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图书馆
- 作品数:168 被引量:309H指数:8
- 相关作者:陈萍王继宗程广荣薛妍钱宇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公共图书馆致力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创新策略研究——以常州市图书馆为例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将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作为促进社会文明、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城市或区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有三方面——保存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和开展社会教育。科学普及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服务于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是服务于社会创新驱动的强大抓手。尤其作为日后国家发展中流砥柱的青少年,开展高质量的科普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思维认知、拓展青少年知识视野,全方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公共图书馆致力青少年科普活动展开全面分析,阐述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教育优势,分析当前科普活动开展现状,并根据实际问题和常州市图书馆实践案例提出六大创新策略,旨在切实提高公共图书馆科普活动的社会效能,促进青少年点亮科学信仰之光,培育建设科技强国之义。
- 王遐
-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活动
- 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多元化服务模式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正在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主体,结合当前信息环境,设计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多元化服务模式图;在此基础上,从确立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对象、创设多元教育形式、设计多元教育内容、建立多元教育主体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多元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陈莉莉
-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社会
- 巧借读者之力完善馆藏体系 探讨“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在常州市图书馆的实施模式
- 本文旨在探讨常州市图书馆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的具体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能够结合常州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最大的发挥出'你选书我买单'的优势,又要能尽量避免其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目前全国各地图书馆开展该项活动的情况和经验进...
- 薛妍
- 关键词:图书采访
- 文献传递
- 试论公共图书馆诚信体系建设
- 2011年
- 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现有社会诚信体系,提出构建公共图书馆诚信系统的建议。
- 钱宇
- 关键词:免费开放诚信体系信用
- 优化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配商的转型策略被引量:6
- 2018年
- 优化用户体验策略在"互联网+"时代是市场客观需要,契合了用户意识,也有助于企业拓展,通过对馆配市场现状及馆配商存在问题的研究,发现馆配商的"互联网+"转型从优化用户体验入手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 薛妍
- 关键词:馆配商图书馆用户体验
- 全媒体时代提升公共图书馆宣传工作探析
- 随着三网融合,数字化时代步入了社会百姓生活,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应紧跟时代多元发展,社会各界积极筹建务实有效的全媒体服务平台,本文以地方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从现状、问题出发来探讨全媒体时代提升公共图书馆宣传工作,以期能更...
- 吴泽子
- 关键词:图书馆全媒体
- 文献传递
- 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程度将影响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存在着基层图书馆布局不均衡、总分馆体制不健全、社图馆服务能力较低等问题。从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完善总分馆运行机制、推进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
- 周兰珍吴建军侯涤
- 关键词:服务网络总分馆制
- 浅析馆藏分析与公共图书馆文献保障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馆藏作为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其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藏书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常州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针对馆藏的入藏情况、利用率以及馆藏借阅量与有效提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统计和研究,并逐一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指出目前馆藏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同时对文献保障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邢洁
- 关键词:馆藏分析
-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被引量:8
- 2009年
- 根据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特点,提出中小馆建设数字资源的四大策略,即建好网络网站、引进基础资源、自建特色资源和按流量用户服务。
- 陈萍
- 关键词:数字资源资源建设
- 时间观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
- 2023年
- 时间观是非语言沟通的重要内容,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行为。不同的时间观会产生不同的交际行为。现分析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观,探讨文化差异对中西方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影响,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 江静
- 关键词:交际行为中西文化比较非语言沟通文化群体中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