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 作品数:43 被引量:596H指数:14
- 相关作者:崔亮伊坤朋董芳蕾丁淑娟梁警丹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呼伦贝尔市西部草原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火灾严重的区域之一。借助GIS技术,对影响该区草原火灾发生的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筛选影响该区草原火灾危险性的关键因子,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该区草原火灾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 刘兴朋张继权蔡维英佟志军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草原火灾火灾管理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雪灾危险性识别与分析
- 本文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学原牧区1960-1980年的气候资料和草原雪灾资料,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草原雪灾的系统构成和形成机制,用统计资料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雪灾危险性进行识别与分析,为草原雪灾的风险评...
- 张继权董芳蕾
- 关键词:气候资料灾害系统
- 文献传递
- 基于信息矩阵的草原火灾损失风险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草原火灾是我国牧区多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对牧区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给我国畜牧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草原火灾发生次数与草原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对理解草原火灾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吉林省1995—2005年的草原火灾次数和草原火灾经济损失两个指标,基于信息矩阵方法得到草原火灾次数和经济损失两个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通过计算发现,当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小于30次时,草原火灾损失随草原火灾次数呈现不规则增长;当草原火灾次数大于40次时,草原火灾损失基本稳定在15万元左右.
- 张继权刘兴朋周道玮宋中山吴晓天
- 关键词:草原火灾信息矩阵
- 呼伦贝尔草原火灾风险预警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对草原资源危害极为严重。以呼伦贝尔草原牧业6个旗为研究区,利用1994-2005年呼伦贝尔草原火灾统计月报表和相关气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区域灾害系统理论、灾害预警理论建立草原火灾风险预警模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警源识别确定影响草原火灾风险预警的关键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用网格GIS技术结合回归分析对选区的指标进行空间展布使得空间评价尺度更加精确,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火灾的内生警源和外生警源的警兆,用最优分割法对1994-2004年火灾案例进行最优分割确定预警阈值并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警报。以2005年全年呼伦贝尔草原火灾案例为例对呼伦贝尔草原火灾进行风险预警。经过检验发现火灾风险高预警区与火点吻合较好,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 崔亮张继权包玉龙佟志军刘兴朋
-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草原火灾风险预警
- 基于多模型组合预测技术的呼伦贝尔草原火灾时间序列预测
- 草原火灾是我国草原地区常见的灾害之一。为了对草原火灾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处置,本文建立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这两个模型组合建立灰色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呼伦贝尔草原火灾年发生次数及...
- 沈玲玲佟志军张继权刘兴朋包玉龙
-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灰色数列预测模型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旱灾风险空间演变模式研究
- 安徽省是典型旱灾频发省份,所以了解旱灾风险空间动态变化规律有利于防灾减灾部门及时准确制定抗旱规划。本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四因子理论,选取安徽省气象、社会和经济等18个指标,建立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
- 孙仲益张继权严登华王春乙刘兴朋佟志军
- 关键词:风险分析
- 文献传递
- 东北地区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干旱冷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9
- 2013年
- 利用东北地区35个农业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玉米产量资料和1981—2010年玉米生育期资料,选用合适的干旱指标和冷害指标,结合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建立了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基于灾害判别结果和历史灾情资料,从典型灾害年中提取不同灾种的影响差异,构成权重系数,对东北地区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整个生育期干旱、冷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干旱、冷害危险性在玉米生长前期(出苗—拔节阶段)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东南部,此阶段主要以冷害为主;而在玉米生长后期(抽雄—成熟阶段),风险高值区转移到西部,此阶段以干旱为主。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对整个生长阶段危险性的贡献值分别为0.3473和0.6527。东北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正逐渐从冷害向干旱转变,冷害发生的频次逐渐减少,而干旱发生的频次快速增多,影响的范围也迅速增大。
- 蔡菁菁王春乙张继权
- 关键词:东北玉米干旱冷害危险性
- 基于GIS与RS的草原火灾损失实时评估研究—以锡林郭盟为例
- 近年来我国草原火灾频发,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损失时实评估是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灾害应急管理、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基础。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探讨了利用GIS和RS技术进行草原火灾过火区域识别与面积估算的...
- 佟志军张继权廖晓玉刘诚刘兴朋
- 关键词:草原火灾火灾损失自然灾害灾害管理应急管理
- 文献传递
- 草原雪灾内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概念模型
- 草原雪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影响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气象灾害之一。目前,我国研究者对草原雪灾的致灾机制、雪灾时空变化、雪灾脆弱性、雪灾的预测模型等进行了系列研究,但是对草原雪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依据自然灾害...
- 张丹红张继权
- 关键词:自然灾害
- 文献传递
-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低温冷害分布规律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2年
- 利用东北地区48个农气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和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建立生育阶段热量指数和冷害指数,分析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热量及低温冷害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量指数总体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平均温度、热量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中晚、晚熟区的上升趋势均小于早、中熟区;冷害频率总体表现为明显的减小趋势;气候变暖对两个熟型区域4个生育阶段的冷害影响并不一致,早、中熟区的冷害平均频率最大值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晚、晚熟区的冷害平均频率最大值均出现在70年代,两个熟型区域的最小值均出现在21世纪初。研究结果可为未来东北地区调整玉米种植制度和生产布局,为适应气候变化和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
- 高晓容王春乙张继权
- 关键词:气候变暖生育阶段热量指数冷害指数