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作品数:36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段佳董明旭刘海飞刘仁锋刘智勇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省第三测绘院中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湖南省农村住房审批监管系统设计
- 2023年
- 近年来,为有效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现乡村振兴,国家层面对农村住房建房审批的要求愈加以规划为导向。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审批工作效率、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督,是当前实现全面生态空间治理的重点应用方向。因此,该文通过分析农村住房审批管理需求,设计基于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省级统建的农村住房审批监管系统,从而实现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和监管工作的数字化、规范化。
- 方靖
- 关键词:农村住房WEBGIS行政许可
- 基于Python的自然资源督察任务图斑自动判别方法
- 2023年
- 2021年起,湖南省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创新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每月通过高精度遥感影像生成督察任务图斑。为了向外业核查工作提供准确的任务数据,往往需要使用ArcGIS等专业软件套合审批类业务管理数据对督察任务图斑进行合法合规性判别。但人工处理往往存在准确率低下、时间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引入Drools规则引擎,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实现自动判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完成数据标准化处理、督察任务图斑与业务管理数据空间叠加、合法合规性判断、面积计算与统计、任务清单表格导出、外业核查底图生成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减少了人工处理时间,综合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
- 黄绘青方靖杨思佳
- 关键词:DROOLSPYTHON自动判别
- 水利“一张图”在水利工程划界管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本文从解决水利工程划界工作中存在的水利系统内部数据融合性不强、水利系统与其他外部系统间业务融合度不高、水利系统辅助决策能力偏弱等问题出发,提出一种以水利“一张图”为基础、以空间地理信息等关键技术为支撑的水利工程划界方法,通过厘清设备设施权属、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和工程范围等内容,实现对水利工程划界工作的关键信息归集、异构系统互联互通、区域范围对比等功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郑卜之杨年鹏陈胜
- 关键词: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异构系统应用服务平台
- 一种有向线间拓扑关系与方向关系的集成表达模型被引量:7
- 2013年
- 针对二维欧氏空间内有向线的特点,将有向线对象区分为起点、内部和边界,建立了有向线对象之间拓扑关系与方向关系集成表达的DLR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与现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DLR模型不仅能描述二维空间中有向线对象之间的方向关系,还能够有效地区分相离、内部相交、相切、部分覆盖等拓扑关系,从而提高了有向线对象之间空间关系的区分能力。
- 吴静邓敏刘慧敏
- 关键词:拓扑关系
- 移动点与参考地物时空关系的自然语言描述
- 对象时空关系模型的构建对时空数据库、时空查询及推理等诸多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移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细化,基于分解-组合的思想对移动点与参考地物目标的时空拓扑关系进行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结合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对...
- 张彩丽邓敏吴静
- 关键词:地理信息自然语言
- 顾及地理环境各向异性的PM_(2.5)浓度时空预测模型
- 2024年
- PM_(2.5)浓度预测对于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等时空预测模型主要通过监测站点间的欧氏距离来度量PM_(2.5)分布的空间相关性,未顾及地形和风向等因素对大气污染物传输过程的各向异性影响,导致地形复杂区域内的预测结果精度偏低。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理环境各向异性的PM_(2.5)浓度时空图卷积网络预测模型。首先,考虑地理环境的各向异性特征,利用地形和风向等对站点间PM_(2.5)传播的各向异性影响构建GCN的边,将站点PM_(2.5)浓度、土地利用和其他气象因子建模为GCN的节点特征。其次,通过GCN提取站点PM_(2.5)浓度的空间特征。最后,通过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建模站点PM_(2.5)浓度的时间特征并进行预测。本文以山地型省份贵州省2017年逐小时PM_(2.5)浓度记录进行实验,并采用一系列时空预测基线模型(GTWR、STSVR和GCN+GRU)与本文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本文模型的PM_(2.5)浓度预测结果的RMSE、MAE别为10.047、6.848,相比基线模型平均下降了11.29%和12.16%;R2为0.883,比基线平均提升了3.72%;②通过不同地形对站点PM_(2.5)浓度相关性影响分析,论证了山脉沟谷等地形会显著影响站点间的PM_(2.5)浓度的相关性,进而影响站点PM_(2.5)浓度预测结果;③充分考虑地形和风向对PM_(2.5)传播产生的各向异性影响,能够显著提升存在山脉和沟谷地形区域内PM_(2.5)预测精度。
- 王军杰王达丁晨唐建波石岩石岩
- 关键词:风向各向异性
- 基于自适应轨迹聚类的城市路网提取与更新方法被引量:3
- 2023年
- 由于城市路网更新频繁及传统地图更新方法的局限性,很多城市路网地图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基于移动轨迹数据的路网地图更新是实现城市路网地图快速、高效更新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基于移动轨迹数据发展了一些基于栅格化的方法、基于聚类的方法和增量化的方法来提取与更新城市路网,但这些方法对于参数依赖性较强,且难以准确提取较为复杂的道路形状。因此,本文结合移动轨迹数据的特点及道路网的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轨迹匹配的城市路网地图动态更新方法。首先,通过轨迹点的位置和方向属性进行轨迹点–路段匹配;然后,对未匹配的轨迹点采用顾及方向约束的空间自适应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并对每个聚类进行最优曲线拟合,获得新增道路;最后,以城市浮动车轨迹数据为例进行实验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需要的参数较少,且能够处理复杂形状道路的提取,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 彭程唐建波彭举梅小明梅小明姚志鹏
- 关键词:地图匹配自适应聚类城市路网
- 融合众源轨迹数据的户外徒步旅行导航路网地图构建
- 2025年
- 【目的】户外步行路网是导航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户外活动路径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户外旅行开发和事故救援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路网地图生成方法主要关注城市区域车行导航路网的构建与更新,对复杂户外环境下的徒步旅行导航路网地图构建研究较少,此外,现有方法多侧重于道路的二维几何形态信息提取,而对于路网真实三维几何和拓扑结构的重建研究还比较缺乏。【方法】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众源轨迹数据的户外徒步旅行导航路网地图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户外活动轨迹数据,通过路网生成层和高程提取层分别提取道路的二维几何拓扑形态和三维高程信息。在路网生成层,采取轨迹密度分层策略构建户外矢量二维路网;在高程提取层,对轨迹覆盖的区域进行高程估计与优化,生成高程格网栅格图,再将二维路网与高程格网进行高程匹配,生成户外三维徒步旅行导航路网。【结果】本文选取2021年来源于六只脚户外网站的1170条长沙岳麓山风景区的户外轨迹数据进行实验,构建的户外三维徒步旅行路网地图在二维空间定位上的平均偏移距离为4.201 m,高程估计的平均误差为7.656 m,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能适应旅行者户外轨迹数据噪声大、密度差异大等特点,生成质量较好的户外三维徒步旅行路网地图。【结论】相较于传统户外二维路网,本文方法构建的户外三维导航路网提供了更丰富和精确的地图信息,支持在复杂户外环境下的步行路径规划与导航应用服务。
- 唐建波夏何炎彭举胡致远丁俊杰张玉玉
- 构建村镇低成本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探讨了构建村镇低成本地理信息系统的难点,提出了降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成本和开发成本的方法,从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3个方面介绍了村镇低成本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最后对构建系统使用到的sdf文件存储、Ajax客户端浏览和XML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
- 段佳张怡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基于轨迹数据的导航卫星时空可视性分析研究
- 2023年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重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导航卫星的可见数是进行导航卫星定位精度评估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卫星可视性分析主要通过定量观测与实地测量的方式获取,其评估的范围相对有限,无法对城市尺度开展大范围的可视性评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大尺度城市导航卫星时空可视性分析方法,即: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轨迹数据简化和轨迹点的路网匹配),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导航卫星时空可视性分析,并通过上海市真实轨迹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发现导航卫星高可见区域和低可见区域.
- 黄绘青欧鹏卢婷
- 关键词:导航卫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