  • 7篇李思亮
  • 7篇宋利明
  • 7篇戴小杰
  • 6篇贾涛
  • 5篇黄洪亮

传媒

  • 42篇上海海洋大学...
  • 30篇水产学报
  • 11篇海洋渔业
  • 7篇大连水产学院...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生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2011年中...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28篇2012
  • 37篇2011
  • 32篇2010
  • 40篇2009
  • 8篇2008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形态法的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我国鱿钓渔业重要捕捞对象,种群结构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文中根据2007年7~10月40°N^45°N,151°E^158°E海域连续采集的1 342尾柔鱼样本,测定其胴长(ML)、腕长等12项形态指标,利用正态线性转化、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研究雌雄个体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该海域雌、雄柔鱼均存在大小2个种群。均数差异显著性表明,雌性个体2个种群在MW/ML和FW/ML存在显著差异,雄性个体在MW/ML和AL3/ML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形态差异仍属于种内差异。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的判别准确率(雌性60.3%,雄性60.1%),说明所划分的种群在部分形态比指标上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形态学指标可初步区分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但需结合其他生态学指标和耳石等硬组织进一步划分。
李思亮陈新军刘必林马金曹杰张广文
关键词:柔鱼种群结构
漂流人工集鱼装置随附鱼群中鲯鳅的生物学特征
2014年
漂流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在金枪鱼围网渔业中被广泛地应用于诱集捕捞金枪鱼类。鲯鳅作为漂流FAD诱集鱼群中最为常见的兼捕种类之一,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有助于了解其种群结构,对于合理保护该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13年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科学观察员在5°N^10°S,145°E^170°E海域内收集的189尾鲯鳅样本,对其叉长分布、性比、性成熟度及摄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鲯鳅叉长范围为10.0~126.3 cm,优势叉长为70.0~100.0 cm,占总数的66.7%;雌雄性别比为4.1∶1;样本以性成熟(Ⅴ~Ⅵ期)个体为主,占总数的73.6%,50%性成熟叉长(L50)为49.95 cm;76.0%的样本为空胃,而实胃中频现其它常见的小型随附鱼种,如鲣(Katsuwonus pelamis)的幼鱼、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六带鲹(Caranx sexfasciatus)、疣鳞鲀(Canthidermis maculata)和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渔业生物学信息表明漂流FAD下的鲯鳅群体以性成熟的大型个体为主,FAD对于雌鱼具有更强的聚集效果,觅食是鲯鳅游向漂流物的可能动机之一。
王学昉许柳雄唐浩周成朱国平
关键词:金枪鱼围网渔业生物学
鱿鱼类资源评估与管理研究现状被引量:14
2009年
近几十年来随着传统鱼类资源衰退,具有短生命周期特性的鱿鱼类资源量和捕捞产量出现了增长,并已成为世界海洋捕捞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因此对鱿鱼类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但由于鱿鱼类具有生命周期短(通常为一年)、产完卵即死、资源量极易受海洋环境影响等独特的生活史特征,使得世界各国对鱿鱼类资源评估和管理的研究处在发展初期。目前,在鱿鱼类资源评估和管理的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是经过改进的传统鱼类资源评估方法,如衰减模型、剩余产量模型和群体分析模型等,但这些模型主要适用对象为具有长生命周期的种类。考虑到鱿鱼类既是大型鱼类和哺乳动物等的重要饵料,又是人类未来重要的开发对象,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结合目前已有研究基础,加入海洋环境变量,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鱿鱼类资源评估模型与方法。同时,应采取实时动态的产出控制管理方法,以确保来年一定的资源补充量,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陈新军曹杰田思泉刘必林钱卫国
关键词:短生命周期渔业资源评估渔业资源管理
哥斯达黎加外海夏季表层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分布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2009年7—8月在东热带太平洋哥斯达黎加外海(4°30'—10°24'N、91°20'—100°00'W)进行茎柔鱼探捕调查期间采集的表层浮游动物资料,对其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鉴定出腔肠动物8目10科17属23种;甲壳动物8目30科43属74种;毛颚动物1目1科1属4种;尾索动物3目3科5属5种;环节动物为1目3科5属6种;软体动物1目1科3属3种;其他浮游动物有头足类的幼体、鱼卵和仔稚鱼以及浮游幼虫。调查海域总生物量和丰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24.78±176.83)mg/m3和(848±1219)个/m3,生物量较大的类群主要是甲壳动物的桡足类和毛颚动物的箭虫类其中桡足类的丰度(727个/m3)为最高,其次为箭虫类(373个/m3);出现频率较高的为桡足类、箭虫类、长尾类、头足类和鱼类仔稚鱼。
刘必林陈新军贾涛李纲
关键词:浮游动物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的长期变动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提供的数据,结合FishBase所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分析了1950—2003年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TLi)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TLi于1950—1960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60—198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1990年以后趋于稳定;TLi与金枪鱼渔业产量,于1950—1960年两者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1960—1970年随渔业产量的增加TLi也增加,1970—1980年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1980—1990年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1990年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TLi趋于稳定;FIB指数于1951—1956年呈直线增长趋势,1957—1975年呈波动式增长,1976年以后基本上呈直线增长。
朱国平周应祺许柳雄
关键词:金枪鱼渔业
黄鳍金枪鱼种群结构分析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2013年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作为一种重要的高价值商业性大洋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近年来的资源评估表明,其资源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且中西太平洋已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为确保黄鳍金枪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深入了解其种群结构是必要前提。本文综述了黄鳍金枪鱼种群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几种研究种群结构的方法后认为:形态学方法是划分群体的重要手段,但在亚种群的划分上灵敏度相对较低;标志重捕法能揭示其运动规律,但单一的标志重捕法不能很好地进行种群划分;分子标志技术可从分子水平对种群遗传结构做深入的分析,但选择合适的分子标志对于合理划分种群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可见,对黄鳍金枪鱼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需要结合不同的方法、并选择合适的分子标志,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李伟文许强华陈新军
关键词:黄鳍金枪鱼基因种群结构
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对金枪鱼围网下纲沉降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作为围网网具主要性能,沉降性能直接关系到围网作业的捕捞效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对改进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2009年10月24—26日在千岛湖进行的金枪鱼围网模型试验,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对围网下纲沉降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对下纲各部分沉降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两者间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2)下纲重量在0.795 kg/m时,下纲中部和后部沉降速度明显比其它组快(P<0.05);下纲中部沉降速度和下纲重量间关系式为:V=0.114 6w+0.103 2(R2=0.871)。(3)随放网速度变快,围网下纲沉降速度加快,在放网速度为1.05 m/s时,下纲前部和后部沉降速度明显比其他组快(P<0.05);下纲中部沉降速度和放网速度间关系式为:V=0.072 6s+0.113 8(R2=0.983)。
许柳雄兰光查叶旭昌王敏法
关键词:金枪鱼围网模型试验沉降速度
海表水温和拉尼娜事件对东海鲐鱼资源时空变动的影响被引量:32
2011年
根据浙江近海鲐鱼生产统计数据和东海北部即日本五岛西部、济州岛西南部等海域鲐鱼资源量数据,以及海表水温、Nio 3.4指数,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海洋环境对东海鲐鱼资源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东海海表水温与浙江近海鲐鱼CPUE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东海北部鲐鱼资源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利用当年1至3月Nio 3.4区表温距平值的平均值能粗略反映鲐鱼资源的丰歉情况,当平均温度距平为正时,资源量一般较好;当平均温度距平为负时则资源量较差的可能性较大。海表水温变化会对鲐鱼洄游路线产生影响,引起鲐鱼资源不均匀分布,使鲐鱼资源量与海表水温呈不同关系;拉尼娜事件对东海不同海域鲐鱼资源均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据此,建议对东海鲐鱼资源进行评估应考虑其资源量分布时空动态的特点。
官文江陈新军李纲
关键词:鲐鱼拉尼娜事件
基于水温因子的东、黄海鲐鱼剩余产量模型建立被引量:30
2011年
水温是影响鲐鱼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渔获量、标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2月产卵场(127°30'E、29°30'N)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对东、黄海鲐鱼资源和持续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持续产量可由捕捞努力量和SST的函数来表征,表达式为:Yt=1 080.97ft-0.006ft2+114.51SSTt ft-2.91SSTt2ft,鲐鱼资源量和持续产量的变动受产卵场SST和捕捞努力量控制。分析认为,2月产卵场最适SST范围为18.5~20.6℃。为此,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各年海洋环境状况来确定最大可持续产量,并实时调整管理方案。
李纲郑晓琼朱国平陈新军
关键词:鲐鱼海表面温度剩余产量模型灯光围网渔业产卵场
基于贝叶斯Schaefer模型的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被引量:33
2011年
利用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Schaefer模型分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3种方案,对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量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研究认为,在均匀分布的基准方案下,参数r、K和q的后验概率分布与先验概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年渔获量和CPUE数据为贝叶斯资源评估模型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2种方案下模型参数的预测值及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较接近,但小于基准方案。研究认为,3种方案下,1996—2004年捕捞死亡率都远低于限制参考点F0.1,1996—2004年渔获量也小于最大可持续产量,这表明目前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处于良好状况,没有遭受过度捕捞。决策分析表明,在相同的收获率情况下,基准方案得到的2019年资源量和渔获量均大于其它2种方案,但是资源崩溃的概率最大。保守的管理策略应将收获率控制在0.3左右,持续渔获量在13万t左右。
陈新军曹杰刘必林陆化杰田思泉马金
关键词:柔鱼资源评估管理策略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