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1,719 被引量:11,209H指数:41
相关作者:邢世和王果张黎明李延熊德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0篇期刊文章
  • 234篇会议论文
  • 5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5篇农业科学
  • 3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7篇经济管理
  • 121篇生物学
  • 64篇天文地球
  • 64篇文化科学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化学工程
  • 13篇建筑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11篇电气工程
  • 11篇理学
  • 7篇政治法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电子电信
  • 5篇水利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社会学

主题

  • 468篇土壤
  • 101篇污染
  • 86篇耕地
  • 71篇养分
  • 71篇微生物
  • 63篇烤烟
  • 61篇重金
  • 61篇重金属
  • 57篇土地利用
  • 51篇施肥
  • 49篇水稻
  • 47篇有机碳
  • 47篇植物
  • 45篇杉木
  • 43篇施用
  • 42篇胁迫
  • 42篇红壤
  • 37篇土壤有机
  • 35篇
  • 33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690篇福建农林大学
  • 166篇福建省农业科...
  • 54篇中国科学院
  • 38篇福建省烟草公...
  • 28篇福建师范大学
  • 25篇福建省热带作...
  • 24篇国土资源
  • 20篇闽江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城...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篇福州大学
  • 15篇国家林业局
  • 14篇福建省农业厅
  • 13篇漳州市水土保...
  • 12篇武夷学院
  • 12篇福建省农产品...
  • 1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1篇福建省烟草专...

作者

  • 169篇邢世和
  • 143篇黄炎和
  • 142篇王果
  • 83篇林金石
  • 83篇蒋芳市
  • 82篇张黎明
  • 69篇李延
  • 63篇毛艳玲
  • 62篇封磊
  • 62篇熊德中
  • 58篇翁伯琦
  • 55篇易志刚
  • 54篇洪伟
  • 54篇宋萍
  • 47篇吴承祯
  • 46篇唐南奇
  • 46篇周碧青
  • 44篇葛宏力
  • 39篇范胜龙
  • 36篇周顺桂

传媒

  • 122篇福建农林大学...
  • 80篇福建农业学报
  • 46篇农业环境科学...
  • 36篇水土保持学报
  • 34篇土壤学报
  • 32篇热带作物学报
  • 32篇中国农学通报
  • 30篇江西农业大学...
  • 23篇环境科学学报
  • 2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9篇土壤通报
  • 18篇森林与环境学...
  • 17篇应用与环境生...
  • 17篇安徽农业科学
  • 17篇福建热作科技
  • 16篇亚热带农业研...
  • 16篇中国土壤与肥...
  • 15篇生态学报
  • 14篇亚热带水土保...

年份

  • 52篇2024
  • 71篇2023
  • 89篇2022
  • 109篇2021
  • 76篇2020
  • 94篇2019
  • 86篇2018
  • 107篇2017
  • 91篇2016
  • 66篇2015
  • 92篇2014
  • 63篇2013
  • 59篇2012
  • 69篇2011
  • 70篇2010
  • 106篇2009
  • 100篇2008
  • 58篇2007
  • 41篇2006
  • 36篇2005
1,7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布点密度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性被引量:6
2012年
选择福建省漳州市三个不同尺度的典型区,在格网法采样的基础上设计6种不同分类方法和4种格网密度,研究不同尺度下高效表征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样点布设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市级尺度(漳州市)高效的样点布设方法为结合地貌类型和土壤类型信息的分类格网法,样点密度以接近6 km×6 km为最节省的采样方法。县级(龙海市)尺度按土壤类型与格网法相结合的方法是高效的布点方式,土壤类型若仅划分到土类,格网密度需接近1 km×1 km;若土壤类型划分到亚类或土属,格网密度可放宽到2 km×2 km。乡镇级(程溪镇)最适合的样点布设方法是未分类格网法。由于土壤类型信息是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建议在县级以上尺度进行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研究时应考虑到土壤类型的影响。
范胜龙刘友兆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基于双三次Hermite插值方法的DEM误差传播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由双三次Hermite插值所生成的DEM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误差估计方法。传播误差估计模型所适用的空间对象包括:线、不规则三角网(TIN)和规则格网等DEM数据。基于统计学中的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了由非线性插值方法所生成DEM的误差传播公式。最后,将由双三次Hermite插值方法所生成DEM的传播误差与先前研究中采用线性插值所生成DEM的传播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通过线性插值或者非线性插值方法所生成DEM的误差传播规律。该成果可用于指导对实际生产DEM产品过程中插值方法的选择。
史文中王斌刘二永徐青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花岗岩崩岗崩积体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被引量:15
2014年
崩岗崩积体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其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有其自身的特性。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花岗岩崩岗崩积体及崩壁土样的颗粒进行测定,对其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崩积体土壤以砾石、砂粒、粉粒含量为主,黏粒含量极低,土壤质地主要为砾石土;崩积体各层次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均值为2.61~2.70,分形维数值较低,反映了其细颗粒损失情况;黏粒含量是影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主要因素;崩壁土体的颗粒分形维数大小能够表征土壤的理化特征,而崩积体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无法真实反映崩积体的理化性质。
蒋芳市黄炎和林金石赵淦葛宏力
关键词:分形维数
武夷山黄山松林优势种群的竞争格局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探讨武夷山黄山松林的4种优势种群(黄山松、吊钟花、南方铁杉、豆梨)的竞争格局。结果表明:平衡时,黄山松、吊钟花、南方铁杉、豆梨相对优势度分别为72.01%、0.16%、26.09%、1.74%,表明黄山松和南方铁杉将占据主林冠层。
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
关键词:优势种
动电技术对污泥中主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选择较理想的电压降,在不同络合剂条件下对污泥中主要重金属的动电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 V.cm-1电压降条件下,污泥中铬的去除效果以柠檬酸处理最好,其去除率高达67.52%,分别比ED-TA、乳酸处理的高6.31%和6.79%,而这3种络合剂对污泥中铅和镉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去除率分别在60%和80%左右。在1.0 V.cm-1电压降、柠檬酸条件下,污泥中铬、铅和镉的去除率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处理时间144 h,污泥中铬、铅和镉的去除率均达总去除率的98%以上。经动电技术处理后污泥中铬、铅和镉总量分别为599.84 mg.kg-1、128.88 mg.kg-1和3.38 mg.kg-1,均低于国家污泥农用的重金属控制标准。
周碧青侯凤娟林君锋
关键词:污泥动电技术络合剂重金属
细柄阿丁枫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天然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质量比与有机碳贮量的关系,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都是以大团聚体(〉0.25mm)为主,占了干土质量的85%以上.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变化差异不明显,但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质量比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22.62%~51.78%,表层土壤有机碳损失更为严重.2种林分的大于2.0mm的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高,0.25~O.5mm的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低,在大团聚体中呈现出随粒径增加,有机碳贮量增加的趋势.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贮量明显下降,下降是由各粒径团聚体碳质量比减小引起的.
毛艳玲杨玉盛邢世和邹双全崔纪超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细柄阿丁枫杉木
钙胁迫对枇杷小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枇杷小苗钙营养液沙培试验结果表明:与0.4mmol/L对照处理相比,小苗培养60d时,0.01mmol/L、3.2mmol/L胁迫处理枇杷小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正相关;O2-净产生速率降低、H2O2含量升高;SOD酶活性下降,CAT、POD酶活性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Vc和GSH含量下降,其中胁迫处理的GSH含量及0.01mmol/L处理的Vc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培养至90d时,3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均有所下降,只有0.01mmol/L处理的细胞膜透性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钙胁迫处理小苗叶片O2-净产生速率上升、H2O2含量下降,SOD酶活性增大、CAT酶活性上升(CK处理CAT酶活性略有下降)、POD酶活性下降,GSH和Vc含量有一定增加,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0.01mmol/L处理的Vc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
廖汝玉金光尹兰香潘少林熊德中
关键词:枇杷小苗叶片活性氧膜系统
城镇化背景下基于时序TM/NDVI的建成区检测方法——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对1990—2010年49景福州市TM时间序列影像进行处理,采用MODTRAN4+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得到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的NDVI值的多时相轨迹图。分析城镇化背景下建成区的变化特征和NDVI时间序列数据的季节特征,添加耕地发展为建设用地的地物特征到学习样本,比较不同数据组合对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法、面向对象法对分类和检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精度的影响,以及比较添加样本特征后对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检测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小样本数据集,面向对象法具有最高的分类精度,不同的数据组合与不同季节对面向对象法分类精度的影响分别达3.49%和5.22%,引入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添加变化地物的学习样本,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3.54%,建设用地的制图精度提高了4.24%。
马丹刘曙光陈雯虹
关键词:面向对象法
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转化及CO2排放被引量:7
2019年
通过分析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碳素转化和子实体CO2的排放,来揭示灵芝生长过程中碳素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灵芝生长过程中碳的利用率为48.3%,其中12.5%的碳转化到了子实体中,35.8%的碳以CO2形式排放;CO2的排放量共出现3次高峰,分别在菌丝长满菌袋、子实体原基出现和子实体成熟阶段,在原基形成时达到最高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主要在菌丝满袋到原基形成阶段,而木质素降解主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
刘凌云黄在兴邢世和翁伯琦罗旭辉刘朋虎
关键词:灵芝木质纤维素
钾、镁相互作用对龙眼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在酸性土壤中进行了龙眼幼苗钾、镁肥不同施用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钾与镁均显著影响龙眼幼苗的生长,且钾、镁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当钾肥与镁肥的施用比例为2∶1时,能获得龙眼幼苗的最高生物量,由此得出龙眼叶片K/Mg的适宜比值为2.43。
何盈李延
关键词:相互作用龙眼幼苗生物量
共1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